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综改区”政策之帆走转型发展之路
——关于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五”时期转型发展的思考

2011-02-19 01:00雷雪峰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技术开发区开发区园区

雷雪峰

(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山西大同037300)

扬“综改区”政策之帆走转型发展之路
——关于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五”时期转型发展的思考

雷雪峰

(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山西大同037300)

随着山西转型跨越发展和全国“综改试验区”的推进,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为此,应抓住机遇,努力把开发区打造成全省经济转型崛起“先导区”、企业投资兴业“集聚区”、改革创新“试验区”、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区”。在发展模式上,走一区多园的路子;在产业布局上,走集群发展的路子;在产业结构上,走多元发展的路子。发展方向确定之后,应选择四条路径,解决四大问题,即:调区扩区——解决发展空间问题;园区建设——解决产业布局问题;科学融资——解决建设资金问题;招商引资——解决项目支撑问题。

综改区;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发展

面对山西“综改区”强势推进的大好形势,经济开发区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桥头堡在综改区中如何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成为摆在全省开发区“十二五”时期转型发展的重要课题,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亦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一、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历程、成就及不足

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2年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8.2平方公里。建区以来,千方百计筹措资金7亿多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七通(水、电、气、热、通讯等)一平(场地平整)”。截至目前,入驻企业近200家,总投资80多亿元,形成了以医药产业为支柱,机械制造加工、新材料、食品加工等为辅的多元化的产业格局。2010年12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至“十一五”末,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26.07亿元,年均增长10%,较2005年增长158%;工业总产值达到75.6亿元,年均增长21%,较2005年增长246%;财政总收入达到6.19亿元,年均增长31%,较2005年翻了两番多;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24亿元,年均增长48.27%,较2005年翻了近三番。

尽管近年来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势头较好,但随着全省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形势需要,当前仍然面临着诸多发展的困难和压力。

一是经济压力较大。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转型跨越发展的要求,特别是按照省里提出的全省开发区“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总量要翻两番的要求(要求全省平均翻一番),以开发区去年情况来看,全区经济总量26亿多元,财政总收入6亿元,那么翻两番的目标就是总量要上到100多亿元,财税收入要实现24亿元。要实现这样的指标要求,开发区在经济发展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二是产业结构单一。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主要以医药产业为主导,从1998年最初引进第一家医药生产企业发展到今天的13家,医药产值占全省医药工业产值的44%。尽管全区也先后引进了北岳重汽、北宇专汽、北方煤机、龙膳食品、泰瑞集团等一批机械制造、食品、建筑等产业,但尚没有形成规模效应。201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亿元,其中,医药产业27.43亿元,占91%。这样一药独大的产业结构成为制约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五”时期转型跨越发展的一大症结。

三是发展空间受限。特别是受土地资源和发展空间的制约。开发区原规划面积8.2平方公里,除去城南片2.2平方公里已脱管外,目前,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主城区仅有6平方公里。随着大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调整,我区现有的8.2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将全部纳入大同市城市总规划中,而开发区现在可用于开发的土地资源已经基本开发完毕,所以说,目前制约开发区的最大问题就是土地问题。另外,随着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我们还面临着规划范围和用地性质的重新调整布局等问题。

二、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发展的机遇和战略定位

随着全省转型跨越发展号角的吹响,“十二五”再造一个新山西目标的响亮提出,全国“综改试验区”的推进,在新一轮发展中,开发区也将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一是山西“综改区”政策机遇。2010年年底,我省被国家批准设立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综改区”的政策核心是先行先试。年前,省里面向全省开发区征求“综改区”建设开发区先行先试的政策建议,这无疑是给出了开发区转型发展先行先试启航的信号。可以肯定,有了“综改区”先行先试政策的支持和保护、有了“综改区”大平台的铺设,随着“综改区”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先行先试、大干快上无疑成为全省开发区转型发展的动力引擎。

二是国家级开发区的品牌机遇。2010年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复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从政策享受的层面上讲,国家级开发区算得上是块“金字招牌”,与县域和省级开发区相比,无论是在项目审批权限、基础设施贴息、税收政策等方面,国家级开发区享受的政策更倾斜、更优惠,这块金字招牌对外商的投资吸引力也格外大,用足、用好、用活这些政策,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是开发区“二次创业”的形势机遇。随着大同历史文化名城复兴步伐的加快,“一轴双城”格局的形成,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将作重大调整,伴随城市总规划的调整,我区也面临着扩区和调区的形势,这就意味着随着我们区域辖区的扩大,我们将会在新的土地上继续开创开发区转型跨越发展新事业。创业中潜在的机遇和聚集的能量将是巨大的。

“十二五”时期是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转型发展该如何定位?我们总的发展思路和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省市决策部署,以转型跨越为主线,以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率先发展为主题,以扩区进位、总量翻两番、服务全市经济转型崛起为目标,抢抓国家级开发区和山西“综改区”政策先导优势,牢牢扣住“搞好建设、服务企业、发展经济”三大重点,抢抓机遇,先行先试,加快推进开发区用地集约化、产业多元化、项目集群化、服务人性化、社会和谐化进程,努力把开发区打造成全市乃至于全省经济转型崛起“先导区”、企业投资兴业“集聚区”、改革创新“试验区”、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区”。

——经济转型的“先导区”。要当先导,就得先行、先试、先发展。不管前进道路中有无困难,有无不利因素,牢牢扭住发展经济这个第一要务,想尽一切办法,破解一切制约因素和不利因素,加速经济跨越发展,实现全区“十二五”时期经济总量翻两番。

——投资兴业的“集聚区”。就是要让一切资金流、人才流等趋之若鹜。按照需要就是政策、诚信就是承诺、效率就是优势的理念,打造企业需要的政务软硬环境。下一步,我们将研究出台《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和《扶持企业发展的鼓励办法》等政策、条例,为打造投资兴业“集聚区”奠定基础。

