◎/胡春云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效率,而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又在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以集体备课为主要形式的校本教研正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
近年来,宜都市实验小学以“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培育名师,提升办学品位,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师生共赢”为目标,立足校本,着力开展以集体备课为主要形式的校本教研,形成了“专家引领—骨干示范—集体研训”的校本教研格局,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教与学的行为方式转变、高效课堂的和谐构建、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推行集体备课初期,很多教师有抵触情绪,在思想上存在三大误区。
集体备课是多此一举。浪费了有效的独立备课、批改作业的时间,现在教育网站上有许多教育专家、特级教师编写的教学设计可以借鉴。
集体备课是走形式。虽然教师按要求开展了活动,也上网查了很多资料,但很多教师谈学习体会时总是借鉴别人的观点,抄别人的文章,草率应对。
集体备课难以操作。有的学科分布的年级多,教学内容差异大,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很难找到共同研究的主题,集体备课无法操作。
这些思想误区使得学校的集体备课活动陷入一种流于形式而毫无实际意义的尴尬境地。面对这种状况,学校作了认真分析研究,一致认为要有效开展集体备课,必须先转变教师的观点,引导教师正视存在的误区,帮助教师尽快走出困境。
学校开展了四种形式的培训,着力提高教师对集体备课的正确认识。
专家讲座——全员培训。多次聘请市内外专家和校内本土专家对教师开展“集体备课的重要意义”“如何开展集体备课”“怎样实施话题式校本教研”“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反思”等主题讲座,促进全员提升。
专题会议——骨干引路。每学期定期召开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专题工作会和总结会,组织各位组长进行工作交流,在交流中培养骨干。
对话论坛——榜样示范。开展论坛活动,请骨干教师就集体备课谈体会做法,与骨干教师辩论答疑,在对话中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网上读书——理论充电。学校开放计算机教室,并为行政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配备笔记本电脑,推行网上读书活动,定期通报教师阅读的书目和时间,促进教师自学充电。
通过培训,教师思想观念有了很大转变,充分认识到集体备课是一种发掘集体智慧、碰撞思维、发挥个人潜能、拓展思路的校本研修之路,真切感受到在交流中能充分发挥群体智慧的优势,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怎样才能保证集体备课的有效落实?学校建立五项措施,严格集体备课的管理。
建立一个网络。研究机制网络化,学校建有“分管校长监督—教导室主抓—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实施”的三级集体备课研究网络(结合校情,语数学科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其它学科成立教研组)。校委会成员根据自身的教学研究特点,深入学科教研组(备课组)指导研究。
进行两次评比。依据教研组(备课组)目标考核细则对教研组(备课组)的研究活动进行评比,将两次评比的情况综述和得分在全体教师会上通报。
召开三次会议。在学期初、期中、期末召开三次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工作会,进行骨干培训、工作安排、情况反馈、总结交流。
组织四种检查。各组长平时自查工作进展;领导随时督查;教导处每月例行检查;学期结束,学校领导班子对综合考核评比审查。
推行五种制度。教研组(备课组)目标考核细则制;工作待遇落实制,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工作按每周五课时直接计入工作量;评先表彰制,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年度评先优先考虑,教研组(备课组)工作依据两次评分,按30%的比例评选先进教研组(备课组)并予以奖励表彰;挂点领导督查制;责任事故追究制。
各备课组长在学期初,根据学校安排,结合各学科教学特点,针对学科教学内容,合理制定出组内集体备课工作计划,分解备课内容,确立中心发言人,做好活动安排。每次备课活动要规范按照六个步骤操作。
独立研课。中心发言人提前两周按照集体备课要求将主备教学内容吃透,梳理出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确定好教学的难点,并就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学情的预设等作深入的思考和设计,然后形成书面交流文稿。其他教师必须在集中议课前研读教材,初步考虑相应的设计,列出自己的困惑和疑问,以便交流时重点讨论。
集中议课。由中心发言人抛出自己的理解、观点、想法及设计,组内教师根据中心发言人的思路,结合自己预读教材时的疑点、难点、困惑进行讨论交流,在交流中信息沟通、资源共享、相互补充、达成共识。在这个过程中,备课组长要将讨论的过程、形成的观点、达成的共识作好详实记载,教师也要在工作手册上详实记录。
个人备课。教师在集中议课的基础上综合集体的意见和智慧,结合各班学生的具体学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来设计教案。
实践上课。结合学校推行的“一师多教”“多师一教”“一师一教”的课堂教学研讨机制,各备课组组长组织教师施教。
集中评课。参与备课的教师人人参与听课,课后集中评课,找出值得肯定的环节,指出所存在的问题,讨论改进的办法。此步骤可结合实践上课,上完后一起评课,也可边上课边评价边改进,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课后反思。教师要将施教过程中的启发、灵感、困惑等记录下来,进行反思,写成教学随笔,备课组长也必须就本次集中备课的得与失写出反思。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要避免千篇一律,在教案、作业、情境的设计上,每位教师必须针对各班的学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同时,在研讨中切忌将集体备课与话题教研分割开来,各备课组在集体研讨中必须围绕确立的“话题”开展,形成专题。
集体备课到底该备什么?这是体现集体备课实质的关键所在,学校要求教师从七个方面明确集体备课的内容,把握集体备课的要点。
备课标。充分了解本册教材、本单元内容的目标定位。
备教学重、难点。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
备教学目标。正确设立施教的三维目标,讨论如何将三者巧妙地在教学中呈现。
备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师采用何种合理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突破难点,完成教学重点,学生采用何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有意义地接受新知。
备课堂预设。充分预设施教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巧妙引导。
备教学准备。教具学具的准备、场地器材的准备、辅助教学手段的选择等。
备课后作业。包括作业量的适度、题型的选择、分层练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