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非
■责编 韩树杰 Tel:010-68345891 E-mail:hrdhsj@126.com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力市场是二元化的,既包括由供求关系调节的外部市场,也包括以管理调节的内部市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迅猛发展以及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劳动关系主要以长期雇佣制方式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利用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同时,有效构建并发挥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积极作用,不仅可以解决人才流失的困境,加强人力资本储备;而且可以提升企业综合能力,促进可持续的发展。
B企业是一家成立于建国初期的大型国有卷烟工业企业,主营卷烟生产加工,目前的生产规模达到每年65万大箱左右。企业现有在岗员工1439人,其中16个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164人、3个生产车间的生产人员722人、生产辅助及后勤等553人。2000年后,随着行业和企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经过持续的技术改造,生产设备自动化水平大幅提升,为解决人员大量冗余的问题,企业实施了员工到龄提前离岗的政策,近十年来累计离岗1180人。在此期间,企业的人员补充主要通过面向社会招聘大学毕业生,累计引进98人。因此,企业在岗总人数也由2001年2524人逐步减少到目前的水平。
虽然在岗人员总量减少了近一半,但面对机械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以及行业机制改革后工厂营销、研发职能的剥离,作为单一的生产型企业,其人员总量仍显富余,企业的实物劳动生产率较行业先进水平仍有差距。更突出的是,由于近年来人员流出远远大于流入,人员出现老化,平均年龄达到40岁。同时缺乏合理的规划和培养,员工队伍质量持续下降,在岗人员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仅为15.6%、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仅为4.3%、高级技能及以上的仅为18.4%。各类型人员队伍,尤其是一些关键岗位,不同程度地出现断层现象。企业管理层普遍感到,人员总量并不缺乏甚至还要进一步精简,但可用的、需要的“人才”却捉襟见肘,企业已经陷入员工“量”和“质”矛盾的困境,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调整,势必会影响企业的发展甚至生存。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思想最早萌芽于20世纪40年代末的美国,相对于直接受供求调节的外部劳动力市场,目前较普遍地认为内部劳动力市场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人力资源管理以管理和惯例为主要调节手段;二是雇佣关系基本为长期;三是工资与员工长期绩效相关联;四是外部人员流入为辅,表现为数量少、入职等级低等。结合我国实际,其主要适合于生产技术复杂程度和规模化程度较高的大中型加工、制造企业。
正是由于以上特征,即管理规则与惯例的刚性,雇佣关系的稳定性,工资决定以及内部设岗或晋升方面的资历原则等,也使得内部劳动力市场有着外部劳动力市场无法比拟的优点。一是降低了交易成本,包括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企业招募、筛选与培训成本,以及个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导致的风险成本;二是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本的投资与开发;三是通过增进企业与员工双方的长期合作预期,实现长期激励相容。这些都有利于队伍的稳定和人才的长期培养。
根据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B企业的属于较典型的内部劳动力市场。但是,企业不能按照发展和变化的需求,系统化、科学化和动态化地开展人员队伍建设,在不断提升人员“适用性”的基础上形成合理梯队,就无法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B企业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有效发挥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积极作用,各种问题长期积累,造成当前人员结构性矛盾的困局。具体归结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1.缺乏明确的人力资源培养规划和目标,人员队伍建设与企业发展实际相脱节。B企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因总量富余忽视了企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未来需求,而各类人员的培养均需要一个不同的周期,因此当结构性矛盾显现时,由于没有做到未雨绸缪,提前进行储备,导致短期内无法应对。
