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伟
基于广百商学院项目载体的高职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研究
□黄文伟
广百商学院是校(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企(广州百货集团)合作共建的员工培训基地与学生实习基地,广百商学院项目的终极目标是通过校企合作提升企业员工与学院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在列举基于广百商学院项目载体的校企合作成效、分析该模式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就该模式在今后运作中的机制创新与保障措施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广百商学院;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广百商学院是由广州百货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百集团”)与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农工商学院”)合作共建的员工培训基地和学生实习基地,通过百货公司与高职院校的直接对接,共同开展企业员工培训,人才订单培训,项目咨询和科研合作等。从2007年3月成立至今,广百商学院即将走过第一个五年合约期,五年中,基于广百商学院项目载体的校企合作创新模式雏型初现,且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同时,该校企合作模式在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与解决,以便为未来广百商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的不断完善提供实质性建议。
通观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大都流于形式,或停留在“纸(协议)上合作”,或者是“两张皮”式的合作,这导致虽然我国高职教育蓬勃发展,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仍然得不到满足。而广百商学院从诞生之初,就显示出校企双方实质性的合作需求。一方面是本土大型流通业龙头企业“广百集团”为发力夺取百货零售业的“制脑权”,在“大人才观”理念的指导下,要全力打造一个培养商场强将的“黄埔军校”;另一方面是省内以“商”字招牌闻名的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借助企业平台,进一步提升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进一步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彰显办学特色,打造高职教育品牌,而要与企业合作共建“广百商学院”。在共同目标指引下,基于广百商学院项目载体的校企合作模式诞生了。其创新点在于,不再是只凭协议建立“实习基地”的校企合作,而是“学校与企业在广百商学院项目载体中实现利益、组织机构、师资队伍、产学研、学习与就业的全面融合”[1]。
广百商学院成立至今,在结合“广百集团”经营发展战略与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基础上,“共开办百货店长班、物流骨干班等14个;举办讲座、培训2189人次;组织28人参加EMBA、MBA等培训”[2],为人才素质提高、储备优秀人才作出贡献。
产学研是校企之间的又一联系纽带。一方面,产学研活动可以丰富企业人员培训与学校学生实习的手段,提高员工培训与学生实习的效率;另一方面,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与企业经济效益。
在广百商学院举办的店长、物流经理、人力资源经理等培训班中,“广百集团”要求每一期班都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完成课程的理论教学后,由学院教授给予指导,针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开展课题研究。5年来,广百商学院组织学员,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并完成了的大小课题研究达20多个,有的课题成果已被应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中。此外,校企产学研活动也为“农工商学院”学生实习开辟了一条新路径。如广百商学院教师带领学生为广百集团妇儿公司的标准化建设提供专业咨询,与妇儿公司一起研究制定了公司服务标准化流程手册,这一方面对企业标准化建设起到了助推作用,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对零售业的了解,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质。
