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

2011-02-20 03:50于松
职教通讯 2011年24期
关键词:创业项目高职生院校

于松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电气工程系,江苏常州213164)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

于松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电气工程系,江苏常州213164)

在目前教育体制和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高职生创业对于自身发展和促进就业的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当前高职生创业现状和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此类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提升高职生创业的普及率和成功率。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思考

一、高职生创业的背景及其意义

2009年国家首次提出“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概念,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场地安排、创业环境和条件等来支持鼓励高职生自主创业。随后,各地政府和各高等院校迅速响应这一号召。近年来,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高职生创业的比例较之往年有了明显提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迈入大众化,就业难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此背景下,高职生自主创业逐渐被社会所认可并寄予了厚望,创业实际上也成为就业的另一种类型。首先,一个有创业能力的高职生不仅不会给社会带来就业压力,相反,他的创业活动还能够增加就业岗位,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其次,创业和创业实践活动能够充分调动高职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引领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学会自我调节与控制,从而可以迅速提高综合素质。最后,创业有利于培养高职生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动力。美国是世界上最富有、最强大的国家,其高职生创业比例一直在20%以上。

一、高职生创业的现状分析

(一)高职生创业比率低

日前,第九、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任玉岭对中新网财经频道表示,中国高职生创业比例只有2%,相对于国外的10%-20%差距较大。而另一份以北京12所高校为样本的高职生创业调查显示:受过创业教育的学生有17.2%,有创业打算的学生占总人数的7%,而真正创业的学生只有1.1%。由此可见,高校的创业教育工作亟待加强。成都市一份调查显示:高职生一点不了解创业知识的约为70%,由此得知,绝大部分学生对创业知识一点不了解。有调查显示,目前中国高职生每年选择创业的比例为5%,成功率在2%-3%,浙江高职生创业成功率比较高,在4%左右,但离发达国家20%的成功率差距还很大。以笔者从事创业教育的经验来看,高校领导、就业主管部门以及普通教师对高职生创业的思想观念存在误区,高校创业师资队伍严重匮乏,创业实践环节形式化是高职生创业比例低的重要原因。

(二)创业知识匮乏、创业创新度不高

目前,虽然高职院校基本上都开设了“SYB”课程、各类创业教育讲座,但效果并不理想,因为这类课程的普及率低、课时数少,不能够全面地为学生解读国家关于高职生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不能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相关的创业理论知识,更多的只是教导学生如何在理论上创业。因此,学生很难对创业产生浓厚的兴趣,部分有创业意向的同学也不知道如何展开自己的创业生涯,即使决心创业的同学,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很多都是摆地摊式的,简单地把创业理解成为卖东西,而没有利用自身的优势创新地去创业,创业项目没有竞争力也就不奇怪了。

(三)缺乏资金支持

高职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资金问题,来自麦克斯的调查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资金主要依靠父母、亲友和个人储蓄的占80%以上,可见,2009年以来政府对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资助政策效果并不明显。任玉岭表示,相对于中国20来年来积累的大量创业投资资金而言,真正用来解决高职生创业问题的却不足5%,而要承担一些风险、支持高职生创业的创业资金公司大多数还是在找效益高、能赚钱、风险小的创业项目,没有真正为创业去服务。据悉,不少高等院校都设有专项的创业资金,但真正用于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则少之又少。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了优惠政策,向高职生进行贷款,但贷款手续繁琐、贷款程序死板,缺少人性化。

(四)高职生创业社会环境不够完善

二十一世纪初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在完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同时,还需要解决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国家在对社会利益格局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因此,高职生创业处在一个高难度、高风险的区段,高职生在创业过程中不仅要应付资金、技术、经验等方面的问题,还要经受社会上形形色色不良行为的考验。高职生社会经验相对匮乏,不少满怀创业理想和抱负的高职生,受不良行为影响后,创业激情受挫,很难能够东山再起,他们的创业之路也会就此终止。

