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艳萍
(抚顺市中心医院 辽宁抚顺 113006)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付艳萍
(抚顺市中心医院 辽宁抚顺 113006)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收治缺血性结肠炎患者19例,所有病人均具有典型结肠炎临床表现,结肠镜临床诊断,相关生化检查等等。给予常规剂量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2周,然后再经过相关检查,包括结肠镜检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的患者,临床症状经1~2周治明显优于以往西医全身及局部常规药物治疗。
丹参注射液 缺血性结肠炎
缺血性结肠炎典型临床表现为突发的腹痛,多数为持续隐痛或钝痛伴阵发加重,逐渐定位到受累肠管部位,在数小时后至24h内出现腹泻,便血为鲜红色或暗红色,血与粪便相混,可伴恶心呕吐和发热。重度缺血损伤时,病变为透壁性坏疽,并迅速进展为腹膜炎(坏疽型);中度缺血损伤时,病变累及可达肌层,常形成慢性炎伴狭窄(慢性缺血性结肠炎型或狭窄型)。
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收治缺血性结肠炎患者19例,病人年龄21~65岁,男10例,女9例,均以腹泻,粘液便或者粘液脓血便2d~2周,部分病例伴发热及腹痛,全部病例入院后均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并完善生化,血、尿、便等相关检查。同时予丹参注射液常规剂量静脉滴注,1d1次,以复方丹参注射液8~16m L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500m L中,2~4周为1个疗程,配合支持疗法治疗。
全部病例临床症状经1~2周治疗明显好转,发热及腹痛症状消失,便常规检查正常,结肠镜检查结果镜下改变明显好转,治疗前内镜下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浅溃疡,治疗后内镜下结肠粘膜光滑,血管网清晰。疗效满意(图1、2)。
图1 治疗前内镜下图像
图2 治疗后内镜下图像
缺血性结肠炎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典型临床表现为突发的腹痛,多数为持续隐痛或钝痛伴阵发加重,也有表现为发作性绞痛,开始定位不明确,逐渐定位到受累肠管部位,多为左侧腹或左下腹。在数小时后至24h内出现腹泻。便血为鲜红色或暗红色,血与粪便相混,出血量一般不大。可伴恶心呕吐和发热,缺血损伤程度不同,病理改变不同:轻度缺血损伤,病变仅累及粘膜和粘膜下层(一过性或可逆性型);重度缺血损伤时,病变为透壁性坏疽,并迅速进展为腹膜炎(坏疽型);中度缺血损伤时,病变累及可达肌层,常形成慢性炎伴狭窄(慢性缺血性结肠炎型或狭窄型)。腹部体征一般在受累肠管部位有轻至中度压痛,无腹膜刺激征,肠鸣音早期活跃,后期减弱。若出现腹膜刺激征,则提示病变已累及肠壁全层,可能已发生肠坏死,甚至腹膜炎。
西医治疗以抗炎及应用止血药物为主,主要应用奎诺酮类抗生素及头孢三代抗生素,辅以支持补液治疗,重者病人手术治疗,无特殊及特效药物,疗效均欠理想。
动物实验表明,丹参具有扩张冠脉、增加血流量、耐缺氧、减慢心率、抑制凝血、促进组织修复、抑菌作用,中药制剂复方丹参注射液每毫升相对于丹参、降香各一克。通过本组病例治疗,疗效确切,尤其禁用止血药物,避免了加重肠管缺血,诱发血栓,增加医疗费用等诸多弊端,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1]章建华,童培建,袁临益,等.丹参注射液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实验研究[J].中医正骨,2005,17(9):547~548.
[2]杨云生.实用消化内镜新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5:1.
R272
A
1674-0742(2011)06(b)-0120-01
201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