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斌
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实施中的主体参与问题及其对策
□张 斌
规章制度的建立,只是制度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其发挥作用的关键,还在于制度实施。选取了广东省内五所高职院校作为调查对象,尽管这些院校制订了许多方面的学生管理制度,但由于制度的出发点是为了管住学生,注重的是制度的管理功能,忽视部分制度实施主体的作用,加上部分制度本身存在的不合法、不科学、缺乏可操作性等因素,使制度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试图从主体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实施的几点思路。
高职学生;管理制度;主体参与;问题;对策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实施中的主体包括学生管理部门、教师以及学生。[1]他们在管理制度中发挥作用的强弱直接影响到管理制度实施的效果。因此有必要考察一下主体力量参与的问题。
在制度实施中,学生管理部门承担着执行者的角色,同时也时刻接受着监督,因此在制度实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应有作用。第一,保证制度得到有效落实。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是由学生管理部门负责实施的,要严格按照程序办事,保证合理、公平、公正、公开,做到依法治校。第二,为了加强对学校学生的管理,解决学生食宿和生活区的建设。实行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彻底解决学生在外居住和原建设与管理体制不相适应的问题。加强校园周边环境和校园内的安全管理。第三,实行“宽严有度”的弹性管理。学生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发展环境,因此要符合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第四,接受教师及学生的监督,充分听取来自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对不可操作或不符合学校实际的学生管理制度及时作出修订。
2.实际情况及存在问题。制订规范的学生管理制度,使学生有章可循,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形成一种制度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益[2]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部门在保障制度落实上都下了较大的力度,也做了不少的宣传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制度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各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 “重管理,轻服务”的观点。它们大多希望通过学生管理制度的管理功能,对高职生进行严格管理,然而却没能重视管理制度中为学生服务的功能。
目前各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制度过分强调统一、规范。在学生管理中,当出现制度不能得到很好实施时,往往通过加强制度执行的方式来改变局面。学校一般采用加强思想教育、实施心理矫正和加强监管、严格管理等措施保证制度的切实推行,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沟通与合作是促进制度改革的重要手段,但在制度实施中,沟通与合作则呈现单一化和表面化的特征:沟通方向上多是自上而下的;沟通渠道是单一的,多利用正式渠道进行;沟通数量上也是不够的;多没有形成相互信任的合作氛围,因此合作多是表面化的。比如学生管理制度公布多采用发放学生管理手册和教师宣布的方式,没有组织学生学习和讨论,导致学生对管理制度形成一种自然的抵触情绪。
教师,作为与学生进行日常教育、教学交往的专业人员存在。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制度的实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应有作用。第一,教师在分管校长的领导下,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学籍管理和日常管理工作。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地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行为规范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符合建设行业要求的技能人才。第二,利用自身的教育教学专业判断能力,负责了解、掌握学生动态,为学生和学生管理部门参与制度改革方面提供建议,如果在制度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由教师直接提出制订相关制度的提议。第三,作为学校中与学生日常交往最多的教师而言,对学生具有直接、深切的了解,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坚持对学生出勤、纪律和卫生的检查,教师参与学生管理制度改革能对学生管理部门的制度执行行为发挥监督作用。第四,协助学生管理制度的实施,如辅导学生会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具体的制度生活困境提供指导,负责安排勤工俭学等。
2.实际情况及存在问题。[3]大多数高职专业教师由于课时量大,往往只会关注本学科的事情,对学生管理制度的实施很少留意。他们认为学生管理制度实施和改革应该是学生管理部门和学生关心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
专业教师不实行坐班制,因此教师通常上完课就回家,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机会不多,也不十分了解学生对管理制度的意见,因此难以为学生的制度生活提供帮助和引导,也难以为学生管理制度的实施行为发挥监督作用。
在制度实施中,学生既是遵从者,有时也是监督者和执行者,学生在制度实施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1.应有作用。第一,学生应当自觉遵守学生管理制度,并进行自我监督。第二,积极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主动进入学生管理制度的角色,增强社会责任感。不断适应学校的管理制度,主动配合,积极参与。第三,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参与管理制度实施,例如:奖学金评定制度、助学贷款制度、学生互评制度和学生信息员制度等。第四,透过各种学生机构,如学生会、学生党团组织等监督学生管理制度的实施状况,以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可以把制度实施中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生管理部门,作为修订管理制度的参考。
2.实际情况及存在问题。第一,学生对学生管理制度实施的参与持积极态度,但对参与的方式方法等策略的内容缺乏了解,不知道应当以何种形式参与学生管理制度实施。第二,现有部分学生管理制度的内容脱离了高职学生的实际,导致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如在《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实施中对学业成绩所占的比例问题,理论课程太多,实践课程不足的问题不符合高职学生培养模式的要求等等,大大降低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降低了管理制度的实效性。第三,学生希望参与管理制度的实施,希望对其进行监督,但学生管理部门却很少与他们沟通,通常只是采用发放学生手册或老师宣布的方式公布管理制度的实施,形式比较单一。
各高职院校应根据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的精神,总结学生管理制度实施中的主体存在的问题,推动学生管理部门、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改革学生管理制度的实施。