2.相关人力资源政策在新形势下已不完全适用,但未适时加以调整。人力资源政策讲求连续性,以保证相对平稳,但不结合实际情况的变化适时加以调整,也会产生新的问题。B企业突出表现在离岗政策“一刀切”和人员引进渠道过于单一,进出机制不活,制约了人员结构的优化。
3.岗位流动机制不畅,制约了内部人力资源盘活和员工成长。B企业人员总量富余,不应单纯的视为“负担”,而是可以作为一种资源加以挖掘,将合适的人调整到合适的岗位上去,同时强化晋升内部优先制度,在长期雇佣的基础上构建多方位的长效激励机制,方能最大限度地盘活现有人力资源。
4.人员培养和培训方式单一,作用有限。B企业在员工的培养和培训上没有突破,采取常规和传统的方式,必然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也没有将培训与晋升有效挂钩,增加企业和员工成本的同时,无法调动员工学习的热情和工作的积极性。
国内对内部劳动力市场开展研究较晚,且主要是结合企业体制机制改革,多从宏观层面进行论述。因此,具体到单个企业,则需结合实际,立足长远,系统地进行思考和谋划,在实施中大胆创新。以B企业的人员结构性问题为例,我们从整体规划、机制完善、人才培养三个层面提出解决对策。
只有在了解自身存在问题和需求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并实施对策,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此,人力资源规划和定岗定编虽然是最基础的工作,却是摸清家底和建立标准所必需的。
结合企业生产发展规划,制定配套的人力资源规划并不难,而是由于时间长,难在落实。我们将B企业的人员规划细化成每一年的计划后,再根据轻重缓急和重要程度将目标设定为不同等级分解到各部门,并与考核挂钩。这样做既提高了目标的确保率,更重要的是在企业内部建立人员长期培养和成长的共同理念。
对岗位进行梳理和评价,确定岗位职数和编制。在岗位设置方面,采用“宽带职责”的理念,通过拓宽岗位职责、交叉重叠相近岗位职责,不仅整合和精干了岗位设置,也对岗位赋予了更多责任,让员工在工作中能得到更全面的锻炼,拓宽了员工的成长空间。另一方面在编制上突出并向主体岗位、关键技术岗位倾斜,而对于辅助、后勤等技术含量低、替代性强的岗位,削减或不再确定编制,以社会化为方向逐步实施外包转化。通过这些举措,B企业的人员总量得到合理控制,队伍建设也抓住了重点。
上述工作明确了B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为具体实施建立了框架和目标,但采取何种方式以及如何操作也是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经过综合分析认为,以盘活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优化人员的退出和引进机制,从动态层面优化企业的人员结构。
(1)长效的岗位竞聘机制。根据定岗定编确定的岗位和编制,在B企业内首先开展一次“全员”岗位竞聘。对增设的新岗位;现有人员超出编制的岗位;以及对照岗位任职资格,目前在岗人员未达到要求的岗位等。只要符合竞聘条件,人人均可参与。在实施中,为避免对生产经营造成影响,以及员工思想产生波动,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即竞聘从高等级岗位依次向低等级岗位实施,不仅保证了择优性和竞争性,也为落聘人员保留了继续竞争低等级岗位的机会。在此基础上,B企业建立了长效的内部岗位竞聘机制,凡是出现岗位缺员、岗位胜任能力不够等情况,均采用竞聘方式,在企业内部营造学习竞争氛围的同时,也促进了人岗匹配,盘活了现有人力资源,可谓摸清了家底,提高了下一步人员进出筛选控制的针对性,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
(2)完善离岗政策。前已述及,B企业为解决技改后人员的大量富余,制定了员工到龄“一刀切”的离岗政策。这一做法在早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人员总量已大幅精简的当下,许多经过长期培养,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关键工序操作人员、高技能维修人员等的快速流失,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有效补充,已经不同程度的影响到管理和生产。许多人力资源政策都要“切一刀”,但往往不适宜“一刀切”。修订离岗政策,建立留用返聘机制,既不影响企业当前政策,也为人员流出建立了一道“过滤闸”。一方面对上述企业紧缺的岗位和工种,凡具有中级以上职称、高级以上技能的,到龄后继续留用。另一方面,对已经离岗的员工,结合岗位需求和个人意愿,在符合上述条件的基础上,通过竞聘等方式进行返聘,重新回到工作岗位。留用和返聘是一对互补措施,缓和了已离岗员工的对立心理,更重要的是在几乎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有效弥补了部分岗位的缺员。
(3)优化员工招聘,拓宽引进渠道。B企业在过去的十年里不仅招聘员工过少且缺乏针对性,是导致员工队伍整体老化、出现断层的重要原因。结合人力资源规划,B企业从三个方面入手,补充新鲜“血液”。一是综合岗位、专业、年龄、性别等多项需求要素,制定并实施招聘方案,宁缺毋滥,确保引进企业所需人才,并合理优化人力资源整体结构。二是针对不同类型的岗位,在统一的基本知识测试后,采取不同的筛选方法,比如管理类岗位运用无领导小组讨论、公文筐处理,技术类岗位运用模拟项目、实务测试,操作类岗位运用设备故障原因判断、应急处理测试等,区分并突出岗位关键胜任能力和素质,进一步保证引进人员质量。三是拓宽内部劳动力市场,通过与集团内部其他单位建立人才共享机制进一步解决人才危机。具体可采用短期借用聘用、项目合作、人才租赁等办法实现。在运作上,可以单位之间相互协商,也可由集团总部进行协调,使从属此单位的人才可以为彼单位所用、上下级组织之间的人才可以互用。这种相对的借脑比单纯的借用外脑更便捷、更容易达成合作、产生的效果更快更好。因为共享的人才同属一家企业,熟悉实际情况,能力和经验可以直接运用,归属感也更强。
