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金锐
“回归生活”作文教学探究
崔金锐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然而,不少学生却不愿写作文。写作文时虽双眉紧蹙,冥思苦想,却仍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奈之下,只好东拼西凑,急急火火开头,匆匆忙忙结尾,文中空话连篇,更谈不上有真情实感。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就如涌泉,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叶老先生的话深刻地揭示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因此,引导学生会写作文、爱写作文的关键,是让学生参与生活、体验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近年来,笔者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描绘生活、创新生活入手,进行“回归生活”作文教学探究,收到较好的成效。
鲁迅先生曾说:“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冥想,一挥而就。”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强调的就是写作源于生活,习作始于观察。笔者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要求,制订计划,分期对学生进行指导。如“人物”类,先教给学生观察人物要抓住人物的突出特征,包括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神态及心理等,然后布置学生观察酝酿。或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如“找春天”,带领学生走向田野,寻找春天;“我的小天地”,引导学生走进卧室,细致观察;“可爱的小精灵”,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宠物,从头到脚,从颜色到动作到特性进行细致的观察。这样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久而久之,学生养成自主观察的好习惯。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在情境中激趣,才能迸发灵感,做到“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笔者在训练学生作文时,打破在课堂上完成作文的常规,让学生亲身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然后写出自己的生活体验。如“第一次……”,学生在第一次买菜,第一次骑车,第一次存款……的亲身体验中学会作文,这样的作文情感真实流露,语句流畅无误。难怪有的学生说,写自己亲身体验,我有话可说,有感可抒,作文不难。
引导学生坚持写日记是笔者教学以来的传统。重视对学生写日记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思考和善于积累的良好习惯。为此,笔者要求学生天天写日记,并定期举行优秀日记评选活动。写日记成了学生的一个自觉行动,日记也成了每一个学生生活浪花记录的窗口,伴随着每一个学生成长。
想象被人们誉为“启迪智慧的发动机”。儿童时期是想象力最为活跃的时期,儿童的想象力是儿童探索活动和创新活动的基础。在习作构思中,学生一旦展开想象的翅膀,思路就会打开,笔下就会出现童话般的理想世界。因此,在作文教学中,笔者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每学期都要求写好一篇想象作文,如校园童话、听音乐编童话、根据词语编童话、依据开头续写童话、构思科幻童话等,经过训练,学生的童话创作层出不穷。
与此同时,笔者利用学校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学生撰写研究性学习报告。要求每人参加一项研究性学习活动,根据活动,写出自己的研究性报告,如“我的成长史”“家庭经济十年变化”“四代人的文化学习状况比较”“小区环境变化调查”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一系列的自主探究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获取新知,增长才干。通过这一活动,学生的作文有了一个全新的变化。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足见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密切。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学会欣赏作者所展示的生活。这离不开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是培养小学生爱读、多读、自觉读的习惯,如果具备了爱读、多读、自觉读的习惯,学生的阅读就成了生活的自然,就会大量地阅读,不断地吮吸知识的乳汁,就会不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其次是培养学生精读、边读边思考的习惯,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处于智力振奋、情绪高涨的状态。此外,“读书笔记”也必须成为学生读书时的必备工具。在教师的指导和要求下,学生既要记下优美词语,又要摘抄作品精华,还要写出作品感悟。坚持日积月累,学生会有很大的收获。阅读实践,使学生走进了书的海洋,学会了欣赏,提高了作文水平。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市香店中心小学)
10.3969 /j.issn.1671-489X.2011.0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