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喜发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江苏 南京 210001)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一直重视对党的历史的研究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早在硝烟弥漫的革命战争年代,党的领导者们就不断地对党的历史进行回顾和总结。如我们党的早期理论家和重要领导者蔡和森在1926年写的《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和1927年写的《党的机会主义史》就对初创时期党的历史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这两部开创性的党史著作中,蔡和森比较透彻地分析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及其使命,对党自成立至大革命失败的历史进行了比较中肯的评价。
另一位党的早期理论家和领导人瞿秋白作于1929年的《中国共产党历史概论》,也对党建立的历史意义、党在初创时期和大革命时期的斗争历史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斗争中,尤为重视对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他就向全党提出:“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都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都要研究当前运动的情况和趋势;并经过他们去教育那些文化水准较低的党员。”他强调:“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1](P532-533)
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不仅号召全党大兴学习党史之风,而且身体力行。1942年3月20日,他在中央学习组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报告,对研究中共党史的重要意义、党史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性质、学科特点以及中共党史的分期等中共党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地阐述。毛泽东认为,研究党史的目的是要以史鉴今,做好今天的工作。研究党的历史,知道了党的历史上所走过的路,总结党发展的基本规律,就可以更好地对党未来的发展进行科学预见,还可以更好地提高广大干部和党员的素质。他指出:“现在大家在研究党的历史,这个研究是必须的。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这当然不是说要把历史上每一件事统统搞清楚了才可以办事,而是要把党的路线政策的历史发展搞清楚。这对研究今天的路线政策,加强党内教育,推进各方面的工作,都是必要的。我们要研究哪些是过去的成功和胜利,哪些是失败,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2](P399)关于党史的研究对象,他指出:要“用整个党的发展过程做我们研究的对象,进行客观的研究,不是只研究哪一步,而是研究全部;不是研究个别细节,而是研究路线和政策。”[2](P399)把党的整个发展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强调要对党的全部历史进行系统的研究,把研究的重点对象放在路线政策上,这对广大党员干部深刻地认识中国共产党建立及其成为中国革命领导者的历史必然性有重要意义。毛泽东还精辟地论述了中共党史的研究方法,他说:“如何研究党史呢?根本的方法马、恩、列、斯已经讲过了,就是全面的历史的方法。我们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当然也要遵照这个方法。我今天提出的只是这个方法的一个方面,通俗地讲,我想把它叫作‘古今中外法’,就是弄清楚所研究的问题发生的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把问题当作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所谓‘古今’就是历史的发展,所谓‘中外’就是中国和外国,就是己方和彼方。 ”[2](P400)显而易见,用“古今中外法”研究中共党史,就是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将党的历史置于特定的历史时空之中,从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去理解和把握。毛泽东还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把中国共产党建立至抗战时期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大革命时期、内战时期和抗日时期,从而第一次建立起比较完整科学的党史分期法。在毛泽东同志的亲自指导下,1945年4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成立24年的历史进行了系统地总结,进而统一了全党对建党以来重大历史问题的认识。毛泽东的《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与《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后世中共党史学,特别是中共党史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我们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也十分重视中共党史的研究和学习。他提出:“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3](P206)让他们认识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与信念。他还指出:学习历史,研究历史,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都要实事求是。在分析历史人物的缺点和错误时,“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历史的复杂的背景。只有这样,我们才是公正地、科学地、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地对待历史,对待历史人物”。[4](P172)在谈到“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时,他特别强调:“我熟悉我们党从开头到现在的历史,对许多重大事件的历史过程都比较了解。总结历史,不要着眼于个人功过,而是为了开辟未来。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3](P272)1981 年 6 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由邓小平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建国32年来的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 “文化大革命”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既充分地肯定了我们在医治战争创伤,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恢复和发展经济,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初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的成绩,又实事求是地对党在探索中的曲折进行了分析。在充分肯定毛泽东历史功绩的基础上,对毛泽东思想进行了系统地阐述,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决议》对统一全党思想,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使中共党史的研究进入一个大发展大繁荣时期。
江泽民同志同样重视中共党史研究工作,1996年6月21日,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座谈会上,他指出:“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一贯重视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正确地走向未来。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不但具有很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希望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地读一点历史,首先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为了适应扩大国际交往的需要,更好地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长处,还要了解世界的历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作为当代中国的领导干部,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和我们党的历史,就不可能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光荣传统,也就不能胜任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职责。”[5](P1962)把学习研究中共党史,作为深刻了解现在与把握未来,认识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由之路。他强调:“我们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很善于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以把握好中国社会的特点,正确制定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要取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我们不仅应该懂得中国的今天,而且还应该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这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鉴往知来。可以这样说,一名领导干部不善于从历史中吸取营养,不可能成为高明的领导者;一个政党不善于从总结历史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可能成为顺应历史潮流的自觉的政党;一个民族不善于从历史中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6](P301)
1998年10月22日,江泽民同志致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要求党史工作要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发挥资政育人的作用。他指出:“学习理论要同了解历史实践、总结历史经验结合起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是一部蕴含和体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活生生的教科书。”要用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对广大干部和群众,尤其是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他对各级党委和中共党史研究工作提出要求:“我希望各级党委重视党史工作,充分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作用。”[7]在江泽民同志的关怀下,《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等一批中共党史研究权威著作先后问世,有力地推动了中共党史的研究工作。
