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
关于“教书匠”的思考
张健
人们通常称各类有手艺的工人为“匠人”,含有对他们的技艺、特长的肯定和赞赏的意味;而“匠心”——巧妙的心思,更是一种智慧的境界,为人们所孜孜以求。但教书若成了“匠”则委实不妙。“教书匠”,虽然其内涵尚无确切界定,但却谁都不愿领受这一雅号,何也?笔者认为,“匠”者,僵也。它代表着一种僵化的教学习气,是不良教学行为的反映。教学思想的陈旧,教学方法的单一,教学模式的因袭,教学水平的停滞,都是“匠”的表现。造成“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对“教参”的依赖是滋生“匠”的源泉。一些教师不积极主动钻研教材,长期靠“教参”过日子。备课照抄“教参”,授课宣讲“教参”,训练依赖“教参”,教参成了他们须臾难离的“拐杖”;而他们也成了教参搬家的“二道贩子”和被教参牵着鼻子走的“奴隶”。到头来,离开了“教参”好像感觉已经不会教书,就像太空失重,不能自主行走一样。悲哉!匠哉!
其次,惰性的养成是保持“匠”的土壤。教书教到一定程度,教材熟,教法亦熟,人的惰性也就一步一步养成了。反正是重复性比较强的工作,何必花那么大的气力去折腾呢?于是不思进取,在驾轻就熟的经验层面上习惯运作,满足于吃“老本”,炒“冷饭”。五年一贯、十年一贯地重复着机械陈旧的讲述。长此以往,只能越教越“匠”。
再次,职业怠倦是甘心为“匠”的病毒。职业怠倦是教师对教学工作消极疲惫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征。教师如若染上这一“病毒”,就会对工作失去热情,无心投入,认为工作毫无意义,只是枯燥乏味机械重复的烦人琐事。在行动上,就会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应付差事。这样一旦失去动力机制和进取意识,必然自甘沦落,发展停滞,久而久之,岂不“匠”乎?
治理“匠”的习气,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自主备课。能否独立地处理教材,是衡量一位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教参只是教学参考,不是教学讲稿,应当取法其上,参互为用。因为教参只是别人对教材所作的“粗加工”,尚缺乏可操作性,要想把它传输到学生的“心理场”中,还必须做进一步的“精加工”。如果教师只是冷漠地照搬教参,而不能将自己的生命、智慧、激情、体悟灌注到教学过程中,这样的教学势必是苍白枯燥的。不要说去打动别人,就连自己也感到枯燥乏味,烦腻透顶。所以教师必须丢掉“拐杖”,自主备课。通过备课,把自己的理解感受调动出来,把自己的经验特长发挥出来,把自己的情感体悟释放出来,把自己的理论智慧彰显出来。这样的课,教师虽然备得“费劲”,学生却听得“起劲”,学得“省劲”。课堂教学必定会别开生面,其趣融融,其乐滔滔。而教师也必然会通过这种备课的磨砺,渐次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完善自己的教学个性和创造品格,又岂能“匠”乎?
其次,加强钻研。加强教学钻研,将有助于打破教师对经验的迷恋和惰性操作,摆脱“匠气”的局面,改变趋同守一的“匠”意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诚然是最重要的。它能使教师的教学达于游刃有余的纯熟之境,但若缺少了系统的理论知识武装,缺少了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和扎实功底,教师的教学活动就难免要陷入盲目和停滞。教师本身点滴的感性经验也因上升不到理性的高度,很难达到对教学本质和规律的把握。教学实践就只能在低水平上低效重复和循环。所以教师不能囿于狭隘的经验范围,而要通过教研寻求突破和超越。所谓教研,是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意识的自觉的追求与探索。它至少在三个方面对教师的进步与提高有促进作用:一是可以督促并逼使教师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增强理论思维能力;二是可以锻炼并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教学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三是有利于养成教师积极探索的主动精神、深思慎取的思维品格和励志开拓的进取意识,养成教学自信。
再次,敬业乐教。敬业乐教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是人类知识和文明的缔造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决不应当以一种消极萎靡的精神状态对待自己的工作。因为教师对待事业的消极态度,不仅有悖于“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行为准则,而且还会在学生的心灵中投下阴影,对他们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所以要引导教师排除外界和自身的心理干扰,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认定。树立“敬业乐教,甘于奉献”的坚定的职业操守,真正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把它看作发挥个人才能,参与历史创造,实现自我价值,建塑完美人生的形式去对待;这样才会振奋精神,倾心投入,也才能从学生那里获得巨大的知识产出,赢来丰厚的精神利润,而教师也必然从自己卓有成效的创造性劳动中获得巨大的职业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