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建国
技术教育:一种必须重视的教育类型
□夏建国
随着技术型人才的社会作用的日益显露,技术教育受到关注和重视。技术教育的存在和发展有其必然性:科学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技术教育的独立,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技术型人才培养层次的高移;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推动了高等技术教育的发展。立足社会发展对技术型人才需求层次的不断提升,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较强技术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并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才。为了实现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技术教育应着力做到:定“性”在技术、定“向”在行业、定“格”在复合、定“点”在实践。
技术教育;教育类型;必然性;培养目标;定位;特征
技术的繁荣有赖于技术型人才的成长和壮大。随着技术型人才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显重要,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从事这一领域工作的技术型人才是整个人才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组成部分。由于培养技术型人才有着区别于传统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过程,从而要求在原有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分化出一种新的教育类型,专门承担这种人才的培养任务,这种新的教育类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 “技术教育”。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4年出版的《技术与职业教育术语》(《Terminology of Technology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中对“技术教育”做出了专门的解释:技术教育是“设置在中等教育后期或第三级教育(高中后教育)初期以培养中等水平人员(技术员、中级管理人员等)以及大学水平的,培养在高级管理岗位的工程师和技术师。技术教育包括普通教育理论的科学和技术学科的学习以及相关的技能训练。”[1]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升级和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技术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充分认识技术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明确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定位,对我国技术教育体系的完善和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技术教育的独立
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过程。在手工生产技术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手工生产技术主要是一种一般技术或简单的技术,是经验知识和简单技能的积累。由于这种技术使用比较简单,应用的范围比较狭窄,传递只要通过口耳相传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就能满足生产的需求。在中世纪的师徒制中,技术由师傅在作业场中向徒弟传授,这是一种以培养能从事整个生产过程的工匠所具有的全面技能为目的的教育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一直延续到制造工业形成为止,是技术教育的最初形式。到了大规模工业生产技术为主,特别是综合协同生产技术为主的阶段,由于技术具备了科学形态,而且技术的发展不但形成了一个比较庞大、复杂和独立的技术系统,在这个发展历程中逐渐积累、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知识和能力系统。这种复杂的知识和能力系统如果依然依靠师徒传承的方式已难以为继。现代技术的发展使技术劳动者的培养有其独立的培养路径,是其他教育类型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实行适应技术进步需要的全日制学校技术教育也应运而生。
通过对技术活动发展历史的梳理可以看出,人类由于认识和改造世界方式的不同,使得技术活动与科学活动、工程活动从本质上相互区别又彼此联系。科学活动以认识自然、探索未知为目的,形成科学建制,对应于科学教育,其教育内容以基础知识和学科为主线;工程活动以改造和创造新世界为核心活动,形成工程建制,对应于工程教育,其教育内容以工程项目或生产流程为主线;技术活动以发明和运用工具为目的,形成技术建制,对应于技术教育,其教育内容以技术项目为主线。在科学、工程和技术三者的关系中,技术是科学与工程的中介,科学活动转化为工程项目必须以技术制造为纽带。与之相对应,技术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中介过渡的特征,对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起到沟通和桥梁作用。技术教育是培养技术能力、使学习者掌握伴随现代产业发展和生产方法改革需要所必须的物化技术使用方法及基本工艺的教育。它可以提供现代产业所需要的理论知识,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进入新世纪,科学与技术更加有效地融合起来了,高新技术所具有的技术含量以及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对技术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从技术层次上看,高新技术是技术发展的最高阶段,它对人才的教育要求也是最高的,专科层次技术教育的终结性适应不了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甚至研究生教育成为技术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走向。其次,从技术知识结构上看,在高新技术中,智力技术和关键技术重心是理论技术知识,经验知识在高新技术中属于从属和辅助地位。理论技术知识的传承途径主要是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能力训练来完成的。第三,从技术能力上看,智力技术和核心技术更强调技术的设计、发明和改进等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而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养成必须通过知识的积累和长时间的教育才能形成,专科层次的技术教育难以胜任。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发展本科及本科以上层次的技术教育成为技术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技术型人才培养层次的高移
技术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特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先进的技术(硬技术)可以从国外引进,而先进技术的落地,特别是对先进技术工艺的改造及设备的维护(软技术)则无法引进,要使引进的先进技术“入乡随俗”,必须要有一批在生产建设一线能够胜任对先进技术设备进行改造和技术维护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因此,大力发展技术教育,培养服务于经济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技术型人才,成为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现实需要。
