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发展研究综述

2011-02-19 04:13赵西三王中亚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1年9期
关键词:资源型转型经济

■ 赵西三/王中亚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郑州 450002)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发展问题是区域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而特殊的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随着资源的不断耗竭,世界上很多依赖资源而建立的城市正在走向衰退,为了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带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各国都在努力探寻转型之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和新经济浪潮快速蔓延的大背景下,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迫切需要相应的理论和方法指导。本文试图对国内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系统全面地分析梳理,从而为我国资源型城市实施转型战略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也为后续研究做铺垫。

1 研究阶段划分

我国学者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发展的研究,是伴随着宏观经济与城市发展过程而进行的,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此阶段主要是围绕资源型城市如何布局和选址、建设规模、建设时序等问题展开,但理论研究只是作为城市地理的一个专题,重点集中在劳动力地域分工、人口迁移等。李文彦(1978)在《地理学报》上发表了题为“煤矿城市的工业发展与城市规划问题”一文,对煤矿城市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

第二阶段,1979年至1999年,是资源型城市研究的“黄金时期”。代表性学者有樊杰、沈镭、张以诚等。

樊杰(1993)通过对我国多座煤矿城市进行研究,初步揭示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以及产业结构转型的基本规律,认为煤矿城市单一的产业结构是造成经济效益差的主要原因,并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煤矿城市的结构特征、主要结构问题和发展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中国科学院沈镭(1998,1999)等开展了“矿业城市优势转换战略”、“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机理初探”等专题研究。张以诚(1998)主编的《矿业城市与可持续发展》,较全面地收集了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的有关理论问题、中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思路以及世界主要矿业国家的有关情况。

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发展研究的进一步深化阶段,主要针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选择、主导产业选择、转型支撑平台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代表性学者有王青云、齐建珍、张米尔、黄溶冰、姜春海、吴春莺等。

齐建珍等(2004)提出要建立资源型城市转型学。姜春海和于立(2007)将产业转型的基本方式划分为“小转型”和“大转型”,将产业转型的具体途径区分为退一进一、退一进二和退一进三,颇有新意。黄溶冰(2008)从开采阶段和 依托关系两个维度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进行特征分类,基于SWOT分析和协同学理论,考虑不同类别资源型城市的比较优势以及产业、地域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协同关系,探讨了优势延伸、优势组合、优势互补和优势再造等四种转型模式。

2 主要研究内容

2.1 资源型城市概念与分类研究

资源型城市是我国重要的城市类型,一般指依托于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自然资源,并以资源的开采和初加工为支柱产业的具有专业性职能的城市,相近的概念有矿业城市、工矿城市等。

王青云(2003)在研究总结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从发生学和功能学两个方面来界定资源型城市。从发生学角度看,资源型城市一定是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或发展壮大的城市;从功能学角度看,资源型城市一定要承担为国家输出资源性产品的功能。资源型城市概念的外延要比矿业城市宽。可以从资源种类、行政等次和人口规模等方面对118个资源型城市进行分类。

6.外部资源获取与整合。培育自身能力的同时,建筑施工企业也应成为资源整合方,广泛整合专业领域的设计机构、设备制造商,提升整体实施能力,满足业主需求。

赵海云和张以诚(2004)对矿业城市的概念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矿业城市的界定标准“支柱-10-15-传统”[1]。

对于资源型城市,要根据实际研究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复合分类,从而有利于探讨资源型城市发展规律,有利于推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

2.2 资源型城市基本现状与问题研究

夏永祥和沈滨(1998)认为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危机有四种主要表现:原有机器设备的闲置和再利用问题;原有劳动者的再就业问题;区域及行业产量、利润下降及经济萧条问题;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破坏问题[2]。

张米尔和武春友(2001)指出,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障碍包括区位、产业、环境、产权、体制、财力和人才障碍等[3]。这些障碍实际上也是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和转型面临的基本问题。

