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军强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4)
对铁路行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思考
马军强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4)
结合我国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教育培养的现状,提出铁路行业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采取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改进培训手段、完善培训资源和构建职业成长激励机制的措施,为铁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铁路行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铁路高素质技能人才缺乏的重要原因是,从事设备操作、维护、管理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岗位知识和技能素质提升缓慢,他们主动学习知识技能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
(一)从人才发展战略高度,健全人才管理组织机构
铁道部成立人才发展管理机构,领导各铁路局、站段结合本单位生产发展需要,制定周密的人才发展规划,以及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及实施方案,将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情况作为领导干部任期考核内容。以制度保障人才发展规律性、合理性和可持续性,保障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二)建立高素质技能人才梯队架构
选拔和培养一大批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和行业各个领域带头人,组建不同职业岗位,不同类型人才团队,规划团队目标,营造团队文化,建立起老带新、高带低等多种形式的传帮带对子,充分发挥高层次技能人才在人才在团队建设中的作用,保障每位职工的技术进步。
(三)努力营造人人钻研技术的学习氛围
要高度重视高技能的规划、培育、考核、待遇的整体设计。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职工技能的比、学、赶、超活动,例如,职业技能比武、岗位知识竞赛及科技创新比赛等,为各种类型的人才提供展示方才的机会,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我国铁路行业员工培训主要包括职务培训、复员专业军人学历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以及上岗前的培训,各种培训彼此之间缺乏有机的衔接和层次上递进,没有形成多元参与的高技能人才的培训体系,影响了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成长。
(一)立足生产一线,建立培训网络
发挥行业生产设备、技术和人力资源优势,实现生产岗位和学习培训岗位统一。结合生产实际,组建车间、站段和铁路局三级培训网络,车间和站段通过结师徒对子、技术指导员包车间和包班组等包保责任制,解决技术难题、提高技能水平;铁路局通过设立流动培训站,进行新技术推广、新规章达标培训,并定期深入站段车间,开展短期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及岗位练兵等活动。这种产学结合的方式有效提高了职工队伍整体技能水平。如西安铁路局通过在全局选1 000名高级技师“一对一”带徒的方式,实现员工内部的互相帮带,通过外聘专家办培训班和技术指导的形式提升员工知识技能,取得良好效果。
(二)整合教育资源,建立相互衔接协调的教育培训体系
目前,铁路行业企业内部职工教育基地难以满各种类型和各种层次的培训需要,另一方面,原铁路行业所属部分高校、高职学院等教育机构具有非常优越的培训设施和教师资源,但由于主辅分离等原因,这部分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鉴于此,迫切需要铁路部门统筹规划铁路职工教育培训资源。一是通过铁路行业企业和部分中职和高职院校合作建设各级职工教育培训基地,开展岗培训、基地培训、订单培养相结合等培训形式,提升职工技能水平。例如,西安铁路局通过共建、共用、共管的方式和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设的运输综合培训基地,设立了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实现集专业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科技研发“四功能为一体”。不仅可以满足培训与鉴定需要,还可以满足路局各种非正常情况下的运行指挥与组织方面演练。二是铁路行业和部分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英才培养基地、科研和技术攻关基地。重点培养扶持一批青年拔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核心技术研发人才等,保障高端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的合理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破解企业技术难题,研究企业职业领域职业标准,实现科技创新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为科技兴路做出贡献。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铁路行业职工教育培训的硬件系统覆盖面小、软件系统资源薄弱,极大限制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规章等集中推广应用,在加快硬件设施升级改造的同时,迫切需要加大学习资源的开发,改革职工培训的手段。
(一)以项目推动方式加大资源开发力度
行业企业设立资源建设项目专项资金,通过设立各级各类资源建设项目,组建建设团队,利用学校、科研院所、企业高技术人员等力资源优势,促进各类纸质学习培训材料、教学光盘、课件、网络学习课程、建设网络化模拟培训系统,丰富网络模拟考试和技能鉴定系统等。例如,西安铁路局针对郑西高铁技术和标准教学培训资源短缺现状,以项目推动方式,整合施工单位、客专公司、工程建设单位技术人员,编写了十八种高铁教学资料,为系统培训提供资源。
(二)通过合作共建方式,开发教育培训资源
由行业高素质技能人员与合作共建单位组成建设团队,共同建设学校内部与企业的教学培训资源,形成互利共享机制。例如,西安铁路局和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教学培训资源库建设项目,学院投入资金500万元,围绕铁路运营与管理各职业工种,建设“5个平台”(网络教学互动平台、项目化教学平台、精品课程建设平台、行业企业在线培训平台、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满足职工继续教育和培训资源需求,实现行业企业在线培训的新模式,实现校企资源融合互补的新机制。
(三)发挥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队伍优势,建设教学培训资源
考评员不仅是职业技能的鉴定者,更是职业技能的教育者、培训者、开发者,研究者,考评员应当注意不断学习和掌握职业技能的新知识、新规范、新要求、新趋势,应当积极参与本企业的各种技术培训,指导青年技工进行技术学习和训练等。高级考评员还要积极承担职业技能标准的开发、题库的建设与维护及培训教材的编写,参加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等。
铁路行业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选拔和激励机制过于单一、薪酬制度倾斜不够,造成企业的操作技能人员学习技术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
(一)建立激励机制
完善“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的激励机制,逐步搭建起一个以职业资格鉴定为载体,以技能竞赛、技术比武以及技术带头人推荐等多种形式相互沟通、立体型的高技能人才选拔体系,并以此建立了相应的工资津贴奖励、荣誉激励制度,形成“培训、鉴定与使用相结合,与待遇相联系”的激励机制。同时,使高技能人才与其相应专业技术人员在工资福利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二)设立专项基金,鼓励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
通过定期开展的“铁路站段技术能手”、“铁路站段突出贡献高级技师、技师”评比与奖励活动,选派优秀高技能人才参加国际、国家或省级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对优秀技能人才,在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的同时,给予高一级的职业资格待遇激励。对在解决铁路重大技术难题、攻克技术难关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给予基金支持,并可不受工龄、学历、资历限制,提前参加技师、高级技师的培训和考评,为其成长、成才创造条件,以激励铁路行业职工积极学习,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马军强,男,评估与建设办公室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G712
A
1674-7747(2011)04-0055-02
[责任编辑 李 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