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施访问工程师制度实践及其研究

2011-02-20 22:19龚安华孙岳玲
职业教育研究 2011年12期
关键词:双师工程师院校

龚安华 孙岳玲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扬州 225127)

高职院校实施访问工程师制度实践及其研究

龚安华 孙岳玲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扬州 225127)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被纳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做访问工程师的实践经历和相关调查,分析了高职院校实施访问工程师制度的现状和制度缺陷,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高职院校;访问工程师制度;“双师型”教师;制度缺陷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提出:“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提出“强化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开展职业院校教师‘双师'素质培训,到2015年,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分别达78%、68%以上;到2020年,分别达85%、75%以上”。可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已被纳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规划层面。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从现实看有三种:一是对现有教师进行职业培训;二是从生产、科研一线引进高素质人才;三是制定有利于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发展的措施。目前,高职院校的大多数教师直接来自于普通高校。因而,应对现有教师进行职业培训。早在2008年,江苏省教育厅就开始实施“高职高专院校访问工程师项目”,在其影响下江苏省各高职院校纷纷出台访问工程师项目实施办法,鼓励教师到企业或科研院所进行工程实践锻炼。2008年,笔者有幸成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第一批访问工程师选派对象,进入企业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工程实践。现结合自身的工程实践经历探讨访问工程师制度的实施现状、制度缺陷,并提出几点建议。

高职院校实施访问工程师制度的现状

从实施层面看,访问工程师制度涉及教师、学校及企业三方。三方紧密配合、相互协作是该制度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但现实是三方之间存在互相推诿、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企业接收高职访问工程师的积极性不高 企业与学校的工作目标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的是更高的利润,它需要学校培养适应生产需要的人才。然而,在我国现行人才培养体系下,企业对人才的培养却没有直接的责任和义务。许多企业不能以战略眼光来认识发展教育的重要意义,一提到教育便认为是学校的事情。企业除了在人力资源需求方面有求于职业院校外,其他方面对职业院校基本没有依赖,因而往往把支持教育、校企合作当作负担,不愿将时间和财力花在教育上。而教师到企业进行工程实践,既会影响企业的正常工作,短时间内又难以为企业带来直接效益,所以普遍不受企业欢迎。教师即便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落实自己作为访问工程师的实践单位,但一般访问时间和规模都受到很大限制。

教师积极性虽高,但访问效果不够理想 新的高职职称评定政策已将教师具有实践经验作为必要条件,因而教师下企业进行访问工程师实践的积极性普遍比较高。但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有些企业不愿自己的商业机密、核心技术等让外人了解。因此,访问工程师在岗实践大多只能通过旁观或与相关人员交流的形式学习,其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同时,由于访问时间较短,访问工程师到岗后很难接手具体工作。目前,高职院校师资普遍紧张,一般只能利用寒暑假安排教师进行3~6个月的短期工程实践。而多数教师又不能跟着固定的实践指导人员一起倒班,所以实际的访问时间更短。此外,遇到企业大修、上级检查、评比等特殊情况,考虑到现场的安全和秩序,企业往往要求访问工程师回避。因此,访问工程师实际到企业实践的时间得不到保证,这必然影响实践效果。如果要求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实践,教师就要校企两头跑,太辛苦,效果也不会好。

高职院校制定了相关政策,但却缺乏可操作性 首先,高职院校的专项访问经费一般较少。教师到企业参与工程实践,必定会产生一定费用,如交通费、指导人员费用,甚至住宿费,每人每月数百元至上千元的实习访问费使得大多数高职院校难以承受,而通过私人关系联系的实践单位虽收费较低或不收费用,但个人的“人情债”却难以处理。其次,缺乏必要的考核手段。当前高职院校对完成访问工程师项目的教师的考核方式仅局限于看日记、看汇报材料等,难以真正考查教师的实际访问效果。而实际上访问工程师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究竟能取得多大的实际效果也很难考核。要求教师用几个月的学习实践真正解决一个工程实际问题、取得一个技能等级证书或工程系列职称,不容易也不现实。由于时间较短,访问往往流于形式。