根据广百商学院合作协议,“广百集团”有义务为“农工商学院”教师培训及挂职锻炼提供机会和必要的便利。5年来,广百商学院组织“农工商学院”的专业教师到广百企业开展调研与课题研究活动10余次。在培训模式上,由“农工商学院”派出专业教师,广百企业派出经理,双方开展互相兼职(教师到广百企业兼职,经理到学院兼教)、互相备课、互相培训(教师向经理传授授课技巧,经理向教师提供实战案例)“三互相”的团队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农工商学院”教师的实操、实战技能;在挂职锻炼上,2010年12月,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并通过了“广百集团与农工商学院实行经理与教师互对兼职的方案”,即企业内训师被授予农工商学院客座讲师和客座教授等称呼,农工商学院教师被授予企业研究员称呼,方案于2011年3月开始施行,方案对加快“农工商学院”“双师”型教师培养步伐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
通过校企间的互动合作,广百商学院已培养出10多名“能下企业培训,能上学院讲台”的真正“双师型”专业教师。这些教师一方面通过在企业培训所获得的丰富实战案例,在学院大力开展“体验式”教学模式改革,另一方面通过与企业合作出版教材,不断加快传统教学资源的更新。
根据广百商学院合作协议,双方在“广百百货”共同建立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百实训基地”,作为“农工商学院”学生实习的基地。借助这一基地,5年来,“农工商学院”学生或到广百企业开展了一系列促销实习活动(如2007年26名学生参加的广百股份公司各门店的国庆黄金周促销活动),或在老师带领下围绕广百开展部分项目调查研究 (如2007年6名学生参加的广百集团市场拓展部组织的商圈调查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了解了广百,了解了零售与流通行业,提升了职业技能,逐渐清晰了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
5年来,广百商学院项目成功实现了校企合作共赢,特别对于“广百集团”而言,广百商学院已成为其夺取华南乃至全国商界高地的指挥中心与人才库,成为其发展的一个标志与品牌。广百商学院的成功也使其在企业培训界的声誉日隆、知名度不断提升,许多企业通过广百商学院项目坚定了校企合作共赢的信心,不少企业开始主动与广百商学院进行人才培养的合作,广百商学院项目的辐射效应初显。
作为一种全新的校企合作模式,广百商学院项目在运行过程中也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而能否解决这些问题是未来几年校企深度融合成败的关键。
广百商学院现有的培训机制是按照院务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综合部三级管理展开。院务委员会由双方主管领导及教学管理部门的成员组成,负责广百商学院的发展规划、人才培养规划和制度建设;专业委员会负责专业教学的指导、评估和考核,广百商学院现设有零售管理、商业物业、商业物流三个专业委员会,实行农工商学院相关专业系(商务系、管理工程系)与广百集团专业职能部门对接;综合部则由农工商学院培训部与广百集团人力资源部合作组成,负责广百商学院双方合作项目的实施以及培训班的日常管理。这种三级管理的培训机制有利于校企双方实现各部门的全面融合。但客观地说,由于广百商学院头个5年培训目标相对单一(主要围绕零售业展开,兼顾物流与物业),因而广百商学院的发展与人才培养规划基本局限于零售业发展与相关人才培养;在专业委员会层面上,仅仅零售管理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发挥较为突出,学院商务系与广百集团零售业的部门对接相对密切。如何发挥其它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如何实现“农工商学院”其它系部与广百集团相关职能部门对接还值得我们思考。此外,广百商学院头5年的培训方式主要采用集中培训、集中控制的员工发展计划,它往往只是被动地适应外界的变化,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嫌,只具战术性(tactical)而无战略性(strategic),眼界狭窄,已不能满足作为一个学习型组织的企业发展目标。最后,广百商学院培训机制中还缺少政府(如国资委、经贸委)、行业(如连锁协会、物流协会等)以及企业员工自身意愿的有力介入,广百商学院培训工作如何更好地得到广州市经贸委的支持,并为广州商业服务业服务;如何在培训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得到行业充分指导,把培训工作建立在行业发展前瞻与考量基础上;如何使培训内容与企业员工自我发展间的联系得到有效加强等等,这些都是广百商学院在未来的培训机制中要着力关注的地方。
按照“广百集团”未来五年“大踏步快速健康”发展的战略,“广百集团”将打造零售业、展贸业和物流业三大主业,加快商业地产这一配套产业的发展步伐。与头5年相比,广百商学院未来5年的培训目标更为多元,培训层次逐步上移,培训范围更为扩大,培训任务更加繁重。包括对商业地产、商贸会展、电子商务等新业务知识的培训,以及加强“广百集团”员工在资本营运、投融资、财务统筹方面知识的学习。因此,必须对未来3-5年人才素质需求进行有效预期,加快开发具有广百特色的相关课程,提前做好培训工作。
校企间全面、深度融合机制形成的关键在于校企利益的长效深度融合,即在校企双赢的基础上,校企合作不因时间的变迁而改变,不因校企领导层的人事变动而改变。不可否认,广百商学院的成立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校企高层的直接对话,也可以说借助了学校、企业领导的人脉关系,但在未来的合作发展中,只有“利益共享、合作共赢”才是维持校企深度融合的根本纽带。
