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2011-02-20 03:15:13内蒙古
作文教学研究 2011年5期
关键词:读后感橘子课外阅读

内蒙古 赵 翠

读写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内蒙古 赵 翠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重要的两个部分。我曾把阅读课和写作课独立分开,结果造成孤军作战,学生厌烦写作课的后果。后来得益于我们中心校把“小学语文实效性读写结合教学研究策略”作为研究课题,经过几年的潜心钻研,认真研读,吸纳了一些好的做法,积累了一些经验,总结出一些写作技巧:只有凭借文本教材,正确引导学生在读中学写,读中悟写,读中练写,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一、多读书

好的读书习惯要从小培养,让书籍走进孩子的心灵。我们学校的口号是“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做个快乐的读书人!”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加大了管理力度,并制定了读书制度,用来约束学生“走进教室就读书”。

(一)课内阅读

小学课本中选入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优秀的范文。所以,在学习课文时,首先引导学生在初知、感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精彩片断,领悟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强化记忆。然后充分保证学生课内参与阅读活动,经历读书过程,为课外阅读作铺垫。

(二)课外阅读

“课标”规定小学生毕业时课外阅读量达到100万字。这个数量,仅靠课内阅读远远不够,另外农村的孩子贪玩的多,课外书少,家长重视不够,造成许多学生不爱看课外书籍,更别说积累一些好词、好句、好段了。针对这一现象,我利用读书争红花的奖励机制来吸引学生,慢慢地,他们也有了一定的读书兴趣。尤其是在写作时,他们发现平时积累背诵的素材或方法都能借鉴运用的时候,兴趣大大地提高了,知道了读书会带给他们无穷的乐趣。

二、多积累

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求学生每个人都备好一个积累本,如果在看书、背诵经典段落时,发现好的词语、句、段、篇,打开积累本随时记录下来,这样不仅使他们对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认识,丰富了情感,更重要的是积累了作文素材,为写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多练笔

读是写的基础,凭借课文内容,在读中学写,读中练写,训练学生写作,是一条有效途径。任何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练习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很难见效。写作也不例外,它更是一种创新,一种劳动,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规律。

1.读中学写

我们都知道,仿写出真品。以文本教材的重点为支点,把握课文读写结合点,让学生从文质兼美的范文中学习写法。

(1)仿写开头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学完《我爱故乡的杨梅》后,有一位学生在仿写《橘子》时写道:“橘子的形状呈回形,而且两端扁平,遍身生着许多‘疙瘩’。未成熟的橘子穿绿色衣裳,放到嘴里涩涩的;熟透了的橘子穿金黄色的衣裳,放到嘴里酸甜可口,使人越吃越爱吃。”这样的模仿是创造的基础,在模仿中寻找创造的快乐。

(2)仿写结尾

好的结尾则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学了《桂林山水》一课后,我们写了游红山公园。“我们游完了荷花池,抬眼再望望,‘一线天’主峰,奇石倒映在清凌凌的湖水中,显得更美了;蓝天倒映在清凌凌的湖水中,显得更蓝了。这一切让我们仿佛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中,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模仿得出神入化,令人陶醉。

(3)仿写片段

《可爱的草塘》中作者对草塘美的描写,可以仿写家乡的小河,写出小河的美和对小河的热爱。

(4)仿写全文

人教版教材《荷叶圆圆》《我爱故乡的杨梅》等课文学完后都可以让学生进行仿写,可以学课文的结构特点,可以借鉴优美的词、句来仿写。

2.读中悟写

教材中,有的课文部分内容写得简略,其实是叙述描写留有空白,这就需要我们反复揣摩、品味、感悟文章的中心。如《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中,那一个让主席痛不欲生,泪满枕巾的夜晚,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一夜,主席是如何度过的?这些都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给文章补白,学生能更加深入地感受主席那常人的情思及伟人的胸怀。

3.读中练写

(1)改写

小学生对故事情有独钟,从幼儿园开始就在老师讲的故事中成长,所以改编故事也就不成问题。儿时背诵的古诗词让学生把它们改编成一个个小故事,可谓是古诗教学的创新之举。如教学《清平乐·村居》这首词后,我让学生改编小故事。这首词可以说是一幅农村素描,写得清新活泼,寥寥几笔就勾画出清溪茅舍一家老小的生动情景,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2)续写

有许多课文的结尾处,虽意犹未尽却戛然而止,留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大胆地续编结尾,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如:一年级下《两只小狮子》一课这完后,让学生想象一下:文中的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后,会怎么做呢?让学生意识到从小就要学会生活的本领,将来才能丰衣足食。

(3)补写

学生的想象充满了创造色彩,充满了灵性。所以在课堂上,我们从课文挖掘想象素材,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孩子自由想象。如在《两只鸟蛋》中有这么一句“鸟妈妈一定焦急不安”,要学生真正理解焦急不安是很难的。于是让孩子想象鸟妈妈回家发现两只鸟蛋不见了,她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请写下来。有的孩子写道:鸟妈妈扇着翅膀到处寻找自己的宝宝,它边飞边喊自己宝宝的名字,尽管翅膀酸得都拍不动了也不放弃。还有孩子这样写:鸟妈妈一边飞一边伤心地喊:孩子!孩子!我的孩子!你在哪里?嗓音是那么的嘶哑、那么微弱,但她仍在喊着……这样不仅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

(4)写读后感

有些文章叙事感人,富有深刻的道理,对学生的人生有着重要的启迪和引领的作用。如《鲁宾逊漂流记》《跨越百年的美丽》等课文,告诫学生要敢于独立战胜一切困难,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学习这样的文章,我就引导学生写读后感,在写读后感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读写结合”不仅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培养学生写作习惯的一种手段,经过几年的勤于思考,努力实践,学生在写作中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写作习惯。

内蒙古喀喇沁旗锦山镇龙山中心校)

猜你喜欢
读后感橘子课外阅读
春意盎然——《春》读后感
儿童时代(2022年2期)2022-04-19 11:13:18
橘子沉浮记
幼儿100(2020年32期)2020-12-02 06:15:36
漂浮的橘子
幼儿画刊(2020年5期)2020-07-24 08:41:58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28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小读者(2020年2期)2020-03-12 10:34:12
橘子的自述
“读后感”等十七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快乐语文(2018年36期)2018-03-12 00:55:58
分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