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实现“四个”转变推动地勘经济科学发展

2011-02-19 04:13:06徐占海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1年9期
关键词:勘查单位经济

■ 徐占海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银川 750021)

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直是经济界与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基于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资源、环境、结构性通货膨胀等诸多问题,胡锦涛同志2007年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的讲话中又进一步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党的十七大正式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写入报告中。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到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来认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们基本国情的发展阶段性特征。”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贯穿宁夏“十二五”发展的一条主线,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上就是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传统的增长方式是科技含量低的粗放型简单再生产,是资源过度消耗、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泡沫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就是实现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一场革命。它主要立足于探讨经济持续增长的要素投入结构,期待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度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当前,国家、自治区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着良好的机遇和环境。也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在国际国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作为50年来一直从事地质勘查,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地勘单位来讲,我们长期以来也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严峻挑战。从当前宁夏地矿局所从事的四大产业发展和今后地勘单位改革的要求来看,依然存在着主业不强、结构不优、质量不高、层次较低、后劲不足、积累很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强的状况,在某种意义上还属于“打工经济”。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到,地勘经济在当前良好的发展机遇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是暂时的,不可持续的。现在这种粗放型的追求短期效应的发展方式终究难以为继,必须下决心转变地勘经济发展方 式,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在地勘经济发展的结构上,由单纯追求数量的经济发展模式向追求数量、结构、质量、效益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转变。

数量、结构、质量、效益是地勘经济发展中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四大要素。加快转变地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既要有数量的扩大、结构的优化,更要有质量的提高、效益的跃升。科学发展是讲发展结构、质量的优化;跨越式发展是讲发展的速度、数量。二者相辅相成,辨证统一。数量是发展的规模,没有数量的扩大,就没有经济规模,地勘经济就没有基础支撑;只好不快影响经济发展的节奏,少进或者慢进也是退步;只快不求质量,就是数字政绩,是虚拟泡沫。我们要追求又好又快的发展,要好字当头,稳中求快,实现由数量到质量的飞跃。结构是讲发展的协调性,没有结构的优化,就不能突出主业,发挥优势,立足市场,就会失去发展的良好机遇。发展不稳定,就不是全面协调的发展。质量是发展的生命,没有质量的提升,不仅会造成人才、技术、设备、资源的浪费,没有竞争力,也经不起实践的检验。效益是发展的目标,没有效益,不仅会影响地勘经济自身的发展活力,也会严重阻碍地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现在,我们在地勘经济发展中由于考核等因素导向,仍然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把不应该计入总量的挂靠钻机、私人挂靠公司作了统计,造成了产值虚高。严格地说就是一种弄虚作假的行为,严重忽视了利润的提升和经济运行的质量。还有的地勘单位不能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造成利润流失,单位缺乏发展后劲。宁夏地矿局制定的四大发展产业是符合本局实际的,矿业开发是将来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但一直是我们的“短板”,目前还没有做起来。出现这样的状况,一方面与政策的不配套分不开,另一方面也与我们自身的认识不到位、努力不够有关,与局属单位缺乏紧迫感、危机感有直接关系。同时,还与我们过去不重视运作矿业权,丧失发展良机有更重要的关系。当前,准确把握质量、结构、数量、效益的关系,关键是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将地勘经济由数量带动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着力创造经济价值,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二是由单纯的勘探向探采结合转变,尽快实现探采一体化,争取多拿到矿业权,增强发展后劲。三是进一步完善“地质勘查立局、矿业开发强局、基础施工富局、多种经营补充”的经济运行模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在地勘经济发展方式上,由只从事勘查的“打工”经济模式向探采一体化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

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长期以来,地质找矿一直是地勘单位的主业。地勘单位长期从事地质勘查工作,所积累的人才、资料、技术和装备等条件,在矿业产业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或缺。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地质工作主要是由国家财政包揽,商业性、公益性不分,探采分离。地勘单位长期处在“打工仔”的位置,靠给人打工填肚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计划经济延续下来的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国家不可能也没必要包揽全部商业性矿产勘查和开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企业化经营的地勘单位,不受地域和行业的限制,既可以承担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勘查施工任务,也可以承担企业投资的地质勘查任务,或投资矿产勘查和开发,成为矿业权的经营者或探采一体化的资源公司。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提出: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商业性矿产勘查,培育和壮大商业性矿产勘查主体,确立企业在商业性矿产勘查中的主体地位。地勘单位要成为商业性矿产勘查主体,首要前提是要有稳定的产业,有自己的产品和稳定的经济来源。要从上游向下游发展,从勘查到开发都由地勘单位这一个主体来实施,实现技术、资本、产业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拉长产业链条,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果一味地勘查而不走向开发,地勘单位不但不能发挥自身优势,还将逐渐地游离在矿业发展的边缘,最终被市场所淘汰。

从当前地勘单位的改革和实践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后,地勘单位为了克服宏观经济环境给地质勘查行业带来的大幅度波动的冲击,纷纷扩大服务外延,实行“多元发展”。以宁夏地矿局为例,地质找矿、找水、矿业开发、基础施工、经营房地产、开办造纸厂等等,虽然维系了一时的生存,或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距离作为独立和成熟的市场主体还有很大差距。由于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地质找矿 格局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仅靠勘查难以支撑地勘单位可持续发展,已不能满足地勘单位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地勘单位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必须在找矿与采矿结合方面做文章,打破单一的地质找矿模式,实施矿业开发,拉长产业链条,通过以采扶探、以采养探,促进矿业及地勘业进入良性循环。勘查开发一体化的实行,使耕者有其田、探者有其矿,以矿养探,以矿生财,对于地勘业这一弱势产业,无疑增加了“造血机能”,找到了生存和发展的路子,同时,将为深化地勘单位改革,构建商业性的地勘企业,增强经济实力;为形成探采结合的矿业公司和经营探矿权为主的勘查公司建立初步框架。

