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双歧酸奶的研制

2011-02-20 05:31李宏高魏利军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牛乳稳定剂双歧

李宏高, 魏利军

(1.陕西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2.陕西省轻工业研究设计院, 陕西 西安 710054)

0 前 言

马铃薯,俗称“山药蛋”、“土豆”、“洋芋”.中医认为马铃薯有和胃、调中、健脾、益气之作用,还兼有解毒消炎之功效.近来科学家发现,马铃薯中含有丰富的粘体蛋白质,它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淀,保持动脉血管的弹性,防止动脉粥状硬化的过早发生,还可预防肝肾中结缔组织的萎缩,保持呼吸道、消化道润滑[1].

马铃薯蛋白质是完全蛋白质,赖氨酸的含量较高(93 mg/100 g),色氨酸的含量也不少(32 mg/100 g),这两种氨基酸是一般谷类粮食中所缺乏的,此外还含有大量的淀粉、糖、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B1、B2、维生素C等.美国农业部研究中心的341号研究报告中指出:“作为食物,牛奶和马铃薯两样便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物质[2].

双歧杆菌作为人体肠道内的正常菌,在肠道内形成了一个生物屏障,保持其正常的微生物平衡,能激活吞噬细胞的活性,增强肌体细胞和体液的免疫能力,提高人体的抗感染能力,并可合成多种维生素,产生多种微量元素,同时具有延寿、抗衰老、抗癌作用.乳酸菌对人体具有抑制肠道内各种病原菌和各种腐败菌的增殖,改善肠道内菌丛的作用.

马铃薯种植面积很大,大部分鲜食、作饲料和工业原料,只有少部分用于食品加工,且品种单一.根据营养学原理和双歧杆菌发酵工艺,作者以马铃薯为主要原料,辅以适量牛乳,经双歧杆菌发酵制成了营养价值高、口感好、食用方便、价格低廉、优质的双歧饮料.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原料:新鲜马铃薯、鲜牛乳、蔗糖、乳酸菌、双歧杆菌、四硼酸钠、抗坏血酸、CMC和PGA(藻朊酸丙二酯)等.

(2)设备和仪器: 发酵罐、夹层锅、打浆机、均质机、恒温水浴锅、灭菌锅、恒温培养箱、冰箱、电子天平、干燥箱、显微镜、722型分光光度计等.

1.2 实验方法

1.2.1 工艺流程

牛乳

马铃薯→清洗→去皮→护色→熟化→打浆→调配→预热→均质→杀菌→冷却→接种→发酵→冷却→搅拌→灌装→后熟→产品

1.2.2 操作要点

(1)原料预处理.选择无霉、无虫蛀、无出芽、新鲜的马铃薯为原料,洗净、去皮并熟化.

(2)护色.马铃薯去皮后出现变色主要是由酶促褐变引起,为防止褐变,必须进行护色,用0.5%的四硼酸钠加0.5%抗坏血酸溶液浸泡马铃薯0.5 h,几乎抑制了酶的活性.

(3)打浆.将熟化好的马铃薯加牛乳和60%的水打浆.

(4)调配、预热、均质.将打浆好的物料加入牛乳,将稳定剂用1~3倍的白砂糖混匀[3],加入到预热至65 ℃的打浆好的物料中,在20 MPa的压力下进行均质.

(5)杀菌、冷却.将均质好的物料加热到90~95 ℃,保温10 min,冷却至38~40 ℃.

(6)菌种活化、驯化[5]. 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微生物实验室.鲜牛乳经过杀菌、过滤等处理后,保持温度在40 ℃左右,接种传代使菌种恢复活力.驯化是为了使牛乳中活化的双歧杆菌和乳酸菌能适应混合乳的培养,驯化过程采用在牛乳中逐渐增加马铃薯浆.牛乳和马铃薯浆混合后,于95 ℃杀菌15 min,冷藏备用.

将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按1∶5的比例接到培养液内,置于40 ℃恒温箱中培养,每隔1 h观察一次培养状态,看培养液是否凝固,组织状态有无乳清析出,有无气泡及颜色变化等.如果培养液在3~5 h内凝固均匀,无乳清析出或有微量析出,并且无气泡和异常颜色者,将其接到下一培养液中继续驯化.依次下去,直至乳酸菌和双歧杆菌适合复合的环境,将驯化好的菌种扩大培养作为发酵剂使用.

(7)马铃薯汁的制备.将500 g马铃薯洗净,加水打碎,煮0.5 h,过滤得到500 mL溶液(若不足,加水补足).

(8)接种、发酵.加入7%的工作发酵剂,缓慢搅拌使菌种混合均匀,并迅速在38~40 ℃发酵罐中发酵10 h,酸度至70~75 °T时终止发酵.

(9)冷却、搅拌.将发酵马铃薯酸奶冷却至20 ℃以下,手动搅拌,开始用低速,以后用较快的速度[6].

(10)灌装、后熟.搅拌后的酸奶灌装、封口,在0~5 ℃冷藏22 h,进行质量评定.

表1 不同原料配比对产品风味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马铃薯与牛乳的配比

根据感官评定,对马铃薯、牛乳的配比进行筛选,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马铃薯与牛乳的比例以7∶4 (质量比)最好,这样生产出的产品在风味、状态、色泽及口感上均为最佳状态[7].