就目前我国教育体系的实际来看,科学教育(以培养基础理论研究人才为主)、工程教育(以培养工程型人才为主)的培养体系已逐步完善,但对制约我国技术发展和创新所需的高等技术教育和高层次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则始终得不到足够的重视。长期以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轻视技术、忽视技术教育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由于普通高等院校的科学教育占据主导地位,其人才培养大多定位于科学研究型人才,主要以科学教育的统一模式来培养各种类型人才,办学标准和模式趋同,专业设置过于狭窄、单一和陈旧,缺少同高技术产业发展相关的专业,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科技和经济发展,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这也是导致我国技术型人才短缺、国家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生产技术正由以经验技术为主转向以理论技术为主,知识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已成必然。理论技术的出现及发展,使现代技术日益复杂。以复杂、尖端技术为基础的经济,必然需要大量高质量的技术型人才。[2]特别是在我国经济相对较发达地区,随着高新技术企业的兴起,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大量企业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这就使企业对技术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层次的技术型人才需要具有更好的理论和更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够把科学发现转化为工艺流程、把宏观决策转化为微观管理。基于此,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既要重视必要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又要能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不仅要培养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组织工作的能力,还应培养学生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这类高层次技术型人才将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撑,成为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力量。
(三)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推动了高等技术教育的发展
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样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需要建立一个多样化体系,传统的高等教育强调单一的学术性体系,仅仅重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接受和思辨能力的培养,既无法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教育对象的多样性特征,也无法实现高等教育体系的多样化发展。在这一现实背景下,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多样化体系的具体表现形态,随着高等教育类型的多样化发展而日益凸显。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修订的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将高等教育划分为第5、6两级。第5级作为高等教育第一阶段,包括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教育;第6级作为高等教育第二阶段,主要指博士研究生教育。第5级又分为5A和5B两种类型。5A是指强调理论基础,为从事研究和高技术要求的专业工作做准备的高等教育;而5B则是指实用型、技术型、职业专门化的高等教育。5A又被进一步细化,分为5A1和5A2两种类型,5A1是按学科分设专业,为进一步研究做准备的教育;5A2是按大的技术领域设专业,适应高科技要求的专门教育。5A1是培养学术性、研究型人才的教育,是研究型、综合型的高等教育;5A2是培养高科技专门人才的教育,是应用型、专业性的教育。5B是职业型、技术技能型的高等教育。[3]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等教育分类相对应,我国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先生也提出了高等教育三种基本类型的划分,[4]即:综合研究型大学(相当于5A1)、多科性或单科性专业型(应用型)大学或学院(相当于5A2),多科性或单科性技术型高校 (相当于5B)。其中,5B类型的高等教育是一个系统,并不仅限于2-3年制,专科层次可称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到本科层次可称为技术学院,硕士阶段就可叫做科技大学。可以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高等教育的层次与类型划分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认识成果,为高等技术教育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高等技术教育正是5B类型高等教育的核心体现。高等技术教育的存在与发展,有助于丰富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内涵,满足不同类型受教育主体的合理诉求。
另一方面,世界各国和地区创建高等技术教育的成功经验,为我国这一类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可能。纵观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等技术教育逐渐从职业教育、工程教育中分离,并形成独立的培养体系。当时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等纷纷积极探索,并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形成一个包括中专、大专、本科及专业学位研究生等层次的技术教育体系。可以说,面对世界高等教育日益多样化发展和高层次技术型人才需求越来越旺盛的形势,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完善的高等技术教育体系是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必然。
尽管科学、技术和工程的相互融合是当代科技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但技术本身固有的属性决定了 “通常只有接受过系统的技术教育和培训的人才能够进入技术圈”[5],这也就进一步决定了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路径的独特性。顺应社会对技术型人才需求层次的不断提升,我们认为,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较强技术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并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技术人才 (技术型人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人才体系,包括技术员、“技术师”或 “技术工程师”,甚至技术专家或技术发明家)。这类人才通常在工程开发后为实现开发成果进行技术规范、提供技术保障和技术支持,最终在应用过程中组织完成技术任务。