高职院校实施访问工程师制度的制度缺陷

江苏省在《省教育厅关于实施高职高专院校访问工程师项目的通知》中对访问工程师项目的实施进行了总体的指引,同时各个高职院校也依此制定了相应的实施办法。但从制度设计上看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缺陷。

对选派对象的限制 访问工程师制度对选派对象从政治思想素质、事业心、职业道德、理论与专业知识、教科研能力、年龄、学历、职称等各方面都进行了限定。其中,将“中级及以上职称”作为必要条件之一有失偏颇。目前,高职院校的年轻教师比较多,大部分年轻教师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但暂时未评上中级职称,他们往往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企业也比较愿意接收这一类教师,通过制度将他们限制在访问工程师选派对象之外,应该说是一种遗憾。

对接收单位的限制 “接收访问工程师的单位一般应是本行业龙头企业或较有影响的企业,在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仪器设备等方面优势明显”,这一规定有利于为教师提供较好的学习和工作条件,但这一类企业接收教师进行工程实践的积极性并不高。而一些中小型企业缺乏技术,更愿意访问工程师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考核制度的缺失 无论是江苏省还是各高校对访问工程师的考核都没有具体的规定,这直接导致了访问工程师的实践过程缺乏必要的监督。有些教师甚至写写日记,提交一份报告,找单位盖一下章就通过了考核。学校缺乏必要的监督和考核手段,往往使访问工程师制度流于形式。

对高职院校实施访问工程师制度的几点建议

访问工程师项目的选派对象和条件 现有的选派对象和条件一般为:(1)政治思想素质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2)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扎实,教学、科研能力较强;(3)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和中级及以上职称。可以考虑将其中第3条改为 “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具有本科和中级及以上职称,研究生以上学历可放宽至初级职称。”

选派访问工程师的工作程序 须用制度的形式将访问工程师项目的工作程序固定下来。首先,实施访问工程师制度要明确学校、企业、教师之间的职责、义务、利益及目标等。高职院校要深入企业进行沟通、交流,以期获得企业的支持,通过积极的调研、探讨,最终双方达成共识。其次,教师要根据学校每年安排的访问计划积极申报,并制定自己的访问计划,填写《访问工程师申报表》、《访问工程师安排表》。再次,学校根据教师个人的专业和研究方向,为教师落实访问单位,提出具体要求,并与企业签订协议。企业则要根据学校教师的专业情况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访问工程师的指导教师,制定指导计划。

对访问工程师的日常管理与考核 应从三个环节把握,首先,教师到岗后,学校要建立定期与企业联系的日常管理制度,了解教师的在岗情况,及时解决教师访问期间的实际问题。访问结束后,访问教师必须填写《访问工程师培训考核表》,总结提交访问日记、访问成果及报告。其次,企业指导人员对教师的表现、从事的主要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和收获等情况须做出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填写《访问工程师考核表》,签署单位意见后在继续教育证书上签署指导人员姓名和加盖单位公章。再次,学校相关部门结合单位意见对教师进行认真的答辩考核,并且须通过制度规定教师在访问期间的工资、津贴等不受影响,访问结束后学校须根据实际访问时间报销相关费用。对不认真履行访问计划,或完成时间不足的教师应取消其访问工程师资格,如果情节恶劣要进行相应处理。对通过访问取得了工程或相关系列职称证书、岗位资格证书及解决了工程实际问题得到认可的教师应给予一次性奖励。

[1]祝士明,张元.双师度——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J].职教论坛,2007,(11):18-20.

[2]俞多多,夏冰冰.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培养方法及途径探讨——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6):28-30.

[3]朱方鸣.高职院校实施“访问工程师”制度的意义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7,(14):60-61.

[4]王小刚.访问工程师:高职院校“双师”建设必然途径[J].职业教育研究,2010,(7):66-68.

[5]孟祥林.高职“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选择[J].教育与职业,2006,(2):53-54.

[6]王小刚.访问工程师:高职院校“双师”建设新探[J].职教论坛,2010,(6):30-33.

[7]黄国清,付小春,等.高职教师双师素质培养主要问题的归因分析[J].成人教育,2008,(5):26-27.

G715

A

1672-5727(2011)12-0059-02

龚安华(1980—),男,湖北武汉人,硕士,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及环境工程。

猜你喜欢
双师工程师院校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青年工程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