1992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四大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进入中央领导核心。他十分关心中共党史研究工作,亲自听取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工作汇报,多次出席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同时,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任务极为复杂和艰巨。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许多问题都涉及到党的历史。能否正确认识和对待党的历史,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在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如何从党的丰富历史经验中汲取营养,指导实践,预见未来,就成为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任务。胡锦涛同志高瞻远瞩,对中共党史的研究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从战略高度深刻地阐述了学习与研究中共党史的重要意义、中共党史的研究内容、研究中共党史应掌握的原则与研究方法、中共党史的分期等等,为新世纪的中共党史研究指明了方向。
(一)回顾党的奋斗历程,认真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对于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1年6月30日,在建党80周年前夕,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暨全国党史系统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表彰会和全国党史系统纪念建党8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胡锦涛接见与会代表并作了即席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80年的光辉历程。80年来,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和加强自身建设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这是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回顾党的奋斗历程,认真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对于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8]此后,他多次就学习与研究中共党史的重要意义发表讲话。
2003年11月25日,中共十六届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形势下,在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我们要更加重视学习历史知识,善于从中外历史上的成功失败、经验教训中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规律,认识和把握时代发展大势,提高治国理政的才干,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他说: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一贯重视对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更加重视学习历史知识,更加注重用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来教育党员干部和人民。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学习历史知识,必须把深入理解国情、切实解决中国的问题作为立足点。要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认真学习我们党的历史、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深入思考,科学分析,不断提高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自觉运用这三个规律的能力,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要通过学习历史知识,深入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实践基础,进一步增强贯彻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加积极主动地在实践中把它们坚持好、贯彻好、运用好。要以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心,通过对中共党史的学习与研究,总结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经验,更好地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
胡锦涛同志十分注重通过学习中共党史,以史鉴今,弘扬革命传统和党的优良作风。2002年12月6日,他在革命圣地西柏坡考察时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他特别强调:“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没有艰苦奋斗,就没有我们党今天的局面。艰苦奋斗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作为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9]他告诫全党:“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国内繁重艰巨的改革、建设任务和我们党肩负的庄严使命,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陶醉于已有的成绩而稍有懈怠,没有任何理由固步自封而止步不前,没有任何理由满足现状而不思进取。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清醒地看到激烈的国际竞争给我们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我们肩负的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风险,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深刻认识坚持艰苦奋斗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10]要求全党都要认清我国基本国情,牢记党的基本路线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的思想。
用中共党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教育党员和群众,激发广大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情,是胡锦涛的一贯思想。2005年8月26日,胡锦涛在主持中共十六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深刻总结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展抗日斗争的重要历史经验,并结合新的历史条件,用这些重要历史经验教育党员、教育人民,激励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大势,进一步增强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力拼搏的信心和决心。
2006年7月25日,胡锦涛在主持中共十六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中国革命史,进一步从历史和现实的比较中加深对我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我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光荣革命传统。
根据胡锦涛同志的多次论述,2010年6月,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党史工作是党的一项具有全局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意见》深刻地阐述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规定了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并对加强党对党史工作的领导、提高党史工作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同年7月21日,全国党史工作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胡锦涛会见了全体与会代表。在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关心下,2010年1月,历经16年,数易其稿的《中共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公开出版,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六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在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中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通知》指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方式,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重要途径。做好中共党史的研究、学习、宣传工作,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加深对党的认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认真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对于各级领导干部增强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感,学习和运用党的历史经验提高治国理政本领,不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对于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正确认识党的历史,牢固树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一个全党重视党史工作、全国深入学习党史的热潮正在全国展开。
(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我们党领导人民结束近代饱受屈辱的历史和长年战乱的局面、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顽强奋进建设新中国的历史;是我们党经受住各种风浪考验、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历史
关于中共党史的内容,胡锦涛同志有很多精辟的论述,早在1994年,他就提出:“我们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在把握其精神实质和科学体系的基础上,很好地理解他的历史观、方法论以及他对党的历史问题、历史经验的大量精辟论述。”[9]他还把邓小平关于中共党史研究的论述概括为六个方面,即:关于懂得中国的历史,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的论述;关于总结历史经验,目的是为了统一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论述:关于研究党的历史要把握时代特色,面向世界,着眼未来的论述;关于研究党史要坚持党性,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历史主义分析方法的论述;关于对历史上的倾向,是什么性质就说是什么性质,不要一说到不同意见就提到路线高度的论述;关于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公正、客观、有分寸,注意对客观环境、历史背景的复杂性和历史条件的局限性进行具体分析的论述,等等。他指出,邓小平的这些论述都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对于中共党史研究有着长远的指导意义。
2006年6月30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中,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内容进行了高度概括和系统阐述。他指出:“中国共产党85年的历史,就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这85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85年;是我们伟大的祖国结束近代饱受屈辱的历史和长年战乱的局面、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顽强奋进的85年;是中国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意气风发地建设新生活的85年;是我们党经受住各种风浪考验、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85年。”[11]
