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春秋战国时期造物工艺的功能性与装饰性

2011-02-27 02:38
艺术评论 2011年7期
关键词:春秋战国瓦当造物

李 斌

按照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说法,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一个最为重要、最具时代特点的文明“轴心时代”,这一特殊时期对应于中国的历史便是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既是对商周时期各方面发展的承继,又为以后中国几千年绵延不断的封建王朝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承上启下的特殊历史时期的整体文化现实在工艺美术的创作中得以清晰展现,金属工艺、陶瓷工艺、漆器、染织工艺等在这一时期得以较大发展,个别工艺门类和工艺技法逐渐走向成熟,造物工艺的功能性与装饰性也较商周时期得到了较大的统一。

一、金属工艺的功能性与装饰性

这一时期,青铜器的宗教性要求减弱,功能性要求得以强调。围绕使用功能,器型更加丰富,种类更加繁多,增加了以前所没有的新器物,如青铜镜、熏炉、青铜灯具等。体量、型制、装饰工艺较三代时期有较大的变化,商周时期厚重庞大体量的青铜造物较为少见,而型制轻盈、装饰优美的青铜器皿则大量生产。如青铜鼎的创制,多呈现型小、胎薄的特点,重量一般不超过60公斤,口径多保持在70厘米以内,适宜人的使用,可以说是以人为本的设计。为了使用的方便,鼎、敦、豆的造型多为圆底深腹,在器皿顶部加盖,两边加附耳或环耳,器身布满华美的装饰。

青铜灯、青铜镜的设计是该时期具有实用功能的创新产品。作为照明用具,青铜灯具的创制萌发于战国时期,其造型仿造陶瓷器皿与青铜器皿,并由之演变而来。其中,两种造型十分引人注目,一种是象形灯具,另一种是连枝灯。在出土灯具中,象形灯具占有一定的比例,既有驼形灯具,又有不同站姿或坐姿的人形灯具,也有两者结合的象形灯具。比如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的骆驼人形灯(图1)以其合理的设计与生动的造型吸引着众多的文物爱好者。该灯具为战国中晚期创制,通高19.2厘米,盘径8.9厘米。整体造型为一人骑于一双峰驼背上,此人双手持灯座,灯座上方插一竹节状灯筒,灯筒上方顶一灯盘,整个造型既挺拔有力,又生动活泼,是战国时期不可多得的生活化、艺术化的日用灯具精品。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的树形灯(图2)亦是先秦时期灯具设计中的精品,该灯高82.9厘米,以树形展开,共有15个灯盘分立于主枝与分枝之上,主枝顶端缠绕一螭龙,螭龙身躯细长,昂头厥背,以尾绕枝,在以下枝间有小鸟与不同姿势的猿猴,或攀援、或张望,其中两猴引臂悬空,与灯盘上两猴相呼应,整个灯具便有了动植物的交融、功能与实用的统一,古人的智慧与生活情趣令今人慨叹。青铜镜作为照面的生活日用品,正面要光滑,要做到“光鉴可照”,以满足使用的功能,背面则加以装饰。铜镜造型有圆形、葵花形与菱形几种,背面装饰纹饰的组织结构也往往与这几种造型相适应,围绕铜镜中心点组织纹饰,纹饰题材有“四叶纹、山子纹、双夔纹、夔凤纹、长尾兽纹、蟠螭纹、连弧纹、地纹”等。

作为贵族阶层生活中的重要器皿,青铜器的器身往往加以华美的装饰。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装饰工艺主要包括线刻、鎏金、嵌错等几种,其中最常用是嵌错工艺。嵌错工艺“是于器表镶嵌金、银、红铜或宝石、贝壳等材料,成为纹饰或铭文。……一般认为嵌错工艺都是将嵌错金属锤成薄片或细丝,压入预铸的凹槽中,经磨错而成。”[1]嵌错工艺使青铜器青灰色本色上呈现出不同的材质及绚丽的色彩,使器物表现出华美的装饰效果。现藏于宝鸡市博物馆的嵌错云纹壶,是战国中晚期作品,高19.3厘米,腹径15.6厘米,壁薄,器型较简单,颈口稍敛,鼓腹、腹上两侧有垂环耳,圈足。通体云气纹错金银,遍嵌绿松石与琉璃,其间又有珠形、水滴形纹饰做装饰,整个作品显现出奢华的风格特点。

