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视角转换的经典范例

2011-02-20 05:17
中学语文 2011年4期
关键词:落木萧萧枣树

何 伟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登高》是杜甫“拔山扛鼎”式的悲歌,一直为后人推崇,甚至被称为“古今七律之冠”(胡应麟《诗薮》),它也一直是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经典诗歌。

全诗写登高所见,雄浑苍茫;阔大雄健的气象之中,渗透着一股抑郁之气,抒写了诗人内心郁结不舒的爱国情感、羁旅愁思。

本文主要从视角转换角度谈一谈这首诗歌前四句的精妙之处。

前四句诗,运用了典型的视觉转换手法,诗人于一仰一俯、一近一远中,勾勒出一幅萧瑟秋江图。

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十四字中,高、哀、清、白、急、回,“天高”、“沙白”、“猿啸”、“飞鸟”,不但形象鲜明,使人如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也雄浑高远,饱含着诗人无穷的情思。

颔联两句写远眺之景(由近及远、由远及近),上句写山景,下句写江景。山上江中,往复交织,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写意,其传神会意,让读者想象补充,构成一幅非常生动的三峡秋景图。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由近及远);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由远及近)。通过远近结合,写出了秋天肃穆萧杀、空旷辽阔的景色,“无边”,放大了落叶的阵势,“萧萧下”,加快了飘落的速度。写景同时,诗人深沉地抒发了自我情怀,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不仅有岁暮感伤,也有生命消逝与有限,宇宙无穷与永恒之感慨。

总之,通过视觉转换,写出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这八种景物的形、声、色、态。每景虽一字描写,却生动形象,精炼传神。在视觉转换中,其高低变化,写出了空旷辽阔的长江秋景;其远近变化,透过落木、江水,透视着生命的有限、宇宙的永恒;其视听变化,写出了秋天的肃穆萧杀之景;其色彩转换,传达出秋的神韵。

“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诗人有力地烘托了苍凉的心情,诗中所写景物,既具备客观事物的季节特征,同时也饱含着诗人特殊的感情色彩。那滚滚的长江、萧萧的落叶、盘旋的飞鸟、冷清的小渚,无一不起着渲染气氛、烘托诗人情绪的作用。这种心理活动与感情变化,又加深了景物的感情色彩,使得作者的主观感觉和景物的客观特征得到和谐统一。

《登高》对视角转换的经典运用,对后代影响深远。近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上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物霜天竞自由。

“独立寒秋”,作者把自己置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中,将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里。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那一重重山,一层层树,晕染得一片嫣红,似二月艳丽的春花,如六月瑰奇的彩霞。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秋水澄澈,如碧绿的翡翠,如透明的水晶。江面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渡,静中有动,生机勃勃。仰视“鹰击长空”,万里无云的秋空,雄鹰振羽,自由飞翔。俯瞰“鱼翔浅底”,因透明而清浅见底的江里,鱼群摆动鳍尾,任意遨游。作者短短四句诗,运用视觉转换,描绘出一幅立体的寥廓万里、绚丽多彩的江南秋景,宛如浓墨重彩的彩墨山水图。不愧为“咫尺应须论万里”(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的大手笔。

再如鲁迅散文《秋夜》首段:“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四个句子倘若在学生作文里,都可能被老师批改为“文句欠简练”,甚或修剪成“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枣树”,或“后园墙外有两株枣树”。但是,细细沉思,我们果真改动了这个句子,我们会觉得丢失了什么一般。

答案简单得令人失望:一旦修剪下来,读者将无法体会那种站在后园里缓慢转移目光、逐一审视两株枣树的况味。修剪之后的(无论是两个或者一个)句子也将使《秋夜》的首段变成描写“枣树”的准备;然而鲁迅根本没准备描写枣树呢——或者应该这么说:枣树只是鲁迅为了铺陈秋夜天空所伏下的引子,前面那四个“奇怪而冗赘”的句子竟是写来为读者安顿一种缓慢的观察情境,以便进入接下来的五个句子:“这(按:指枣树)上面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他彷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

《秋夜》篇首这“一株还有一株”的枣树……描述的目的便不只在告诉读者“看什么”而是“怎么看”,鲁迅“奇怪而冗赘”的句子不是让读者看到两株枣树,而是暗示读者以适当的速度在后园中向墙外转移目光,经过一株枣树、再经过一株枣树,然后延展向一片“奇怪而高”的夜空。(参见张大春《站在语言的遗体上——一则小说的修辞学》)

其实,笔者以为,鲁迅先生如此写法,还是借鉴了古人关于“视觉转换”的手法,通过视觉的转移,从“一株枣树、再经过一株枣树,然后延展向一片‘奇怪而高’的夜空”恰到好处地描写了当时(《秋夜》发表于1924年)作者内心的孤独、寂寞、彷徨、无奈。正如《题〈彷徨〉》诗曰:“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猜你喜欢
落木萧萧枣树
枣树嫁接 掌握技术
The Swimming Pig
异域中秋前数日漫思(新韵)
游燕园(新韵)
废园
枣树绿盲蝽象的发生与防治
倪瓒山水画的图式美
死亡.穷途
门前的枣树
红枣树氮、磷、钾吸收与累积年周期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