技术型人才是与工程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相互区别又彼此关联的人才类型。工程型人才主要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有关事业的设计、规划、决策工作。他们在工作或生产活动前对活动进行预先考虑并做出全面的安排,因此,要求他们既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求具有较强的应用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技能型人才是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工作,主要依赖操作技能进行工作,因此需要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技术工人便属于这类人才。技术型人才是介于工程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之间的人才类型,这种人才类型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其两端各有交叉的“中间性”,即与工程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有交叉。但另一方面,技术型人才更具有其区别与其它两类人才类型稳定的主体特质,即,将工程人员的设计或规划转化成技术公认可以操作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工艺和设备设计,选择与创新加工方法、手段、工具,从事维护生产正常运转的技术和管理工作。
进入21世纪,随着高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产业技术不断升级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技术型人才面临着技术更新和市场变化等外部因素的挑战,其知识能力结构也在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技术教育要实现高层次的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除了必须达到一般高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具备自主学习、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创业精神、擅于协作等基础能力外,还应当突出以下几方面能力特征:1.具有将技术创造原型进行具体化设计并组织实施于生产实践的能力;2.具有维护、监控实际技术系统,能够发现、分析和解决综合性复杂技术实践问题的能力;3.具有对基层技术员或业务员提供指导和咨询的能力;4.具有在服务领域运用专门知识与技术向特定顾客提供全面或综合性服务并承担相应责任的能力等。
(一)定“性[质]”在技术
技术型人才主要从事技术实践活动。因此,技术教育培养的高层次技术性人才应该在知识的转化(形成关键技术或核心技术)上发挥重要作用,并以此来履行自己在促进社会繁荣方面承担的主要责任。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技术的转化、申请专利并获得专利许可,其在技术转化过程中最明显的和重要的贡献在于培养高水平的技术型人才专家。
(二)定“[面]向”在行业
现代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及改造主要集中在行业企业生产的第一线,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因此,为行业企业培养技术型人才、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从发达国家发展高等技术教育的经验来看,面向行业培养技术型人才、面向行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是其主要的特征。如德国的应用科学大学十分注重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他们都很注意应用技术的研究,其研究课题大部分是来自于工厂企业,并密切结合生产实际。
(三)定“[规]格”在复合
技术型人才是通才基础上的专业复合型人才。这种特性是由技术科学的特性所决定的。首先,技术科学内容单一但相互交叉、综合的余地很大。其次,技术科学的内容十分宽泛。第三,技术科学本身就是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技术和科学相似,自身在发展中,一方面急剧分化,其内容越来越专;另一方面又相互交叉综合,牵涉面越来越广。这种发展大趋势具体体现在技术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技术型人才培养大致也经历了“通才——专才——通才+复合型专业化人才”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四)定“[特]点”在实践
技术型人才主要以掌握理论技术为主,并兼有一定的经验技术。但是,理论技术并不能离开经验技术而单独存在。理论技术一般以经验技术为基础。因此,以掌握理论技术为主的技术型人才,不仅应具备必需的理论基础以及相应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应掌握一定的经验技术,学习现代技术和传统技术的结合。所以,“掌握理论技术为主,结合学习经验技术”是高等技术教育的基本特点。
定“[特]点”在实践不仅体现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上,也反映在教师的来源上。高等技术院校的教师队伍应实行“双结构型”教师队伍,主要指其来源不仅是从学校的助教或讲师中产生,更重要的是应从工厂企业中选拔具有丰富的企业工程技术实践经验而又有一定理论基础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除此之外,技术教育所从事的应用技术研究也主要来源于行业企业中的实际问题,其研究同样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1]UNESCO.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1984.
[2]石伟平,徐国庆.试论我国技术本科的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03(31).
[3]RobortF.Amove,CariosAlbertoTorres,ed.Comparative Education:TheDialecticoftheGlobalandLocal.Lanham:Rowman&LittlefieldPublishers,Inc,1999,pp283-304.
[4]潘懋元,胡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J].复旦教育论坛,2003(3).
[5][美]詹姆士·E·麦克莱伦三世,哈罗德·多恩.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M].王鸣阳译.上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韩云鹏
夏建国(1963-),男,上海电机学院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技术教育学。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专项一般项目“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0JDGC008),项目主持人:夏建国。
G710
A
1001-7518(2011)01-004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