焦华富和赵静(2006)指出资源型城市主要是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兴起的,它与其它类型的城市相比有着明显不同的个性特征,对资源的高度依赖性;发展过程的周期性;城市空间结构的松散性;产业结构的单一性[4]。

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可以归纳为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恶化、资金和人才短缺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等。

2.3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

张复明(2002)研究了资源型城市产业机构结构的代谢机制,产业改造模式、产业延伸、产业救助模式、产业联盟模式、产业替代模式和产业替换模式[5]。宋冬林(2004)认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转型需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但又不能照搬国外的做法,必须纳入区域经济振兴视野,并从制度创新、区域资源整合、人力资源开发和产业调整等多角度全方位考虑,多管齐下,综合治理[6]。张军涛(2003)、李连济(2004)、高峰等(2004)、张云逸等(2005)很多学者都以特定的资源型城市,如盘锦市、山西煤炭型城市、白银市、大庆市等为例,从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要改变资源型城市刚性的产业结构,必须摆脱依赖资源发展经济的惯性思维模式,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地选择接续和替代产业,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和第三产业。

2.4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赵海(2004)归纳概括了国外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做法,即产业链延伸、新型产业植入和新主导产业扶持,分析了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7]。宋冬林、汤吉军(2004)应用一个简单的投资模型,从经济性沉淀成本和社会性沉淀成本角度分析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障碍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8]。王志锋等(2008)在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时机与动力衰减型城市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以邯郸为案例城市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其战略转型的政策思考[9]。顾杰(2009)以湖北省大冶市为例,探讨了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政府转型问题[10]。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此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还是一个长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2.5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周德群和冯本超(2002)从矿区与城市关系、矿区的生命周期阶段两个维度对矿区进行了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对矿区做出复合分类,对其组合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它们的发展道路[11]。龙如银和周德群(2003)分析了矿业城市可持续 发展的系统结构及其特征,并对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内各子系统的协同度和可持续发展调控机制进行了探讨[12]。朱明峰等(2005)认为建立生态城市是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模式[13]。

如何避免“矿竭城衰”的厄运,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课题。资源型城市既具有一般城市的普遍性,也具有特殊性,这就需要其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时既要看到共性,又要看到个性,寻求适合自身状况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特色是生命,有特色才会有竞争力[14]。

2.6 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研究

王诚(2005)指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正是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资源开采、环境保护“共赢”,解决资源开采利用、环境污染治理和矿区生态恢复的最佳选择[15]。李王峰和张天柱(2005)以若干城市的实践为案例,从资源、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四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评价和指导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建设[16]。徐建中、刘淼群(2008)在充分理解循环经济内涵的基础上,针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系统科学地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对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状况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合理选择了评价方法[17]。

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并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其能力进行评价和预测,是衡量资源型城市政府政绩的一个重要依据。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对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企业与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也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7 资源型城市创新问题研究

庞娟(2006)认为要规避产业转型的风险,可通过产业结构创新、产业技术创新、产业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增强产业优势,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并向具有特色功能的或综合性的城市演变,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18]。李柏洲和薛凌(2008)认为研究和构建适合于资源型城市的创新系统对促进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和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初步探讨了我国资源型城市创新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其构建问题[19]。田红娜(2009)根据我国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在区域创新体系组织结构分类的基础上,选择区域创新网络作为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组织结构的培育目标,并构建了资源型城市创新网络模型[20]。

2.8 “资源诅咒”与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研究

徐康宁和王剑(2006)以我国省际层面1995-2003年的时间序列资料为样本,首次验证了“资源诅咒”命题在我国的省际层面是成立的,如山西、黑龙江等省份,其丰裕的自然资源并未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反而制约了经济增长[21]。黄溶冰、王跃堂(2009)将演化经济学作为分析资源型城市从“无序”到“有序”的方法论,进而发现资源型城市摆脱“资源诅咒”需要具备投资规模、对外开放、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等方面的条件,对包头、攀枝花两座典型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差距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矿产资源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福音”还是“诅咒”,关键取决于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的选择[22]。傅利平和王中亚(2010)选择我国典型资源型城市,对“资源诅咒”命题进行初步探讨,提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23]。

