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雄
改革开放以来,流通产业的地位逐步被认识,从“被动说”、“无用论”,到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流通体制的改革,也在逐步推进和深化。但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化模式,既没有先例,也无固定模式,要在探索中进行,在实践中总结。在庞大复杂的流通体系中如何去把握,在多变市场中如何去把握,在千头万绪的关系中如何去理顺,这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际问题,更是流通改革的重点。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又要实现市场化。本文提出流通领域的主体论,企图突出主体,抓住本质,加以配套,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流通体系。流通主体是指决定流通性质的数量界限和质的内涵。①
流通领域的经济形式要以民营资本为主体,它是由流通领域的本质和特点所决定的。这不仅是世界性的现象,也是中国国情所决定的。
第一,消费领域是多层次的,消费结构是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是多变化的。这就要求供给体系的多样化和流通主体的多元化,才能在不断调整中适应消费变化的需要。而只有具有分散、灵活、机动特点的民营资本,才能适应这个变化。
第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不仅存在着城乡差别,还存在着区域的差别、收入的差异与不同民族、区域的地方习俗以及各阶层消费特点的不同,单一的国有资本、庞大的流通集团、模式化的连锁经营,是很难针对这些特点进行差异化经营的。
第三,零售业点多面广,遍布各个角落,必须针对不同的消费对象实行差异化经营、个性化服务、灵活化的促销。大型企业船大难掉头,过于集中的管理模式难以适应这种状况。只有分散式的经营、人性化的服务才能与这种状况相适应。民营资本船小好掉头,可以实施灵活机动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
第四,大包大揽的用工模式已经过时,自主就业越来越普及,特别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农民首选也是最容易安排的就是进入流通领域从事商业服务业工作,它是民营商业的原始形态,既能解决自身的生活出路,又可为社会作出贡献。
因此,流通领域必须坚持以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大型流通企业为主导,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引进外国资本为补充,允许个体经济长期存在、推行多元化的经济结构,这是由国情、市情和行情决定的。坚持国有资本为主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夯实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实现民富国强的根本之道。
改革开放为我国带来充满活力的国内市场,外资引进不仅为我国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而且带来了创新的业态,激活了市场,催生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连锁企业,加速了中国零售业的发展,推动了传统城市的升级换代,在从开放商品引进到业态导入和资本输入的全过程中,没有开放就没有中国零售业的今天。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我国不少地区存在着过量引进、超前引进、盲目引进的现象,造成市场失控、有场无市,中小企业受到严重冲击,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国际之间的贸易竞争最终都要表现为市场竞争,表现为对市场的占领,表现为对零售市场的分割,因此,市场开发要以内资为主体,这不仅是国际惯例,也是维护主权国家基本利益、维护中小企业生存所必需的。从全国范围看,坚持以内资为主体是容易控制的,但到了地方,由于体制性原因,以引资为政绩就容易导致失控或者过量。因此,第一,必须考虑当地市场整体容量、承载能力和中长期的发展前景;第二,中小商业企业的生存条件是否受到威胁和冲击;第三,会不会构成对市场的垄断和限制;第四,土地资源利用是否合理,有无失控现象的产生。没有战略观点,没有全局观念,也就不可能达到引资的目的,促进地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对外开放要以内资为主体这是维护主权的需要,维护中小企业生存的需要,对外资的引进不仅要重视整体的比例,还要重视区域的控制,地方失控可能导致全局性的问题。
农村市场是中国商品市场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特别是八亿农民的生活。传统的思维是教育农民,用行政措施达到控制农村市场的目的,这是计划经济的思路。统购统销采取的是包办式,供销社农村设点是替代式,大篷车下乡是运动式,目前多部门争相在农村布点是注入式,其基本思路没有变化。
八亿农民应该成为农村市场的主体,第一,这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需要,通过引导农民进入流通,发展第三产业、提升第一产业、深化第二产业,就地消化,走中国式的城市化道路;第二,实现农民自主经营、自我服务,组织多种农合组织、专业公司,引导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连接;第三,充分发挥连家铺、村头店、货郎担的作用,从事农村多种的零售行业,扶持生活服务业的发展;第四,将农村原始的商业资本积累留给农村,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在充分发挥农民在农村市场作用的同时,要发挥政府职能的主导和引导作用,发挥城市流通产业的示范和模范作用。第一,要构建交易平台,发展各种类型的交易市场,充分发挥万村千乡的农家店示范作用,构建一个双向畅通、低成本、保安全的农产品、工业品和农资的流通体系;第二,要构建信息平台,及时反映市场供求状况,指导农业生产投向;第三,要构建物流配送平台,促使小生产与大市场衔接,为双向商品流通服务;第四,要发展深加工业,特别是利用集镇经济、区乡所在地的集居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为农民增收寻找新途径;第五,要构建多形式、多渠道的农超对接,探索农商合作的新途径。
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一种消费都要通过交换来实现,以零售终端为媒介满足消费需要,达到扩大内需的目的。终端实现价值,终端创造效益。
第一,构建多层次的供给体系,满足多层次消费需要,主要依靠流通产业来完成,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这是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根本区别,它既表现为商品供应的多层次,也表现为商业服务的多层次;既表现为平面交易、面对面的购物,也表现为立体销售、网上交易,形式多样,这些都是以零售业为主体的供给体系。
第二,构建多层次的服务体系,仍然是以生活服务为中心,以零售服务业为主体,为广大群众提供多门类、多形式、多结构的生活服务项目,是广大零售业职工用双手实现生活服务的基本功能。