在春秋战国时期清新自由的艺术氛围中,青铜器的设计在造型、纹饰、表面装饰三个方面获得了推陈出新,围绕日常用品进行创制,其成型工艺与装饰工艺都在逐渐走向成熟。

图2 树形灯

图3 青釉直条纹双系罐

二、陶瓷工艺的功能性与装饰性

中国作为陶瓷的故乡,在宋代形成陶瓷各个品种总体发展的高峰期,形成别具特色的南北风格及官窑、民窑各不相同的窑瓷体系。但作为青瓷、彩绘陶大发展的春秋战国时期,陶瓷工艺却鲜有人关注。春秋战国时期的陶瓷工艺较西周时期,在窑温的控制、陶胎彩绘、原始青瓷烧制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为未来陶瓷器的繁荣奠定了技术性与审美性的基础。据考古发现,在浙江绍兴地区发现的战国时期的窑址上,曾经烧制过原始青瓷及几何印纹硬釉陶,其烧窑的温度已经可以达到1200摄氏度以上。这一时期烧制较为典型的陶瓷器品种有暗纹陶、彩绘陶、几何印纹陶、原始瓷器和建筑用瓦当五类。

暗纹陶品种有鼎、壶、豆、盒、盆等种类,造型有几何形、象生形等,外以旋纹、几何纹、锯齿纹、S形纹等装饰。整体呈灰黑色,纹饰若隐若现,于素朴之中显生动。

彩绘陶是春秋战国时期极有特色的陶器品种,与原始彩陶实用功能不同,彩绘陶多为明器,因此在彩绘时,就直接在陶胎上进行彩绘,不需要入窑烧制。彩绘陶有以下几个特点:1.品种丰富。据考古发现,彩绘陶仿制的器皿,几乎囊括了当时所有的器皿造型;2.经济可行。彩绘陶在彩绘以后被陪葬,减少了原始彩陶彩绘后再入窑烧制这一环节,可以大量的制作,节约制作成本;3.纹样丰富。彩绘陶常见纹样有几何纹、花瓣纹、动物纹、云纹等;4.色彩艳丽。彩绘陶因彩绘后未再入窑烧制,因此色彩容易脱落,出土陶器往往只能看到陶胎颜色,但从陶胎上残留的色彩中,仍然可推断出刚刚彩绘后的陶器艳丽的器身,绚烂的色彩运用。

原始青瓷因尚未达到完全成熟的瓷器阶段,因此又被称为早期青瓷。春秋战国时期青瓷品种有鼎、罐、杯、盘、碗等多种,色彩呈褐色或黄绿色,以波纹直线划纹装饰,纹样较为简单。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战国时期青釉直条纹双系罐(图3),高18.1厘米,该罐呈黄褐色,直口、圆肩、扁圆腹、平底,肩腹部各有一圈直线划纹,清晰可见。

春秋战国时期的建筑用材瓦当也卓有特色。“瓦当”又称“瓦头”,指的是陶制筒瓦顶端下垂的特定部分。瓦,即具有圆弧的陶片,用于覆盖屋顶;所谓“当”,据解释:“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又节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当名。”[2]瓦当用于瓦的最前端,作为众瓦之底,便于屋顶向下漏水,既起到保护檐头的作用,又发挥着装饰美化的功能。战国时期瓦当呈半圆形,上面模印有树木纹、几何纹、动物纹、星云纹等纹样。出土战国瓦当中,河北易县燕下都瓦当中纹饰题材极为丰富,多达三十余种,巨型印花瓦当竟可以长达一米左右。现藏于河北省历史博物馆的饕餮纹半瓦当(图4),高9.8厘米,半径19. 8厘米,饕餮纹样模印清晰,十分生动。装饰题材之丰富,工艺制作之精美实在让今人折服于古代的技艺。