企业的管理和发展是动态的,人员的结构性矛盾始终存在,只是程度不同。盘活“存量”、搞活“流量”是应对这一问题的有效策略,而深入挖潜,进一步提高作为绝对主力的“存量”质量,越发显得重要。我们仍然以B企业人员结构性矛盾所产生的问题为落脚点,寻找对策,运用一系列的具体方法加以优化,对人员结构进行改善。
(1)ABC岗位制。重点在职能部门的管理类岗位中,推行ABC岗位制。具体是在同一部门内,将工作业务联系紧密或岗位职责相近的人员结成人数不等的小团队,通过相互学习、了解,直至熟悉和掌握彼此的工作。比如在人力资源部门,将人事管理和劳动关系管理、培训管理和技能鉴定、薪酬计划管理、薪酬设计和绩效考核等岗位进行组合,增进工作的交流和融通。这一方法避免了岗位轮换制容易造成的工作脱节,不仅形成了每个岗位的人员储备,能够减少在临时、突发等情况下人员变动或岗位缺员对工作的影响,同时相互学习借鉴启发,能同时促进双方工作水平的提高,此外还丰富了员工的业务技能,拓宽了成长和发展渠道。
(2)打造复合型的生产操作多面手。作为卷烟生产加工企业,其主要生产工序的操作和维修岗位,属于行业特有工种,培养具备高级技能周期长、成本大,绝对是企业的稀缺和核心人力资源。B企业通过留用和返聘机制提高了此类人员的使用效率,但随着市场变化,产品结构的快速调整,出现了现有人员与生产需求不匹配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卷烟卷制包装工序硬盒线饱和,需不断加班以满足供应,而软盒线产量少,往往一个月只生产一两周便完成。工作量不平衡,相应的员工收入差距被动拉大,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针对这一问题,B企业建立打造复合型操作工的机制,利用软盒线操作工的工余时间,培训硬盒线操作技能,打破设备障碍,顶替硬盒线生产操作,有效缓解了生产和人员间的矛盾。
(3)积分制“师带徒制”和“职务聘任制”。以上两种方式是通过横向交叉,达成人员和技能的拓展和互补。为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通过纵向的培养传承更是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B企业打破常规培训的局限性,更加注重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重点在生产车间的操作和维修岗位实行“师带徒制”。通过签订合同,明确师傅的带徒责任和周期,以及奖罚办法,促进团队学习和技能培养。同时,为避免“培养了徒弟、赶走了师傅”现象发生,企业采用带徒业绩积分制,对有经验有资历的技能人员给予优先晋升。建立专业技术职务和专业技能岗位聘任制,形成中级、高级职称,技师、高级技师评聘体系,在某些相对重要的岗位上,对具备一定技术水平的人员进行聘任,提升工资待遇并赋予各多的职责,鼓励自我提升和岗位成才,同时也可拓宽员工成长晋升的通道,形成比学赶超、百花齐放的局面。
(4)新员工的“入模子”培养。新招聘引进的员工进入企业后,便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的“存量”。针对新员工接受能力快、可塑性强等特点,着力打造好这支队伍对快速弥补相关人才紧缺、优化整体人员结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采用“入模子”的方式,为每类新员工量身打造培训计划和发展规划,着力培养,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认同企业文化、掌握工作技能、走上企业所需的岗位的同时,清晰地了解自身在企业中成长和发展的途径,以减少将来不“经济”的随意流动。
通过寻找和分析B企业人员结构性矛盾产生的根源,系统思考,对症下药,树立了员工长期培养和激励理念,发挥了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积极作用。以规划为先导,在做好基础管理工作的条件下,抓住“挖潜”和“开源”两个重点,盘活了人力资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结合实际,兼顾短期目标与长期效果,创新性地采取多种方面、利用多种渠道建立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随着企业的发展,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构建员工与企业长期合作的企业文化氛围,将会更好地体现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优势。
1.张凤林,代英姿:《西方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评述》,载《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7期。
2.郭丛斌:《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在中国的验证》,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
3.陈晓燕:《内部劳动力市场缺陷与制度创新》,载《当代经济》,200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