进入2011年以来,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反复强调,各级政府要为地勘单位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矿业权配置、探采一体化、土地变性等四个问题。我们要主动作为,积极协调,争取这些政策的落实。同时,要积极主动地把握当前地质找矿新机制和国家加大地质勘查的良好机遇,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装备优势,利用现有矿业权和勘查到的矿产地进行技术、矿业权、资本的合作,探索一条探采结合的路子。总之,探采一体化是地勘单位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是地勘经济实现做强做大的有效途径,必须加快实现向探采一体化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的步伐。

(3)在地勘经济管理上,由粗放式、以包代管式管理模式向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模式转变。

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是当今社会对现代企事业单位管理的必然要求。管理是企事业单位通用和永恒的主题。一个单位管理的好坏能体现一个单位的形象、作风,也是对一个领导干部管理才能、执政能力的检验。管理出效率,管理出凝聚力,管理出干部。当前,地勘单位在管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浮于事、职责不清、效率低下、人财物浪费严重、利润率低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发展。地勘单位财务管理不够规范,有的账目在检查中发现账账不符、账实不符。有的单位资产处置违反规定的程序,应收账款随意外挂。更为严重的还存在造成应摊消成本不及时摊销、虚增利润以及隐匿国有资产等不良现象,项目以包代管不仅损害单位的集体利益,对干部成长也极为不利。提高管理水平,增加利润率,增强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流的地勘单位,必须要推行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模式。

加强精细化、科学化管理,一要完善制度。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完善的制度,认真执行有关管理规定。现在一些单位制度很多,但执行不到位,因此,要强化制度的严肃性;二要细化目标。对各类项目要细化考核,严格成本控制、效益核算,要追求利润最大化。要规范账务处理,坚决制止虚拟、呆坏现象发生;三要严格考核。严肃认真地核查每一个项目的完成情况,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认真负责,防止核算弄虚作假。四要落实责任。要对有制度不执行、经营管理混乱、账务失真等行为加大监督查办力度、决不姑息迁就,提高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工作的时效性。

实现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全局上下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务必要从局到地勘单位规范有序、平稳健康发展的高度,加强此项工作。2011年,宁夏地矿局及时调整了量化效能目标考核中的有关权重,及时地引导地勘单位良性发展。目的是及时引导、规范,提高全局地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今后在考核时要严格奖励、惩罚、处罚措施,通过这些手段,引导、规范、推进精细化科学化管理。

(4)在推动地勘经济发展的思维方式上,由按部就班、自我封闭的传统思维定势向与时俱进、善于变革、勇于开拓创新的模式转变。

地勘经济市场化运行后,必须面对瞬息万变的新情况。地勘单位过去长期条条管理,与地方政府打交道少,加之野外作业的局限性、自身专业特殊性等原因,形成因循守旧、自我封闭、思想僵化的固有思维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步伐日益加快,打破了国与国、地区与地区、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界限,实现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合作交流格局。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已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就地质工作而言,地质找矿本身是一个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是人们思维意识对先进地质找矿方法的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宽广而深邃。随着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在地质找矿方面的广泛应用,地质工作者传统的找矿思维、找矿方法也必须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地超越自我,否定,认识,再否定,再认识,不断地增加新鲜血液,让自己的生命永远鲜活。

要实现这一思维方式的转变,一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推动事业发展的法宝。解放思想就要勤奋学习、勇于创新、敢为人先,要大胆革除一切陈规陋习,勇于冲破各种影响发展的思想禁锢,从那些不合时宜,脱离实际的思想桎梏中解脱出来,使我们在探索事物、追求真理时思想观念能够与时俱进。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只要有可能推动地勘事业发展,就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大胆地干。二要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我们要不断地适应新情况,研究新问题,要从影响和制约地勘经济发展的矛盾问题入手,从深化内部劳动用工、收入分配机制创新方面改革,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推动地勘经济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工作中,我们既要遵循地质工作规律,同时还要突破常规,大胆探索,推动地质找矿突破。三要有危机感。近年来,地勘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一些单位和个人中产生了小富即满、小富即安、不求上进、四平八稳、安于现状的现象,缺乏紧迫感和应有的创业激情,尤其是赶超意识不强,工作掀不起“浪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进是退,慢进也是退。当前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西部找矿行动计划,发展机遇千载难逢。今后一个时期是地勘单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能否抓住机遇推动发展,是我们赢得主动、创造优势的关键所在,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负责人最大的责任就是抓住机遇,推动发展;最大的失误是丧失机遇,贻误发展。因此,抢抓机遇是我们的政治责任,也是对各级干部的考验。

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转变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地勘工作战线广大职工尤其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认清当前形势、保持清醒的头脑,身体力行,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狠抓各项工作,要把心思用在谋发展上,把精力用在抓项目上,把劲头使在抓落实上,多干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实事,为实现地勘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奋斗。

[1]王希凯.走企业化路子,搞市场化经营——我所经历和理解的地质工作改革[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05-22(1).

[2]金航.如何确立地勘单位的市场主体地位[N].中国矿业报,2009-06-18(1).

[3]朱训.遵循规律是实现找矿突破的关键[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08-03(7).

猜你喜欢
勘查单位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宁波通讯(2021年14期)2021-09-29 07:33:46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河北地质(2020年1期)2020-09-16 07:19:06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填单位 要推敲
看错单位
幽默大师(2019年6期)2019-06-06 08:41:36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