春秋战国时期的陶瓷器集实用与审美于一体,可在实用之中品味其永恒的艺术魅力。

三、漆器的功能性与装饰性

据文献记载,中国是种植漆树及最早使用漆器的国家。《韩非子·十过》篇云:“尧禅天下,虞舜受之,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削锯修之迹,流漆黑其上,输之于宫,以为食器。”由此可见,禹舜时期就有制作食器,并以天然大漆进行装饰的髹漆工艺。从历史遗留物来看,据1978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朱漆木碗和朱漆筒、商周时期黑漆木胎碗以及缠丝线黑漆木,说明直至商周时期,漆器的器型仍较为简单,停留在食器、酒器、兵器把柄等工艺品种;装饰工艺还不够成熟,色彩停留于红、黑二色,基本上处于简单涂饰的状态。实用与装饰完美结合漆器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应是秦汉时期,这之后的漆器发展便走向了装饰性,因此春秋战国时期的漆工艺就成为了中国传统漆器发展的关键期,为秦汉时期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4 饕餮纹半瓦当

图5 彩绘双凤纹耳杯

春秋战国时期的漆器就由器皿系列向家具系列、乐器系列、车马装饰系列、墓葬棺椁系列发展,种类异常丰富;色彩虽然多运用黑、红二色,但是器型的生动自然、彩绘工艺的精美都让人叹为观止。尤以战国时期新增品种彩绘耳杯及彩绘棺椁使人震撼。

耳杯杯体一般为木质,亦有少量陶制,故杯体十分轻盈,耳杯作为酒器的一种,又可称为羽觞。《楚辞》有云:“瑶浆密勺,实羽觞些”。 耳杯为椭圆船形,两旁有耳。杯内丹漆底上彩绘凤纹、鸟纹等纹饰。如荆州博物馆收藏的1982年江陵马山1号墓出土的战国时期彩绘双凤纹耳杯(图5),长15.7厘米,宽10厘米,高3.3厘米,木胎、挖制。器表与口沿部髹黑色漆,杯体内髹红色色漆,双耳及口沿部勾绘有几何纹与卷云纹,杯体内彩绘金、银色交织、首尾相连,围绕器体中心金黄色花瓣的翩翩起舞的双凤。其装饰之优雅,色彩之绚烂,主题之神秘,充满着楚文化的特点。

总体而言,春秋战国时期漆器工艺有如下特点:品类繁多,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造型丰富多样,充分满足日常使用的要求;成型工艺主要有木胎、夹胎、皮胎等;装饰工艺题材多样,既有现实生活中的动物纹,又有幻想中的动物纹,几乎所有纹饰都充满动感,富有浪漫而又神秘的楚文化特征。

结语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时期,其造物设计折射出这一特定时期的文化特点,除了以上的金属、陶瓷、漆器工艺之外,在染织、玉器、木雕、琉璃、家具设计等造物门类中都有所表达。老子认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墨子则强调“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这些思想观点都说明了造物功能性的重要性。另外,这些造物工艺同时兼顾了视觉上的美观,装饰意味颇浓。总之,春秋战国时期的造物工艺符合《考工艺》所言的“天有时,地有气,工有巧,材有美,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原则,做到了功能性与装饰性的统一。

注释:

[1]谭德睿、孙淑云:《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金属工艺》,大象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2]瓦当,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 com/view/40146.htm.

猜你喜欢
春秋战国瓦当造物
针刺无骨花灯的造物艺术与传承发展研究
学富五车
汲古怀远造物归真
物物与共,美美与共
汉代瓦当纹饰所见社会信仰之一二
瓦当响当当
历史喵第二部
以木造物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现象兴起之原因探究
论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与科技发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