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秋凤,魏 洁
(1.广东省韶关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韶关 512000;2.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手术室,广东乳源 512700)
女性在经历怀孕、分娩、产后恢复及哺乳等一系列生理过程和母亲角色转换过程中,会导致各种心理变化,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1]。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在分娩期容易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程延长及产后出血等不良后果,并且高度紧张的心理状态有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使分娩不能顺利进行[2]。瑶族妇女在生活习惯、信仰、风俗等方面与汉族妇女相差很大,其心理状况也会有差别。为了了解瑶族初产妇的心理特点,探讨有关的影响因素为瑶族初产妇提供相关的心理护理,现对2008年6月1日~2010年6月1日在乳源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分娩的瑶族初产妇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影响因素的探讨。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采用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乳源县人民医院妇产科2008年6月~2010年6月住院分娩的瑶族初产妇160例。年龄19~32岁,按学历分:小学及以下学历 42例,占27%;初中学历64例,占40%;高中及以上学历54例,占34%。按职业分:农民117例,占73%;非农民43例,占27%。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3]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自评量表由20个问题组成,分值在20~80分之间,>50分为有焦虑情绪,分值越高表明负性情绪越严重。
瑶族初产妇SAS量表得分为(42.5±9.82)分,由此可见,瑶族初产妇的焦虑情绪比国内常模(已婚未孕的正常孕龄女性)值[(34.16±1.92)分]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5.37,P<0.01);产妇阳性率(焦虑评分>50分)37例,占 23%。
焦虑是一种紧张不安、恐惧和不愉快的情绪;而抑郁是一种较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多伴有焦虑、睡眠障碍。本调查显示瑶族初产妇的焦虑高于国内常模,究其主要原因有:①瑶族妇女生育观念保守,缺乏医疗知识,思想落后,甚至愚昧,长期以来农村形成男尊女卑的顽固思想导致对妇女不重视,而这些妇女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对自己也就不在乎、不关心。无知者无畏,她们不知道女性的孕产期是一个特殊的生理时期,可能随时会发生各种有害的或危险的变化,甚至会危及母婴的生命,这导致她们孕前检查率偏低[4],对分娩知识缺乏,产前准备不足,在调查对象中,初中及以下学历占73%,学历低导致某些信息的理解力低,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的高低也影响了产妇的信息接受情况。在分娩过程中,产时的疼痛让知识缺乏的她们更加恐惧不安。②调查对象中,农村产妇多,虽然有农村医疗保险,但还是有一部分产妇会担心医疗费用问题。③由于女性心理素质较为脆弱,加之害怕疼痛、出血,担心腹中胎儿的安全,担心侧剪伤口的愈合等问题,因而紧张恐惧心理更为强烈。
3.2.1 做好产前分娩教育 有研究指出[5],产妇对分娩知识缺乏是产生焦虑的主要原因,有效的产前分娩教育,能让产妇解开心中的疑问,打消一些不正确的想法,对自己所面临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对其焦虑情绪有较明显的缓解作用。针对瑶族初产妇学历偏低的情况,要求护理人员除了要掌握丰富的健康教育知识,还要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能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分娩知识。
3.2.2 做好心理护理 初产妇入院,面对陌生的环境,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从刚入院时,护士就应该以主动、热情、友好的态度与产妇进行沟通;为其介绍医院的环境、医院的制度以及各种生活设施,让其尽快熟悉和适应医院的生活环境;尽量回答各种询问,详细告知如何去做,使产妇一进院门就有宾至如归之感。根据产妇的心理特征,在不同的时间,采用不同的心理疏导和关怀技巧。在待产时,85%的产妇需要专人守护,希望得到及时处理;83%的产妇希望家属陪伴、情感支持[6],这时需提供有效的分娩信息,并让其丈夫在旁安慰和鼓励产妇,满足产妇的需要,增强产妇分娩的信心。随着产程的进展,频繁的子宫收缩和胎儿先露,先露部的下降给产妇带来了疼痛和不适感,是形成产妇紧张及恐惧心理的主要原因。这时产妇的心理特征是希望能减轻疼痛,尽快结束分娩,渴望医护人员给予鼓励和帮助[7]。在实施分娩陪伴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以和蔼可亲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对待产妇,通过宣教鼓励产妇积极配合,保证分娩过程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在瑶汉族混居的现代,瑶族妇女的学历水平至今都比汉族的低,知识的缺乏是导致她们孕期保健率低和产生分娩期焦虑的根本原因。导致她们焦虑、恐惧发生的原因可能与她们多为初产妇有关,她们对分娩进程认识不足,包括对产时疼痛、胎儿性别、分娩时医护人员的照顾程度、胎儿及本人的健康担心等。因此,在分娩过程中根据产妇的心理特征和分娩进程,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提供有效积极的分娩信息,减轻产妇的焦虑情绪,使她们顺利度过分娩期。
[1]张劲松.围生期心理干预对产妇抑郁情绪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09,8(8):43-44.
[2]王美之.产妇心理特征及护理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6,11(1):23.
[3]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4-41.
[4]倪志宏,肖丽英.甘肃省泾川县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护理学报,2010,17,(11):20-23.
[5]张之霞.待产妇焦虑原因分析及护理[J].职业与健康,2006,22(7):559-560.
[6]程晓鸣,吕小芳.孕妇产前心理状态及需求[J].南方护理学报,2002,9(3):12-13.
[7]王莲,赵淑艳,段连玲.浅谈临产前后产妇的心理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5):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