第三,电子商务的发展开辟了虚拟交易市场,而且发展迅速,成为消费者购物的新渠道,是实体市场的补充和发展,但它永远代替不了实体市场。这是因为人们消费不单单停留在购物上,而是把购物、休闲、健身、接触社会、促进交往融为一体。仅靠鼠标和配送成就不了城市兴旺与繁荣,满足不了人们对多种商品和服务的需要。
第四,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消费观念在不断变化,消费方式在不断更新,新的需求在不断出现,需要提供和创造新的供给。零售业担负着调整供给、完善供给、创造供给的新任务。
第五,要充分发挥零售业在扩大内需、提供供给的基本作用,加强和扩大对流通业的投入,支持零售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保证了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但商品管理体制仍然存在分不清、理不顺的弊病,政出多门,谁管谁也无法管彻底,直接影响有效市场秩序的建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计划经济的思维惯性在起作用,总想多管、管细,导致大小事统揽,馒头办、早点工程、主食工厂都是这种思维的产物;第二,部门利益的作祟,强势集团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政府的决策,人大代表多年多次提案无法解决;第三,分工混乱,职责不清,一件事情多头管理,都管都无法管理,生猪屠宰涉及9个部门,食品安全关系到21个部门,有的省的分工惊动了5个副省长,谁都管谁也管不好;第四,政出多门,相互掣肘,上“混”必然导致下乱,直接影响问题的及时处理。
这种状况不能再继续,它不仅影响市场的发展,也制约商品运行的效率和效益,应作为国家体制改革的重点,明确职责,理清关系,各司其责,分工合作。第一,商品要坚持以商务部门归口管理为主体,管商品货源,管终端供应,管生活服务,管食品安全,管进出口商品。第二,发改委重点管改革、管发展、管建设、管项目,具体商品或交商务部门统管,或成立单独重要商品管理局。第三,工商部门管市场,管规范,管市场准入,管市场秩序,管价格行为;其他主管部门以管生产为主,立足于产业政策的制定,合理布局产业结构。
应该说中国工业品的批发体系已基本建立,它的格局是以国家持股和控股的重要商品批发公司为主导,以各类交易市场的批发体系为主体,鼓励和推行厂矿直销批发,发展网上交易,积极实施连锁兼营批发,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工业品批发体系。
我国各种类型的商品交易批发市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它是以专业户、专业村、产业集群为基础的,经过30年的发展,已形成地方性、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以横向流通为主要形式的批发体系,甚至出现义乌这种现代化管理、国际化经营的小商品世界交易中心。一些交易市场经过几年的整顿和发展,克服了脏、乱、差的现象,包括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在内也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管理道路,甚至出现年销售额几百亿元的市场。它们可以做到现场没有车辆、没有商品、没有现金,只有样品,拍卖成交,已接近先进国家的管理水平。但从总体水平来看,多数批发市场还处于发展阶段,与先进管理水平有很大一段距离,应该提升、改造、整合现有的工业品批发市场,规范交易行为,完善以配送为中心的服务功能,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以此来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工业品批发体系的框架。
第一,加强交易(批发)市场的管理,完善功能配套,重点克服摊位制分散经营理念,重视整体观念和市场形象,重视资本整合,发展多种联合形式,理顺进货渠道,防止假冒伪劣商品进入市场。
第二,依托产业集群、重点发展专业户,加大对优势产品的投入,重视商品质量,构建和发展区域性的商品批发中心,扩大辐射面和影响力。
第三,政府要加大对大型专业批发市场的投入,一个县、一个地区甚至一个省都要依托各自的优势产业,培育和重点构建一个辐射范围广的大中型批发市场(工业品或农产品),以此为中心,发展第三产业、提升第一产业、深化第二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保证经济持续协调的发展。
第四,完善交易(批发)市场的服务体系,特别是物流配送,它是交易市场辐射力的具体表现,决定一个市场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是服务生产、服务生活的前提条件。
改革的最大成果,莫大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市场经济是必然的趋势,是发展中国家共同的道路,而社会主义是中国的特色,两者有机的结合,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
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在于价格在市场中自发形成,供求决定价格趋向,从而达到引导生产、指导生活的作用。我国价格体系的建设应以市场价格为主体,国家少管或不管才能搞活经济。
第一,“抑通胀、保增长”,不仅是当前急迫的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部署,是所有企业的共同任务,只有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才能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不管是成本推动型,还是需求拉动型,还是国际输入型,任何一种超乎寻常的涨价,都要抵消或冲淡经济的增长幅度,都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并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坚持下去。
第二,“发改委最近比较忙”,“约谈”只是引导、劝导,不能作为价格决定的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供求状况和费用成本决定价格是惯例,也是市场正常的经济现象,不能把“约谈”作为价格干预的依据。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是以市场自由定价为主体,国家对基础性商品进行适度的干预,只有极少数商品由国家定价(包括直接定价、最低保护价等)。
第三,国家控制市场的主要手段,就是防止市场垄断,必须对企业产品、商品业态、连锁规模有一定的规定,避免因市场控制而形成的垄断价格,从而左右市场的走势,影响市场的稳定。要控制一个业态、一个产品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超过一定幅度要采取强行限制。
第四,要鼓励消费者用脚投票,决定对产品、业态的选择。对于垄断价格、任意涨价、变相涨价等行为,除了政府监督外,最有效的办法是公开信息,让广大消费者决定弃取,达到监督价格和企业不法行为的目的。
第五,要坚持反对以自由定价为借口,利用市场优势地位,制订价格联盟或推行“卡特尔”战略,达到控制产量、提高价格的目的。既要反对“大政府小市场”或是“大政府无市场”,也要反对“小政府大市场”或“小政府无市场”。
注释:
①本文与作者在《财贸经济》2011年第3期发表的《关于推进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一文是相互补充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同时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