——改革创新的“试验区”。开发区就是要敢于先行先试,在试验中为今后发展探索规律、总结经验。这些创新不仅体现在推动经济发展中,也要渗透到体制机制创新上。根据其他省市开发区的经验,开发区本身就是一块“试验田”,我们就是要让这块“试验田”为全市新一轮转型跨越发展总结经验,闯出一条创新发展、率先发展的新路子。

——产业集群的“示范区”。这样的发展定位,主要是针对我区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项目布局。要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最大、最优配置,唯有走产业集群化发展之路。这是工业经济的发展方向,也有利于各种要素的集聚,实现产业配套发展。特别要大力扶持医药支柱产业,下大力气扶持引进高技术、高附加的新兴产业。同时,我们要探索“一区多园”产业集群化、专业化发展新模式,积极向上级争取“一区多园”发展的政策支持。

三、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发展的产业格局和路径选择

在发展模式上,走一区多园的路子。随着工业用地集约化水平的提升,一区多园发展是当前开发区经济发展模式的一大趋向。借鉴江苏、山东等地开发区的发展经验,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要科学把握发展规律,“十二五”经济转型发展的主要模式就是要由过去的一区一业向一区多园转变。“十二五”期间,我们初步规划建设五大园区,即:医药生产园区、装备制造园区、食品加工园区、电子高新园区、现代服务园区。

在产业部局上,走集群发展的路子。要制定产业准入门槛,规划产业集聚示范园区,坚决禁止产业乱散布局。2009年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专门规划建设了医药生产园区,将威奇达、普德等现有医药企业搬迁园区集中生产。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将按照产业分类、集群配套的发展模式,将开发区湖东片范围的汽车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石材加工等企业搬迁至特色专业园区,并大力发展配套产业,延伸特色产业链条,不断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同时,按照腾笼换鸟的方式,在湖东片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高附加、无污染的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逐步在全区形成以医药产业为支撑,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现代服务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布局。

在产业结构上,走多元发展的路子。在做大做强医药产业,壮大支柱产业规模的同时,大力扶持生物医药、保健等高新技术和高附加药品,不断提升医药产品技术含量和业态水平,尽快建成全国有影响的医药工业基地、全球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基地、高附加药品和保健药品供给基地,力争“十二五”末医药工业产值达到150亿元。要创造条件,大力引进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积极发展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打造全市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第一高地。

发展的方向确定之后,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就是关键问题。如何让开发区搭上全省“综改区”这班转型跨越发展的“快速列车”,关键是选择四条路径,解决四大问题。

一是调区扩区——解决发展空间问题。以国家级开发区批复为契机,将现有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调区扩区,为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五”时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谋求空间支持。重点解决好规划、土地和政策问题。规划方面,要按照产业多元化、集聚化、特色化的方向,有针对性地规划出产业发展的用地布局空间,制定出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规划。特别是在土地空间利用上,借鉴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探索空间制约条件下积极发展“飞地”经济的办法和途径。

二是园区建设——解决产业布局问题。今年是“十二五”起步年,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要按照“一区多园”的现代经济发展新模式,根据空间范围、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尽快编制若干指导开发区长远发展的高标准的产业专业园区规划。重点规划建设医药生产、医疗器械、装备制造、IT高新、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特色产业发展功能园区。以现有开发区区域为总部,加快培育总部研发基地,为开发特色产业创造条件。

三是科学融资——解决建设资金问题。调区扩区后园区基础建设资金问题,是“十二五”期间全省开发区所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要加快发展,要转型跨越,必须要有资金支撑。面对开发区调区扩区的形势,面对即将开始的大规模基础建设,资金问题必将会成为困扰开发区的最大难题。一方面,我们将发挥开发区政策优势向国家申请贴息贷款,另一方面,我们要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努力扩宽融资渠道,为开发区调区扩区基础建设解决融资问题。

四是招商引资——解决项目支撑问题。选择国家、省市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结合我区的产业定位,抓紧修订促进招商引资的措施和办法,发挥专业招商队伍、中介组织的作用,尤其注重发挥以商引商的作用,紧跟东部沿海和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动向,及时掌握国内、国际500强以及国内民营500强的投资动向,登门拜访、有效对接、力争引进。同时,积极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捕捉和储备一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潜力大、效益好的新兴产业项目。特别是要重视发挥“孵化器”效应,瞄准高端和前沿,探索建立新兴产业孵化基地,广泛融资建设标准化产业“孵化工厂”。

这四个路径环环相扣,无论任何一条路径断裂,都将阻碍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五”转型跨越发展。鉴于此,笔者希望在推进全省“综改区”实践中,上级党委、政府要放手、放胆、放政策、放资金于省级以上开发区。特别是对于在“综改区”实践中的先行先试政策,在一些约束性指标和项目审批权限上要对省级以上开发区适度放宽。比如,在年度用地计划上,要重点倾斜,由省国土部门单列,不应等同于县区,不应由所在地政府在全市统筹调剂。再比如,对省级以上开发区审批权限该下放的必须要下放到位。支持省级以上开发区自主制定招商引资奖励和优惠政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开发区先行先试,等等。只有自主权限到位,才能保障开发区在“十二五”时期再造一个新山西的伟大实践中走出转型跨越发展的新路子。

F127

A

1009-1203(2011)05-0006-03

2011-08-26

雷雪峰(1961-),男,山西大同人,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责任编辑 刘宁

猜你喜欢
技术开发区开发区园区
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断强化四种能力 奋力争创五好园区
“疫”起战斗——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统一战线同心抗疫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挤压还是带动:开发区FDI外溢对无开发区城市经济的影响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以南昌高新开发区为例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