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云华
对高职院校举办高职本科教育的探讨
□钟云华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实现,宏观上经济社会对高级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旺盛,中观上高职教育自身进一步发展需要层次升格,微观上高职学生对接受更高层次职业教育的需求进一步加强,这都需要我国举办高职本科教育。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为高职本科教育提供了原动力,高等教育大众化为高职本科教育的举办奠定了基础,而高职院校自身的优势则使之可成为举办高职本科的实体。放眼全球,发达国家举办本科高职教育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借鉴发达国家发展高职本科教育的经验,从观念转变、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等角度提出了我国高职院校举办高职本科教育的对策建议。
高职院校;举办高职本科教育;必要性
高职本科教育是指高职院校开办的,以培养技术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一种较高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1]。高职本科教育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特征,既不同于一般的普通本科高等教育,也不同于高职专科教育。它是在高职专科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是现代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国外高职本科教育发展的经验来看,高职本科教育与社会科学技术和经济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高职本科教育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级技术型人才需求,从而有力促进经济发展[2]。因此,在科学技术与经济快速发展的我国,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类型的改变,举办高职本科教育是否必要?如果必要,我国举办高职本科教育具备哪些条件?国外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我国高职本科教育究竟如何发展?本文将对这几个问题进行论述,希冀对高职教育发展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我国本科教育主要由普通高校举办,职业教育主要由职业院校举办,两者并行不悖,相互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会心存疑问,由高职院校来举办高职本科教育,是否会造成本科教育的重复设置,导致教育资源浪费[3]。本文将从宏观上转型社会对人才需求、中观上高职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与高职学生的教育需求三个方面对这个疑问进行回答。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取得了很大发展,社会正处于一个“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的转型期。在这个转型期内,社会诸要素既急剧分化又重新组合,原有传统的生产方式、社会运行规则受到强烈的冲击,经济增长方式也由粗放型逐步向集约型转变。
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但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更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能劳动者。据统计,到2010年我国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供需缺口在1600万至2700万。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末进入大发展时期,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达到相当的规模,目前全国有高职院校1060所,本科院校660所,高职院校数、招生数以及在校生数在整个高等教育中均已占很大的比重[4]。然而与规模的快速扩张相比,我国高职教育的质量提升却相对缓慢,高职教育的办学水平仍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徘徊不前,所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这不仅体现在总量上,更主要体现在结构上,高职院校培养的三年制高职专科生,已满足不了转型社会对高级技术型人才的旺盛需求,逐步发展高职本科教育和试点发展高职研究生教育势在必行。
理论上,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职教育应该包括专科、本科与研究生三个层次,只有这三个层次都形成并成熟,才有学术界所谓的高职教育的“完整形态”。从理论上来看,完整形态的高职体系往往存在一条层次比较丰富、学制相互贯通、既能从事高雅文化生产,又能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生态链与产业链,这不仅有利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与其自身实力,满足社会各界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而且还能为教育需求者提供更宽泛、更有个性的教育选择机会。从实践来看,纵观近代外国教育史,发达国家尤其是德国与日本高职教育发展的实践表明,国外自开始举办近代职业教育以来,在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职业教育规模不断得以扩张的同时,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就一直存在加速向上“漂移”的重要趋势。据相关学者不精确地估计,发达国家的职业办学层次从初等“漂移”到中等用时长达数百年,从中等层次的职业教育到高等层次的职业教育历时百余年,而从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到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所用时间仅几十年。而且,在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出现后,硕士、博士层次的高职教育几乎接踵而至。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经历表明,职业教育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漂移”,是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适应而做出的变革,促使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5]。
而我国高职教育从开办至今,一直停留在专科层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高职教育并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教育体系,本质上还是沿用本科学科型的教育模式,没有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只是作为变通本科教育的一种补充。但是,《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对高职教育的定位非常明确,指出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类型之一,是与经济社会接触最紧密的高等教育类型。所以,作为高等教育类型之一的高职教育,应与普通高等教育这些高等教育类型一样,具备完整的结构层次体系,这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必然要求。综上所述,我国的高职教育只有不拘泥于专科层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适度发展本科、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才能改变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之下彻底改变高职教育社会地位不高的现状,也才能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就业能力,促进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进一步有质量地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
社会经济的需求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使得高职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进一步上移。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经济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已经从数量上的需求转变为层次、结构、质量上的系统要求;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高校毕业生数量激增,学历层次较低的高职毕业生,面临失业的可能性更大,即使找到工作,也是起薪水平不高、职业发展空间有限的工作。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寻找较为理想的工作,也为了保证自己多年的教育投入有所回报,高职学生要求接受更高层次职业教育的愿望强烈。
为了满足高职院校学生接受更高层次职业教育的强烈需求,我国需要举办本科高职教育,甚至是研究生高职教育,这样高职专科生才有一条向上的通道。在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系统并不局限于专科层次,学习年限也可以延长到四年以上。高职本科教育以高职教育专科生为对口生源,高职教育硕士研究生以高职教育本科生为对口生源。高职院校学生,也可以在各自就读的院校或同类型的院校中,升本、考研,保持学业的连贯性,满足追求高学历、高学位的愿望,减轻他们的就业压力,实现他们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梦想。