二、关于高职生创业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开展力度

高职生创业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育,综合性很强,它承担着培养高职生的创业精神、提升高职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的作用,是促进高职生产生创业意愿的重要途径。鉴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高职院校应从以下几点加强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开展力度:(1)学校内部统一认识、高度重视、抓住时机、大力推进创业教育,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创业教育活动和创业实践活动;(2)加强创业教育文化建设,在校园内营造一个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例如,在学建立创业文化墙以广泛宣传创新精神,改变那种认为稳定的工作比充满风险的创业更可取的传统价值观念。要树立创业典型,弘扬创造和创业精神,形成突出和强化创业意识的人文环境,形成提倡高职生创业的舆论氛围,形成提倡高职生创业的价值观念,形成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和强化高职生的创业意识;(3)创建一支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关乎到高职生创业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各高职院校应该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提高创业教育的师资水平,以提高创业只是在学生中的普及率。

(二)净化高职生创业环境

南京“彭宇案”的发生并不是个案,在当今社会,道德伦理直线滑坡,根据对常州大学城高职教育园区五所高职院校统计显示,每年学生受不良行为影响事件多达30余起,其中,高职生创业被骗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抛却社会因素除外,目前的高职生长期生活在校园里,社会经验比较欠缺,外表成熟,但内心还十分单纯,在人际沟通、交流方面表现出较大的障碍。针对这一社会现象,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高职生本人要加强社会历练,尽可能参加社会实践,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提高甄别人、事的能力;(2)从大的方面来讲,要净化社会风气,提高社会道德水准。当前,我国的道德水准已经下降到了一个十分严重的地步,高职生同样不能避免这方面的影响。近期频发的事件告诉我们,体制的改革、制度的健全是提高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3)加强社会的监督和管制。当道德的约束力已不足制止不良行为现象的发生时,强有力的监督和管制就显得势在必行,有关部门要强化敏感度,严格执法,严厉打击伤害高职生创业的行为,切实维护高职生创业。

(三)增强高职生创业服务功能

尽管政府积极响应高职生创业,高职校也一直支持高职生创业,但高职生创业仍处在一个起步阶段,创业教育运行机制、管理体制和创业平台的构建还存在较多的不足。高职生的创业涉及到政府、学校、企业、家庭和学生个人,这五个方面要齐头并进,形成立体化推进的局面,任何一个方面的不成熟都会制约着高职生的创业。高职生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功能优势、高职的教育职能优势、企业的市场前沿优势、社会的保障优势、家庭的资金支持优势、个人的职业素养优势。只有不同方面协助联动,帮助高职生培养创业意识、才能为高职生创业提供可靠的保障和服务。职业教育界前辈黄炎培说:“只从职业学校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教育界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农、工、商界做功夫,不能发到职业教育”;“要办好职业学校,必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进行沟通联络。”高职生创业属于职业教育的一部分,搞好创业也必须要实现多方联动。

(四)指导高职生理性选择创业项目

由于高职生社会经验不足,受到挫折后又极易受到难以承受的打击,所以指导学生理性的选择创业项目,尤为重要。在高职生创业项目上应该做到以下四点:(1)选择成本低的项目。根据对常州科教城高职教育园区五所高职院校的统计,有2/3以上的学生来自苏比地区,其中绝大多说来自农村,总体而言,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所以,选择成本比较低的项目就比较适合高职生。此外,即使创业失败,学生还可以承受,而不至于一蹶不振。(2)技术含量不高的项目。在校三年,高职生所学到的知识是十分有限的,而且书本知识和社会实际差距甚远,所以高职生选择的创业项目技术含量不能太高,不然就会出现眼高手低、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情况。(3)周期比较短的项目。由于资金、技术和高职生自身实际情况的制约,选择的项目应该是周期短、见效快、灵活性比较强的项目。如果周期比较长,高职生往往会因为看不清发展而丧失信心,迷惑彷徨,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相反,对于周期比较短的项目,高职生极易理清经营思路,掌握发展方向,即便是创业受挫,也可以迅速的调整创业方向和项目。

总之,高职生创业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是高等教育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所在,相关的方方面面要齐心协力,共同推进这一工作的开展。

于松,男,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学生教育管理。

G710

A

1674-7747(2011)24-0050-03

[责任编辑 秦涛]

猜你喜欢
创业项目高职生院校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山西18个农村创业项目获资金补助
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长春第十一届[秋季]连锁加盟创业项目展览会
浙江省高校大学生创业项目现状调查及探索
如何引导高职生理解《三国演义》中的英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