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琴
《阳关三叠》
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巅峰时期,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被文人、乐师们在不同的曲调旋律中吟唱,与古琴音乐完美融合,逐渐演变为“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的琴歌形式。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也是封建社会时期学者雅士们的必修课,能否操琴弄曲、唱诗和乐,成为衡量一个人颐情修养的标准之一。在历史记载的琴歌作品中,《阳光三叠》就是一首极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作。它根据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七绝律诗《送元二使安西》依词谱曲,经过历代歌者改编传唱,加以不断的填充和变化,以其至纤至微、又至广至大的意蕴情境成为琴歌文化宝库中一颗世代传承、熠熠生辉的艺术珍品。
《阳关三叠》,因原诗词中有“渭城”、“阳关”等地名,故又称《渭城曲》、《阳关曲》。它的曲作者及原始乐谱记录,目前缺失确切文字记载,无从考证。迄今所见最早记有《阳关三叠》琴歌的是明代弘治四年(1491年)刊印的《浙音释字琴谱》,另外还有多种谱本,现在流传的曲谱是原载于明代《新刊发明琴谱》(1530年),后经改编转录于清代张鹤所编的《琴学入门》(1864年)[1]。原诗句本已饱含深沉的惜别之情,入曲后又增加了一些叠句后缀,做了进一步的引申发展,使得词曲珠联璧合,错落有致。在唐代就与“唐大曲”有一定的联系,并以琴歌形式广为流传,从诗人陈陶所言“歌是《伊州》第三遍,唱着右丞征戍词”即可看出,《阳关三叠》已被收入《唐·伊州大曲》,并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来演唱。新中国成立后,这首经典琴歌更是被众多的音乐家所关注,倾心演绎出三十多种不同版本的艺术形式,为这一千年古曲增添了无限新意。如今再读李商隐的感怀“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白居易的惋叹“相逢切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聆听那萦绕于耳际、震颤于心弦的琴声歌韵,体会文学与音乐的完美契合,那种异曲同工之妙,自是无以言表。
琴歌上半阕以王维的四句诗贯穿始终,前两句意在写景,即眼中所见;后两句重在抒情,即心中所想。四句诗词的旋律,以中国民族商调式的五声音阶为基础,变化反复,叠唱三次。主歌部分的曲调舒缓级进,琴声古朴而典雅,歌韵柔和而深情。乐句间启、承、转、合的有序连接,显得层次分明,真切动人。句末商音的多次重复,在琴声按音、吟揉音的技巧表现和歌韵凄切哀婉的言语表达中,给人以送别之际千叮咛万嘱咐的感伤,犹如故人临行之际,执手把酒、泪眼相看、娓娓道来的一幅画面,饱含着缠绵、悲怨的无限深情。
琴歌下半阕的诗词,是后人在王维原作的基础上,加以发挥、夸张,首尾遥相呼应,言语诉说更加直白奔放,情感表达更加豪迈深沉。音乐以倒置的重音节拍、富于韵律感的切分节奏,与羽调式舒展反复的旋律完美结合,使得忧思、惆怅的情感随着词曲的逐渐深入而层层递进。
第一段“遄行,遄行”的八度大跳,及其后“历苦辛”连续反复的呈述音调,琴声以稍有力度的滑音、颤音,与歌韵圆润通透的声腔相复合,使得琴歌苍凉有力、跌宕起伏、富于激情,诉说了背井离乡的路途之遥、行役之苦,体现了诗人送别劝告“宜自珍”时的满腹担忧与牵挂。
第二段“依依顾恋不忍离,泪滴沾巾”,琴声与歌韵的低沉呜咽、百转千回,贴切地描述了依依惜别的不舍与“思君十二时辰”的留恋,并为琴歌之后情绪的起伏跌宕做了很好的铺垫。
尾声部分,“噫!”伴随一声悲凉无奈的叹息,琴歌的尾声渐慢、渐弱。最后以商音重复作为结束音,做了全曲调式的归结。琴声用静谧缥缈的泛音奏出,歌韵凄怆、旷远而悠长。琴歌在袅袅余音中,好似描绘出一幅阳关古道上,故人西辞,长袖飘飘,注目凝望的静态告别场景;又宛若带着浓浓的离愁别绪,进入迷朦的幻境一般,共携“相思入梦”,在无尽的牵挂与依恋中,期待“鸿雁来宾”。
古往今来,众多的骚人墨客将琴歌《阳关三叠》广泛传唱,“阳关”一词似乎已成为诗词文学中“伤别离”的同义语,演绎出一段段优美绝伦的人间佳话[4]。它的琴声以忧郁激荡的音乐曲调,与歌韵古香古色的诗词吟唱相结合,巧妙地创造出一种如临其境、如感其情的真切意蕴,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丰富魅力。它不仅为中国琴歌这种艺术形式的进一步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而且也当为今天多元化的民族音乐创作提供一种宝贵的经验。
注释:
[1]冯伯阳:《音乐作品欣赏导析》,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
[2]杨荫浏:《对古曲<阳关三叠>的初步研究》,《人民音乐》1956年第6期。
[3]林阳地、谭勇:《离愁别绪歌千载断肠声里唱阳关》,《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9期。
[4]姚春霞、霍雨蕾:《从<阳关三叠>看我国古诗词与音乐的有机结合》,《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