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永红, 杨 梅
(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心内科, 重庆 402260)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本文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780例A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心房颤动的病因及抗凝治疗特点。
1.1 一般资料: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住院的780例AF患者,其中男性498例、女性282例,年龄23-93岁(其中 <40岁48例占6.15%,40-59岁243例占31.16%,>60岁489例占62.69%)。所有患者均经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证实为AF,并按照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北美起搏与电生理学会(NASPE)标准分为阵发性AF、持续性AF和永久性AF[1],所有患者均按NYHA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EF),所有患者均无抗凝治疗禁忌证。
1.2 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780例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AF的基础病因、AF类型、心功能情况、治疗情况和血栓栓塞事件,并进行统计。具体方法为,地高辛,口服 0.125 -0.25mg/d;肠溶阿司匹林,口服100mg/d;华法林,口服 2.5 -5.0mg/d,同时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1.5 -3.0。
1.3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软件为SPSS15.0,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处理。
2.1 基础病因分析:780例AF患者中733例有基础疾病,占93.97%,其又包含较多的分类,其余47例无基础疾病,占6.03%;780例AF患者中,发生血栓栓塞事件108例占13.85%,其中脑卒中90例占83.3%、下肢动脉栓塞18例占2.31%,82例患者以脑卒中为首发而就诊,具体见表1。
表1 基础病因及血栓栓塞事件分析
2.2 AF类型及EF值比较:AF患者分为阵发性、持续性及永久性三类,且三种类型的AF比例及EF值均因疾病的此种分型而有较大的差异,经比较,三者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见表2。
表2 AF类型及EF值比较
2.3 心功能情况:780例AF患者中,NYHA心功能分级比例差异较大,且各个分级之间所占比例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见表3。
表3 心功能情况
2.4 治疗情况:地高辛控制心室率580例,占74.36%,其他药物胺碘酮等控制心室率89例,占11.4%;住院期间及出院医嘱接受阿司匹林治疗472例,占60.51%,接受华法林治疗60例占7.69%。
近年来,心瓣膜病AF患者的抗凝治疗,引起人们的重视,具有血栓栓塞史、高血压、左室功能低下、高龄、心瓣膜病、糖尿病和冠心病的AF患者,其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上升,非心瓣膜病AF患者的栓塞绝大多数为脑栓塞[2],对这些患者应坚持抗凝治疗。2006年版 ACC/AHA/ESC的 AF防治指南推荐[3]:AF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者以脑卒中最多,且持续性或永久性AF患者血栓栓塞事件明显高于阵发性AF,任何一种高危因素或>2种中度危险因素的AF患者应使用华法林抗凝。AF患者具有较高的血栓栓塞风险,风湿性心瓣膜病AF的抗凝治疗已得到一致认可。本研究组AF患者中绝大多数仅使用了肠溶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只有极少数使用华法林抗凝(60例,占7.69%),本文结果显示,AF最常见的基础病因前五位依次为高血压(27.05%)、冠心病(26.15%)、风心病(25.90%)、肺心病(5.13%)和心肌病(3.33%),其中年龄23-59岁患者主要病因依次为风心病、冠心病、高血压、甲亢和心肌病,而年龄>60岁患者主要病因依次为高血压、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和心肌病。许多基层临床医师对华法林的使用经验不足,预防AF患者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并未得到临床医师足够的重视,顾虑华法林的出血并发症而仅仅使用较安全的阿斯匹林且用量不足(100mg/d),只能起到抗血小板而不能起到抗凝作用,使得AF抗凝治疗的强度不够,是导致本组AF患者血栓栓塞事件高发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AF患者的发病与原有基础疾病,特别是风心病、冠心病、高血压病、肺心病、甲亢等密切相关,异位血栓栓塞事件是AF患者最重要的并发症,积极抗凝治疗以有效防止血栓栓塞事件是AF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应该得到临床医生的充分认识和足够重视。
[1] 吴永全,贾三庆.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04,7(10):688 -691.
[2] 郭继鸿.心房颤动药物治疗的10个问题[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6):522 -524.
[3] Fuster V,Ryden LE,Cannom DS,et al.ACC/AHA/ESC 2006 guidelines for themanagementof patientswith fibrillation[J].Circulation,2006,114:257 -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