表2 乳酸菌和双歧杆菌不同比例的发酵情况

2.2 不同菌种比例对发酵的影响

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在发酵过程中表现出共生作用,乳酸菌可以降低培养基中的氧化还原电位,提供容易吸收的已分解的物质,促进酶系的形成,使双歧杆菌发酵的迟滞状态得到改善,共同发酵弥补了双歧杆菌单一发酵时产品风味上的不足.但乳酸菌比例不能太大,否则,不仅使双歧杆菌数量严重下降,剧烈地酸化,造成酸奶凝块粗糙、不细腻,而且会使产品失去应有的风味.选择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比例以1∶5为宜(表2).

2.3 加蔗糖、牛乳的作用[2,9]

在马铃薯混合液中添加蔗糖,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乳酸菌的产酸水平,从而改善成品风味.在马铃薯中添加少量牛乳可增加乳脂含量,通过接入相应菌量可提高乙醛和双乙酰的含量,从而使产品增香,使发酵乳产生良好的风味.为防止发酵过程中产酸过多,在搅拌型酸乳基料的制备时不加入蔗糖,而在后熟之后加入,本试验加入5%蔗糖,以使产品甜度适中,酸度适口.

表3 马铃薯双歧酸奶饮品因素水平表

2.4 发酵最简工艺条件选择

本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法来确定最佳工艺条件.试验因素分别为发酵温度(A)、发酵时间(B)、接种量(C)、后发酵时间(D),每一因素都有3个水平(表3).由20名有关专业人士组成评审小组,对产品的色泽、组织状态、口感进行综合感官评价,正交试验的K值越大越好[9],结果见表4.

表4 马铃薯双歧酸奶饮品配方L9(34)正交试验结果分析表

由表4可以看出,各因素影响的主次顺序是:接种量C>发酵温度A>后发酵时间D>发酵时间B.发酵最佳工艺条件是:发酵温度为40 ℃, CMC 0.15%,PGA 0.15%,发酵时间10 h,接种量质量分数为7%,后发酵时间22 h,即A3B2C2D3,影响发酵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接种量.

2.5 稳定剂的选择[10]

为防止成品放置一段时间产生分层现象,保持较好的组成状态,在搅拌型产品中需加入稳定剂.单一使用某种稳定剂,稳定效果较差,经单因素试验确定马铃薯双歧酸奶最佳稳定剂组合质量分数为CMC-Na 0.15%,PGA0.15%.同时,采用均质处理使产品中微粒半径为0.5~1.0 μm,以防搅拌型终产品分层.

3 产品质量指标

3.1 感官指标

色泽:乳白色,均匀一致,不得有异常. 滋味和气味:酸甜香适口,口感细腻,具有双歧杆菌饮料特有滋味、气味,无异味. 组织状态:呈均匀细腻的乳浊液,无异物,无分层现象.

3.2 理化指标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蛋白质(%)≥1.0, 酸度(°T)60~80, 重金属含量符合GB/T5009-2003要求. 食品添加剂按GB/2760-86规定添加.

3.3 微生物指标

乳酸菌数(cfu/mL)≥107, 大肠菌群(cfu/100mL)≤3, 致病菌不得检出.

3.4 最佳保存期

马铃薯双歧酸奶在保存到7 d以后活菌数基本所剩无几,其保健作用大大降低,成品在常温下保存5 d最具保健性.

4 结 论

以马铃薯和鲜乳为主要原料,其原料资源丰富、价格低廉,配以蔗糖和稳定剂,使用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混合菌种发酵.通过本试验得出最佳工艺的配方为:马铃薯∶牛乳为7∶4(质量比),加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和复合稳定剂(CMC 0.15%,PGA 0.15%),所用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比例为1∶5,混合菌种发酵,接种量为7%,在40 ℃下发酵10 h,后发酵时间为22 h,制成的马铃薯双歧酸奶不仅营养全面,而且风味独特,是一种良好的营养保健饮品.

参考文献

[1] 田三德.复合马铃薯食品的配方与加工工艺研究[J].食品科技,2005,(5):22-24.

[2] 温辉梁.保健食品加工技术与配方[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79-280.

[3] 康生文.枸杞发酵酸奶的研制[J].饮料工业,2006,(2):27-29.

[4] 张 钟,李萧湘.黑糯玉米仙人掌酸奶的研制[J].饮料工业,2006,(4):26.

[5] 柏建玲.乳酸菌增菌培养基的营养因子优化[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7,(2):79-81.

[6] 高愿军.软饮料工艺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222-227.

[7] 张 玲.绿豆酸乳的研制[J].饮料工业,2006,(7):27-28.

[8] 段善海.多株乳酸菌协同发酵制备甜玉米酸奶及稳定性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5,(11):278-282.

[9] 张春芝,陈 博.草莓汁发酵乳饮料的研制[J].饮料工业,2006,(9):22.

[10] 卢学根.果蔬混合汁发酵酸乳的工艺研制[J].食品科技,2005,(1):68-70.

猜你喜欢
牛乳稳定剂双歧
非硫系SBS改性沥青稳定剂的应用评价
牛乳中脂肪掺假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消毒鲜牛乳还要煮吗
长碳链植物油基热稳定剂的合成及其在PVC中的应用研究
姜黄素作为PVC热稳定剂的应用研究
季戊四醇锌热稳定剂的制备与应用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0例
母乳婴儿源产细菌素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
用毛细管电泳检测牦牛、犏牛和藏黄牛乳中β-乳球蛋白的三种遗传变异体
抗性淀粉在双歧杆菌作用下的体外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