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勇
(宁乡县人民医院 长沙 410600)
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52例临床观察
文勇
(宁乡县人民医院 长沙 410600)
目的 探讨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观察疗效。方法 将104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采用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氯酚脂加生理盐水及葛根素治疗,治疗2周后分别进行治疗前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可靠、安全。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疏血通
急性脑梗死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日益引起重视。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研究表明,自由基在脑梗死后继发性脑损伤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抑制自由基的生成,可以减轻脑梗死后脑损伤,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剂,对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作用,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5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我科住院的104例急性脑梗死(发病在48h)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2例,男27例,女25例,年龄48~79岁,平均(67.38±7.86)岁。对照组52例,男26例,女26例,年龄45~79岁,平均(66.95±8.15)岁。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全部病例均经过从头颅CT及头颅MRI检查证实,排除脑出血、心房纤颤,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及有出血倾向病人。
治疗组应用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50m L中静滴,2次/d,连续14d,疏血通6m L加入生理盐水250m L中静滴,1次/d,连续14d。对照组应用甲氯酚脂0.2g加入生理盐水250m L中静滴,1次/d,连续14d,葛根素4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 L中静滴,1次/d,连续14d。
见表1。从表1可见,治疗3周内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治疗14d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s)
表1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s)
表2 2组治疗临床疗效比较[例(%)]
2组治疗前后进行血、尿、便常规检查及肝肾功能检查,未见明显的异常变化,临床观察亦未见明显其他不良反应。
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中,自由基损伤、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及炎症反应是导致神经细胞死亡的主要原因。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主要针对2个问题:(1)解决缺血半暗带的血流灌注,(2)保护缺血的脑组织减轻或消除因灌注减少而导致的损害。急性期脑梗死治疗的基本方法是:改善和恢复闭塞血管的血流灌注;保护脑细胞和局部脑组织因缺血而导致的损害[2]。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剂,是一种小分子脂溶性基团,可以快速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有效的清除自由基,减轻脑水肿及减少半暗带面积,防止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抑制神经元死亡,发挥抗缺血作用。疏血通具有抗凝作用,可延长凝血时间,降低血小板聚集和黏附率,抑制体内外静脉血栓形成,增加血栓动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以及改善血流变状态等作用。两药联合应用,相辅相成,发挥多种临床作用,改善神经功能。
临床研究还发现,依达拉奉不影响血液凝固、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及出血时间,不影响肝、肾功能,所以不会增加出血风险和加重肝肾功能损害,临床应用安全[3~4]。本组临床观察未出现不良反应,说明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可靠的,由于自由基对脑细胞的损害主要发生在缺血灌注期,对有适应证的患者,应早期应用依达拉奉治疗。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16):379~380.
[2]彭涛,王林.日本厚生省对依达拉奉发出警报[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3,20(2):126.
[3]李宝金,马金叶.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血清中Svcam 2和sP2selcelin的影响[J].中华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4):41.
[4]朱春明,江柱鸿,陈燕.血清m g2浓度与脑梗死病情及预后的关系[J].中华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5):48.
R743.33
A
1674-0742(2011)06(b)-0119-01
201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