广百商学院项目虽然体现了校企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这一基本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双方的利益点仍然有所区别。与“农工商学院”侧重于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不同,“广百集团”侧重于“现在”,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校企间的利益冲突。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高等职业院校在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吸引企业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事实上,广百商学院成立5年来,较多地关注了企业利益,开展的员工培训次数较多,却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校的利益诉求。与员工培训相比,真正借助广百商学院开展学生技能培训的机会少很多,企业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亟需加强。
从协调机制上看,广百商学院尚难以有效调配、整合“农工商学院”教学资源。由于广百商学院的运作机构——培训部与各系部的平级关系,广百商学院调配系部教师、学生需经系部同意,系部教师、学生向广百商学院的流动也容易受系部自身教学流程的影响,这对于未来广百商学院整合学院教学资源是个巨大的挑战。
可以考虑成立附设在培训部下的“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办公室”(以下简称“校企合作办”),作为广百商学院的教育资源协调部门。“校企合作办”对上直接对学院党委负责,对下负责调配各系部的教育资源 (包括教师、学生与相关设备)。“校企合作办”还负责组织、协助各系(部)与“广百集团”下属企业合作项目协议的签订和实施,负责协助教务处进行校企实训基地、精品课程、教材的开发等。
放眼世界,像IBM、海尔、沃尔玛、百胜等许多企业能长期屹立于名企之林,原因之一就是它们都有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独特的培训机制。如沃尔玛培训机制中较有特色的是其横向培训计划和实习管理培训计划。横向培训计划中,工作态度及办事能力有突出表现的员工,会被选中参加该培训,如收银员有机会参加收银主管的培训;实习管理培训计划中,具有领导潜力的员工有机会加入公司的管理层,通过实习管理培训课程,他们会被派往其他部门接受业务及管理上的培训。
具有广百商学院特色的培训机制要实现刚柔并重,一方面要刚性化规定各个层级、岗位的培训时数、培训内容;另一方面,要在员工培训需求测评系统构建的基础上,准确地测评评估每个员工的培训需求,可以在完成刚性化培训的基础上,允许员工(特别是有潜力的员工)接受上一层次培训课程;也可以允许员工参加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培训课程,实现培训的柔性化。为此,“广百集团”可通过向员工发放“培训券”的模式保障培训的进行。
此外,要加紧为不同的管理职位、业务岗位配备学习课程与辅导教材,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年度要有更新,特别是在当地资深员工言传身教和对工作经验的总结基础上,重新审订教材,补充一线员工在实践中获得的新知识、新方法,使每位参加培训的员工既是受训者,也是执教者。在培训方式上,把集中培训与日常培训结合起来,日常培训主要安排在上班时间进行,由培训师在旁边观察门店员工的操作,进行指导、纠正和培训情况记录。可以对某一员工培训前后的操作情况进行拍摄记录,作为示范教本。
随着校企在广百商学院项目合作的深入,校企间的利益冲突也难以避免,为此,一方面需要构建校企合作仲裁机构,协调校企间的利益冲突;另一方面试行校企合作利益补偿机制,对校企利益受损方进行适当补偿,确保校企合作长效持续进行。
政府是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其在经济与教育上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要长效解决校企间的利益冲突,巩固校企利益联盟,树立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政府作用的充分发挥必不可少。要构建教育主管部门(省教育厅)与经济主管部门(市经贸委)为主导,相关行业部门参与的校企合作仲裁机构,对校企间的利益冲突进行仲裁与调适。作为经济主管部门的经贸委还可以采取专项补助与生均拨款的财政手段,通过对校企合作中企方的利益进行补偿,促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为学生技能培训服务。如2008年深圳宝安区政府出台的《宝安区关于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实施办法》中关于“全区各中职学校申请、经区教育局批准设立的区级职业教育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基本建设经费由区财政以基地一次性能容纳的实习学生数为基数,按平均每生1万元的标准核拨;对接纳中职学校学生实习的企业,给予每人每月300元的实训补贴”[3]就很值得借鉴。
此外,一个企业存在于社会,在获取社会资源(包括环境资源等)、赚取企业利润的同时,应注重其自身对于社会的回报与贡献——这就是企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简称为“企业责任”。在我国,企业有承担公共产品与文化建设的责任,其中,区域人才培养是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有控股的大型商业企业,“广百集团”一直致力于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特别是近期《广百集团社会责任蓝皮书》的出版更加显示了“广百集团”的社会责任心。相信在未来的校企合作中,“广百集团”会从履行社会责任的角度看待学生技能培养,这也是其对社会的一种回报与贡献。