实际上,上述八方面内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第一和第二方面的内容是基础。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是进行产业转型,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逐步促使资源型城市演变为综合性城市,逐渐摆脱对资源的过分依赖,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循环经济和创新体系问题的探讨,也是为了使资源型城市逐步去资源化,最终摆脱“资源诅咒”的宿命。

3 总结和展望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资源型城市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日趋尖锐,经济转型实践也大大加快。但是,转型理论研究滞后于转型实践,尚不能为转型实践提供科学、全面和有效的理论指导。(1)从学科角度看,早期关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发展的主要学者集中于地理学界,而现在主流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和管理学等众多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纷纷介入该研究领域。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研究重点、方法和视角迥异,学派研究值得关注。(2)从研究内容看,主要集中在资源型城市的概念、标准、数量,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转型的思路、对策、模式,以及对单一资源型城市的个案研究上。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资源型城市和产业层面上,对资源型企业层面的问题涉及较少。(3)从研究方法看,描 述性和定性研究居多,规范性和定量研究较少,而且研究方法单一,理论研究缺乏或者深度不够,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发展的理论深度上和转型实践中的定量模型建立上亟待加强。

为此,对于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发展的未来研究应该力争从以下四个方面有所突破:第一,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尤其是在衡量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可以利用现代管理科学中很多先进实用的数量方法。第二,把个案研究和共性研究结合起来。需要在目前大量实证和个案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出理论性的总结和概括,揭示出当前中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总的特点、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第三,把宏观层面的研究和微观层面的研究结合起来。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和发展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政府、产业、企业和职工个人等各个层面,所以必须把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结合起来,将政府职能转变、产业转型、企业转型和职工技能及身份转换结合起来。第四,把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结合起来。不能一味强调实证分析而忽视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发展的学科理论基础和依据。

[1]赵海云,张以诚.中国矿业城市界定标准几个问题的探讨[J].资源与产业,2004,6(2):38-41.

[2]夏永祥,沈滨.我国资源开发性企业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软科学,1998(7):115-120.

[3]张米尔,武春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障碍与对策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2):35-38.

[4]焦华富,赵静.科学发展观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J].城市问题,2006(1):61-65.

[5]张复明.资源型经济转型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2(81):15-20.

[6]宋冬林.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理论认识[J].求是学刊,2004,31(4):50-54.

[7]赵海.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J].经济纵横,2004(5):19-22.

[8]宋冬林,汤吉军.沉淀成本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4(6):58-64.

[9]王志锋,赵鹏飞.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动力衰减型资源城市转型战略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5):70-73.

[10]顾杰.论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政府转型:以全国首批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城市大冶市为例[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1-4.

[11]周德群,冯本超.矿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2002,22(2):231-236.

[12]龙如银,周德群.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结构及其调控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3,21(2):43-46.

[13]朱明峰,冯少茹,潘国林.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城市建设[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2):155-158.

[14]张以诚.矿业城市概论[J].中国矿业,2005,14(7):5-9.

[15]王诚.资源型城市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J].资源与产业,2005,7(3):32-34.

[16]李王锋,张天柱,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8): 82-85.

[17]徐建中,刘淼群.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8,24(8):40-42.

[18]庞娟.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风险规避与产业创新[J].城市问题,2006(4):69-72,83.

[19]李柏洲,薛凌.资源型城市创新系统的特点与构建[J].社会科学家,2008(5):59-61,67.

[20]田红娜.资源型城市创新网络模型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9,11(2):23-25.

[21]徐康宁,王剑.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6(1):78-89.

[22]黄溶冰,王跃堂.资源型经济如何摆脱“资源诅咒”:基于中国的经验证据[J].江海学刊,2009(2):81-87.

[23]傅利平,王中亚.“资源诅咒”与资源型城市[J].城市问题,2010(11):2-8.

猜你喜欢
资源型转型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资源型城市——湖南涟源市,未来可期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资源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探讨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将有大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