根据胡锦涛同志的论述,笔者认为应从四个方面来把握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第一,要从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并取得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事业伟大胜利的角度来把握党的历史。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12](P585)我们不能割断历史,我们要通过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史,深刻认识中国国情,进而深刻理解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13]要从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的角度来把握党的历史,提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三,要从我们国家结束近代饱受屈辱的历史和长期战乱四分五裂的局面,战胜各种困难和险阻,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确立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实现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顽强奋进、意气风发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使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来把握党的历史。通过学习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奋斗史,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第四,要从我们党以改革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考验而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角度来把握党的历史,增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新时期的中共党史研究工作要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结合起来,为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新问题提供历史借鉴;要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结合起来,帮助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一步加深对党的认识,牢固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要与探索世界政党兴衰成败的规律结合起来,从中汲取有益于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提高执政水平的经验教训
关于新时期中共党史研究的重点、原则以及研究方法,胡锦涛同志都做过重要论述。他指出:“在党史工作中,要注重搞好三个结合:一是要把党史研究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结合起来,为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新问题提供历史借鉴;二是要把党史研究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结合起来,帮助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一步加深对党的认识,牢固树立跟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三是要把党史研究与探索世界政党兴衰成败的规律结合起来,从中汲取有益于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提高执政水平的经验教训。”[8]
首先,中共党史研究工作要发挥以史鉴今、以史资政的作用。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上中国的继续。2006年6月30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85年不平凡的历程。在这85年里,我们党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干了三件大事。”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胡锦涛指出:“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11]研究中共党史,就要把深入理解国情、切实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作为立足点,深入研究、系统总结我们党是如何 “干了三件大事”的;学习中共党史,就是要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把握党的历史的本质和主流,加深对党的历史经验的理解,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经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宣传中共党史,就是要让历史告诉未来,使我们的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了解中国近现代革命运动史,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进一步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大势,进一步增强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力拼搏的信心和决心。
其次,中共党史研究工作要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紧密结合起来。2006年7月25日,胡锦涛同志在主持中共十六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因此,学习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要注重学习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剖析中国社会的特点,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揭示中国革命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学习他们善于把党和人民取得的实践经验不断上升为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丰富、发展理论的创新精神;学习他们善于运用民族语言和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回答和阐明中国革命理论和政策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论研究,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昭示我们: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党才能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再次,中共党史研究要与探索世界政党兴衰成败的规律结合起来,从中汲取有益于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提高执政水平的经验教训。
正确判断时代特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制定目标任务,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政党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也是衡量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根据。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上一批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相继丧失执政地位,特别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更是令世人震惊。连续执政长达74年、拥有1000多万党员的苏联共产党在几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一夜之间丧失了执政地位,给全世界的共产党人以深刻的教训: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如果不能够在指导思想上与时俱进,不能够适应世界科技革命形势,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不能解决好国内的民族宗教问题,特别是不能解决好党在长期执政坏境里的自身建设问题,是必然会被人民抛弃的。总结国际国内经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把学习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他说,我们党在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长期实践中,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执政成就,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这些经验是几代共产党人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得来的,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充分加以运用,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他特别强调,我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与其他国家不同,对世界上其他政党执政的一些做法和措施,我们不能照抄照搬。但对它们在治国理政方面的有益做法,我们要研究和借鉴,以开阔眼界,打开思路,更好地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规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世界政党兴衰成败的规律对于我们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江泽民文选 :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江泽民.给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信[N].人民日报,1998-11-17.
[8]胡锦涛.在接见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暨全国党史部门先进工作者、先进集体表彰会和全国党史系统纪念建党80周年学术讨论会代表时的即席讲话[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07-01.
[9]胡锦涛.在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和中共党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议上的讲话[J].中共党史研究,1995,(1).
[10]胡锦涛.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N].人民日报,2003-01-03.
[11]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6-06/30/content_4772463.htm,2006-06-30.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胡锦涛.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4627276.html,2006-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