当前,“广百集团”与“农工商学院”在领导层与人力资源部层面上的合作卓有成效,但在更灵活、更大范围的点对点合作上还有待加强,尤其是“农工商学院”系部、相关专业、教师乃至学生的积极性还未充分调动起来。
要充分实现“广百集团”各部门与“农工商学院”相关专业的点对点合作,可以以广百商学院为平台,以广百商学院综合部为纽带,着手确立“广百集团”下属各企业与“农工商学院”各系部乃至专业的对口合作关系,签订对口合作协议。如在“农工商学院”商务系设立“广百零售班”,与“广百集团”百货业订单培养学生,并推荐优秀学生毕业后进广百门店就业;在“农工商学院”外语系设立“广百会展班”,与“广百集团”会展业订单培养会展策划与组织人才;在“农工商学院”热管系设立“广百物流班”,与“广百集团”储运部订单培养国际物流、仓储、配送人才等等。此外,每年年初,各系部、专业要根据教学计划安排,与“广百集团”对口部门商议共订学生实习协议与安排,并提交学院党委及广百商学院院务委员会讨论通过,总之,要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大力促成学生在“广百集团”的就业。
在提高“农工商学院”教师的项目参与度上,教师可以与企业员工就广百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承担横向项目,以科研带动自身专业技能提升。在提高“农工商学院”学生的项目参与度上,可以安排相关专业学生旁听培训班课程,可以直接请企业老总上讲台,也可以为每位参与培训的企业员工配备2名学生助理,还可以每月一次请企业员工来“学生实习超市”现场指导工作,总之,形式可以多样,范围尽可能扩大,努力使大多数学生能参与到广百项目中。
细心观察广百商学院的对外宣传活动,可以发现企方的宣传力度明显大于校方的宣传力度,这使得广百商学院在企业培训界的知名度要远远高于其在教育行业的知名度。在外界,广百商学院更多地是作为一个企业员工培训基地而非学生实习基地展现在人们面前,长此下去,广百商学院有可能与学生技能培养功能渐行渐远。如果要在广百商学院未来的发展中坚持校企地位平等,实现校企合作,必须加大校方层面上的广百商学院宣传力度,使广百商学院既作为企业员工培训,又作为学生实习实训的品牌出现在人们面前。
首先,要加大广百商学院在“农工商学院”的宣传力度。我们要让“农工商学院”教师与学生了解广百,了解广百商学院,努力构建校园文化中的广百元素。如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能否巧妙地体现广百元素;如何有效地利用广百资源为各专业人才培养服务;能否加大“广百集团”老总为相关专业学生开设专业课(或为全校学生开设选修课)的力度;是否可以通过“广百文化进校园”或“广百集团开放日”的活动,提升广百在农工商学院学生中的知名度;学生作为一支潜在的消费群体和就业群体,能否通过学生在广百消费与就业,实现校企双方的共同利益。
其次,要加大广百商学院在职教界的宣传力度。当前,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由规模扩张转入内涵建设阶段,高职院校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校企合作水平、学生培养质量便成为衡量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为此,各个高职院校都在寻求特色化的校企合作模式,并希望通过推介该模式来引领职教界改革,提升院校的知名度。如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探索、推介校企合作的“火炬模式”而声名鹊起,成为一支引领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军。“农工商学院”如能利用各种场合,加大对“广百模式”的宣传与推介,对于学院占据职业教育发展的制高点具有积极的作用。
最后,有必要组建一支专门化的广百商学院调研团队,围绕广百商学院项目进行一系列校企合作调研,不断总结、挖掘、深化基于广百商学院项目载体的校企合作模式,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广百模式又将带给我们惊喜与振奋。
[1]赵敬明.广百商学院——校企合作的实践性探索[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
[2]荀振英.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努力打造商业航母[J].广东调研,2009(11).
[3]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关于《宝安区关于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实施办法》的实施细则,2009.6.
黄文伟(1980-),男,江西南昌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理论,教育政策与法规。
课题项目:本文是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09年立项课题“基于广百商学院项目载体的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G712
B
1001-7518(2011)15-0015-04
责任编辑 殷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