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社会职业的内涵与外延日益丰富,社会职业对从业人员的文化、道德与职业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转变,一些传统型产业将逐渐萎缩,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在未来得到极大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发展并最终取代传统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意味着生产方式将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科技密集型转变,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之间的流动将日益频繁,这也对劳动者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发展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是满足这种要求的重要途径之一。
另一方面,这是一个教育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科技的发展、大力应用以及它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所体现出来的巨大力量,使得经济社会对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愈来愈旺盛,人才规格层次也越来越上移并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简而言之,需求创造供给,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为高职本科教育提供了原动力。在这种原动力的驱使下,职业教育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层次不断自下向上延伸[6]。
自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的持续实施,高校数量、高校的招生数和在校生数都在迅速增长。据教育部的统计资料显示,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就超过15%,高等教育规模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22%,已经远远超过马丁特罗所言的15%的标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达到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对我国高等教育扩招的历史进一步分析,我们容易发现,高等教育扩招不是精英高等教育的扩招,而是大众高等教育的扩招,高职专科教育与地方本科高等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扩招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且高职专科的发展速度还超过了地方本科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特别是高职专科教育的发展,为高职本科教育在教学设施、师资、管理经验、图书资料等方面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7]。
首先,高职高专院校中有潜在的可以利用的优势资源。因为许多高职高专院校本身办学历史非常悠久,师资力量十分雄厚,只需稍加扶植和改造,完全可以承担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重任,且此类院校普遍具有“升本”的积极性和可能性。其次,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科学制定了人才的培养计划,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培养侧重点不同,根据学生的来源不同,实行分层教学。最后,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高职院校注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高职本科建设准备了师资力量。如有的院校实行“双师型”教师津贴,鼓励教师向“双师型”方向发展。可见高职院校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技术教育办学经验,具备适合技术教育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有些还有相关的行业背景,因此其中少部分升格为本科,举办高职本科教育,更容易使其办出特色。
当我国学术界与实践界还在围绕是否有必要举办高职本科教育的时候,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层次已不断提高,从初等到中等,从中等到高等,从本科到研究生,不断向上延伸,举办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有着几十年的历史,职业教育层次不断提高。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哈洛德.福切克(H.A.Foechek)就曾预言,高职本科教育将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的社会地位,成为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的社会类型。他甚至详细地指出,在未来的经济社会,大学本科水平的教育类型将进一步丰富,至少具有科学类、工程科学类、工程类和工程技术类这四种学士学位教育计划。在这四种学士学位教育计划之中,工程技术类就属于高职。此后,经过学术界进一步理论探讨与实践界的初步探索,美国发展本科高职已是社会共识,本科高职呼之欲出。1967年,在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以应用学科知名的美国普渡大学成为举办高职本科教育的先行者,这一年,普渡大学成立了中北部分校 (Purdue University North Central Campus),并开设了市场营销、机械与机电技术与商业行政管理等多个应用性非常强的高职类专业,并颁发学士学位证书[8]。此后,本科高职教育在美国更是得到迅速的发展。70年代初期,美国政府在全国大力宣传与推广“生计教育运动”,使得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不管在内涵,还是在形式上进一步融合,在这种背景下,包括宾夕法尼亚大学等著名大学在内的近300所大学,都陆续在本部增设技术学院或高职类专业,或设立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学院分校,高职的学制分为二年制和四年制,四年制本科可取得学士学位[9],高职本科教育在美国迅速得到发展,并为美国高等教育系统多样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968年,联邦德国组建三年制的高等专科学校(Fachhochschule,简称 FH)。到 1971年前后,经过几年的发展,高职院校数量不断扩张,FH达到70多所。但随着德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各类产业与用人单位对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与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这时三年制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人才需求,于是从70年代中期开始,德国陆续将其三年制专科层次高职教育改为四年制的应用科技大学 (德文仍为FH,但英译改为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10]。 不过,当三年制专科层次高职教育升格为四年制应用科技大学后,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真空”随即由职业学院(Berufsakademi,简称BA)填补。BA相对于FH来说,学制更短,一般只有三年,这就是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德国近代教育史表明,三十多年来,BA与FH相并行的办学体制,两者不但不相互冲突,而是各安其位,比翼齐飞,协调发展,一些州甚至认定BA文凭与四年制的FH文凭等值。FH的升格不但没有阻碍专科层次高职教育的进步,反而促成了作为专科高职的BA的发展,从而推动了整个德国高职层次多样化及整体实力的提升。
从美国与德国的高职本科教育发展实践来看,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则必须建立一个多样化的体系,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样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根本走向。“高职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多样化体系中具有独特作用的技术教育类型,高职本科教育是20世纪后期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大众化,并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向普及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社会对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高等教育需求似乎更高,三年制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已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美国与德国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启示我国,建立独立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发展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试点发展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完善高等教育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繁荣。