学生既然是学校的主体,职业教育是非义务教育,是收费教育,那么学校与学生之间更多的应当是一种服务者与被服务者关系,而不完全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关系。学校实施的学生管理制度,应当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提倡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发展,突显“服务”这个理念。比如,在制订《高职生素质综合测评办法》可以从德育、智育、体育、能力特长等四个方面全方位学生对学生进行评价,其中智育成绩只占总评成绩的35%,对于推进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协调发展起到了导向作用。再如,制订《高职生奖学金条例》,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奖学金的额度,更重要的是将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分纳入了评定标准,如果学生成绩优秀,但综合测评分不达标,同样不能获得奖学金。另外,还可以设立学期单项奖学金,学生发表学术论文、参加科技比赛、专业技能大赛、通过国家认可的各类资格证书、技能证书考试或者学期学习成绩取得明显进步,都可以申请奖学金,充分体现以生为本、鼓励学习、全面发展的精神。总之,实施学生管理制度的目的更多的应该是为学生服务,通过修订一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使学生管理制度更加人性化。
学校对学生违规违纪的处理,要严格按程序办事,保证合理、公平、公正、公开,做到依法治校。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明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明确校规校纪细则,做到 “知法”、“守法”。即使是执行了许多年的管理制度,也要对师生进行充分的宣讲和教育,增大师生对制度的认同度,以增进实施中的实效性。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刚入学的新生,安排参加专门的校规校纪教育,通过讲座、案例等多种形式教育学生明确自己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知道如何去满足自己的需要,又了解到哪些地方是不可逾越的“禁区”,不可随心所欲;对于日常的学生管理,要通过每学年组织违纪学生参加校规、校纪培训班,每个月的主题班会、每学期的违纪曝光等方法,将校纪教育贯穿于每个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从而促使每个学生的行为规范从他律变为自律。
为了提高高职学生日常管理的效率,需要改革不符合高职培养模式和学生特点的管理规定,使之具有本校特色的管理办法,以使制度更为有效。
可以通过改革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奖学金实施办法为突破口,对原有的学生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全面的修改、补充和完善。增强学生管理制度的实效性。各高职院校现在正在使用的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多是从普通本科院校引进的,因而难免会有“唯分数”的身影,高职学生主要是为了培养高等实践应用型专业人才,因此在综合素质评定中应当更加注重技能的测评,奖学金实施办法中可增加技能(或专长)类型的单项奖学金,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也符合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模式的要求。同时,各高职院校应当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高职教育模式,如“订单式”模式、“2+1”模式等,在教学实践环节中就应当制订符合该教育模式的学生管理制度。
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不可能离开较为科学健全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这就要求把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体现在管理的各项制度中,进一步完善学生工作的各种规章制度,形成严密健全的制度管理机制,而且要符合高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符合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其次,建立学生管理制度并非一劳永逸的事情,要随教育发展而不断完善,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对待它。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和发展性,目标就是能够使管理从“管制”转变为服务,变从上而下的简单命令为上下左右的沟通、协调和疏导,形成有机、联动而又良性循环的运作机制,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强化成绩管理、实验室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档案保管等教务管理制度以及学生守则、课堂守则、课外活动规划等学生管理制度,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初步形成了以专家评教、同行评教、学生评教为主,学生座谈会信息反馈为补充的课堂教学监控与评价体系。
学生座谈会信息反馈制度是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举措。为加强对教学工作的信息反馈,及时了解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状况,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可以在学生中设置学生信息联络员,由各系自行组织会议形式及时间。学生信息联络员原则上由所在班的学习委员兼任,主要职责是反映学生对学校在教书育人、教学质量、教学水平、教学管理、学术气氛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反映学生对任课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水平的意见和建议;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备课、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社会实践、考试等)的意见和建议;反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学风问题;及时反映学生听课、实验实习、作业、考试等方面的状况。并对学生反映的问题尽快做出改进或答复。相信长期坚持下去,定能重塑学生对管理制度的信心,起到教师、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桥梁沟通作用,有力的促进教学管理活动进一步完善。
[1]刘力华,黄明辉,刘万胜.浅淡高职高专学生管理制度改革[J].职教论坛,2005(5).
[2]白元儒,许鹏奎,张华.论学分制管理模式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改革[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5(1).
[3]杨俊杰.当前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研究[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5).
[4]张钠,罗玲.高职院校三位一体化学生管理模式的构建[J].高教研究,2005(23).
张斌(1971-),男,海南临高市人,硕士,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G710
A
1001-7518(2011)11-0016-03
责任编辑 夏焕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