毫无疑问,我国的高职教育在现阶段应该以专科层次为主,高职本科教育不能不讲条件、不作规范地一哄而起。高职院校举办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虽然有着一系列的优势,但也面临一些问题,需要采取一定的应对策略。
在新的经济社会背景中,本科高职教育培养的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既不同于高等教育中高等工科教育培养的工程技术型人才,也不同于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所培养的简单技术人才。相比而言,专科高职人才培养的重点只为某一特定的职业岗位服务,而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重点却是为多个行业、多个岗位服务,增加人才的流动性。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不仅善于将工程设计转化为物质实体或付诸实践,成为跨操作型、技术型和工程型人才,具有一定的专业管理、技术开发和研究应用能力,具有工程应用型和技术应用型两种特征;而且他们在面对更为先进、复杂和经常变换的机器设备、生产技术和工作环境时,具有灵活应变、反应能力较强、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11]。因而,我们要改变以往高职毕业生只能从事低层次技术工作、不能从事领导岗位的观念,更要改变有普通本科教育就没有必要发展高职本科教育的错误观念。
新建高职本科院校原有的教师队伍虽然专业意识强,但学科意识淡薄,科研方向不够明确,学科带头人紧缺。若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快由单一的专业建设向学科建设的提升,充分认识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从职业角度看,专业的设置和调整必须适应社会需求,充分考虑学生的就业岗位。从学科角度看,专业建设既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又以学科为支撑,且学科自身方向的确定更有利于专业特色的形成。同时,要加大专业整合力度,跨专业、甚至跨系整合专业力量,共建基础平台,共享学科资源,集中力量争取有所突破,把专业设置的灵活性与基础教学的稳定性结合起来。按本科教学模式组织配备师资,使资源的使用效益最大化。专业设置应根据社会需求,针对行业职业岗位或者岗位群而不是针对学科,不能像普通高等教育那样用专业目录去规范和限制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而要结合社会大市场灵活设置专业。总体原则是既要挖掘本校的教育资源,又要依托行业的优势;既要有明显的地方性色彩,又要有相对的机动性。
课程体系设置是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课程体系决定了培养模式,在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体制中,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本科高职教育不是要培养理论研究人才,而是要定位于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强调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中突出能力培养,特别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充分进行实地训练,注重职业能力训练与培养。但这并不意味本科层次高职人才不需掌握理论知识,只是本科层次高职人才理论知识的掌握以满足需要为标准,而不要求这类人才理论知识具有全面性与系统性特征。所以,本科层次高职人才所需要的课程设置应该采用综合化与模块化方式。具体而言,高职本科的课程设置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摆脱普通本科学科本位与条块化的课程设置模式,采用综合化与模块化课程设置模式;本科高职教育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应能迅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故其课程设置首先不能脱离社会经济发展实践,必须适应当前和未来社会经济、科技进步、教育自身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把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要与本科高职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结合起来,按照突出性、针对性、兼顾性与适应性等原则开设本科高职课程,做到本科高职课程既重视社会发展需要,又要兼顾人才成长规律;既立足现实,也展望未来,保持课程的弹性与活力,提高所培养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第二,不再遵循普通本科教育课程开设的顺序;本科高职教育强调围绕职业岗位和岗位群对人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来设计课程,强调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紧密结合。在课程顺序上打破三段式的旧格式,实习实训与理论教学交替进行,有些课程可以由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有些课程则可以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第三,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并重,强调课程模式的实践性;与专科层次高职教育不同,高职本科教育是高于与超越专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高层次教育,为实现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培养目标,理论课程的开设也需要达到一定的层次和水平,强调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高层次性[12]。
我国目前的高职专科教育,尽管对实践教学比较重视,但实践教学仍存在实验基础缺乏、指导教师水平不高等一系列问题。提高应用本科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切实加强技能性和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因此高职本科教育必须重视课堂教育和生产实践的结合,重视实验基地的建设,强化实践性环节。加强高职本科教育实践教学的对策是:一方面,根据高职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专业,在确定专业设置的基础上,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群基本技术技能的训练;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依靠企业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逐步形成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四个层次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教育培训基地,让学生、教师都得到实践技能锻炼。总之,高职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完善现代高等教育系统和促进教育类型多样化。举办高职本科教育,提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社会地位,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客观需求,又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既忽视不得,也延误不得。
[1]王琼.发展高职本科教育的探讨[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
[2]肖海涛.发展职业技术本科教育刍议——基于学制改革的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01).
[3]杨金土.我国本科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类型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3(01).
[4]吕建德.发展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04).
[5][10]李均,赵鹭.发达国家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以美、德、日三国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9(7).
[6]陈军.本科层次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7][12]罗文柯.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模式构想[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8]AboutPurdueNorth Central[EB/OL].http://www.pnc.edu/about.
[9]姜惠.当代国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论[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80.
[11]程忠国.高职本科:一个亟待探索与创新的教育层次[J].教育与职业,2004(8).
钟云华(1980-),男,湖南武冈人,长沙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社会学。
G712
A
1001-7518(2011)15-0011-04
责任编辑 殷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