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小雨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 河南 郑州 450002)
意识形态是一套完整的思想理念和信仰体系,是党的思想基础和党组织、号召、凝聚人心并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的强大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总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而外界就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1]意识形态是社会整合的工具,执政党进行价值地整合,主要是依靠党的意识形态这个最重要的工具。如果执政党所坚持的意识形态本身得不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普遍支持,那么就谈不上价值观的整合。
执政党所追求和倡导的意识形态往往体现着其对社会价值观的整合方向。在制定政策、确立国家发展方向的过程中,一系列相关制度和措施的出台,都是与其意识形态所指引的方向相一致的。社会思潮的多元多变,总会在某种程度上与执政党所倡导的意识形态有出入或相悖的地方,为了获取最大限度的社会认可和提升执政的合法性,执政党会不可避免地对符合其意识形态要求的社会思潮进行鼓励和支持,而对违背或不符合其倡导的意识形态要求的社会思潮进行回避或打压。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执政党所倡导的意识形态都为或一直都为全社会所认可,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巩固执政地位,获得持续执政的可能,每一个执政党也都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对意识形态作出相应的调整。但最终的结果都是将各种社会价值观向其倡导的意识形态方向引领。执政党所倡导的意识形态往往就是本党的价值观和执政理念。如资本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往往强调自由、平等、法治及福利的提升;政教合一国家的执政党强调的国家发展目标及价值构建与宗教教义的同一与合谐;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强调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法治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等,都体现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执政理念。为了取得选民的支持和民众的普遍认可,每一个执政党都会使出浑身懈数去迎合全体国民的期待,不遗余力地宣扬本党价值理念的合理性与普适性。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政党都能做到自身的价值理念会得到持续不断的普遍支持。或者由于政治体制的原因,或者由于执政领导集团的缺乏远见与固执己见,或者由于执政党对社会变迁的程度与深度的把握不够而迟缓了对自身意识形态的调整等种种原因,都会导致执政党的意识形态与结构复杂而又深刻变动的社会价值观产生脱节。在这种情况下,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就逐渐由于僵化而缺乏弹性而被否定或抛弃,执政党的政策措施将不再具有不容置疑的说服力,其执政地位也将受到威胁而发生动摇。另外,社会价值观的变化有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时由于一个重大、剧烈的突发性的事件而的发生而使整个社会价值观发生突变。从变化的起点到变化的最终成型,再到执政党对变化的感知、观察、应变与控制,中间会有一个传导的过程。如果传导的过程过于缓慢,执政党的意识形态调整速度过于滞后,就会形成一个执政党的意识形态与社会价值观之间的断裂地带。断裂地带的产生,说明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已经无法解释社会的期待和民众的要求,也就是说,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已经无法与自己的执政基础(社会的期待和民众的支持)保持同步,执政党不论采取什么措施都不可能足以使人信服。因此,断裂地带的产生,执政党公信力的下降,将会把执政党带入到一个岌岌可危的境地,有时甚至会导致使其执政地位被颠覆的危险。
社会生活总是丰富多彩的,社会变迁从来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而意识形态作为执政党的价值取向,是其获取政权的敲门砖。如果没有科学完善和有说服力的意识形态,一个政党根本无法染指政权。因此,一般来说,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在其获取执政地位之前与执政的最初,总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但是,随着执政时间的增长,执政经验与执政能力的逐步增强,却往往会使执政党内部滋生骄傲自满的情绪,使其认为本党的意识形态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这样就会使意识形态逐渐无法引领不断深刻变化的社会生活而变得僵化与蛮横。
在竞争性政党制度的国家,由于两党或多党都为获取执政地位都倾注了全部的力量与资源,各党之间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或政策取向等)不断展开激烈的竞争。为了夺取政权,每个政党都会运用一切手段与力量强化自己所倡导的价值理念的合理性,从而得到选民的支持而上台执政。因此,在竞争政权的过程中各党的意识形态就首先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大比拼。当一个政党在竞争中胜出成为执政党,也并非意味着该党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在竞争性政党制度的国家,在野党并非处于超脱的地位,其往往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对执政党的的监督作用。在野党会在总结其竞争失败教训的同时,去发现和挖掘执政党的漏洞,另外,在野党也会不断调整自身的价值理念,努力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认同,为其下一次选举中胜出创造条件。因此,既使在台上执政的执政党,也时刻不敢有丝毫松懈,一方面要不断调整自身的价值理念,使自己的意识形态更加巩固,另一方面,也要时时注意在野党对其的批评和反击,从而为谋求连续执政创造条件。因此,在执政的过程中执政党与在野党也要进行激烈的比拼。此一过程循环往复,此消彼长,如果执政党无法深刻洞察社会生活的变迁和广大民众的期待而固守其合僵化的意识形态,就会导致政权的丧失。
在非竞争性政党制度的国家,执政党上台执政往往是由于一些特殊的历史原因和时代背景。特别是面临外敌入侵和内部分裂的国家,由于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面临深刻危急,能够顺应时代潮流带领民众实现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的政党,往往会得到最广泛的拥戴与支持,其取得执政地位就有了历史的合法性,也就是说,其执政地位的取得是历史选择的结果,其他各种政党由于力量对比与发挥作用大小的原因,都无法与执政党相抗衡,更不可能挑战执政党的执政地位。但是,历史的合法性只能表明执政党在取得执政地位之前其所倡导的意识形态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是并不表明其执政地位会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随着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实现,执政党的威望会达到空前的高峰,广大民众会对执政党的纲领和宣扬的价值理念高度认同,同时也会对执政党的期待更高。随着执政历程的展开,执政党往往面临着发展经济与恢复民生的迫切重任。但是,领导经济建设、不断改善民生与夺取政权、实现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任务,如果执政党不能及时调整自身定位,从革命党的角色尽快转变为执政党的角色,就会使执政过程出现错位与失误。在执政前倡导的价值理念和采取的措施与政策可能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如果不加修正就全盘搬用到执政过程中,就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如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往往强调高度统一、高度集权,但是在领导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就不能一味强调统一与集中,而要更多地在政治上突出民主,在经济上尊重价值规律的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文化上强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另外,执政党由于巨大的历史功绩和先进的价值理念,往往会得到广大民众坚定不移的追随与认同,有时候既使在执政过程中出现一些失误与挫折,也往往能得到民众的谅解。但是,巨大的历史功绩和先进的价值理念只能说明过去,并不能保证执政党躺在历史的功劳薄上睡大觉。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新的社会思潮不断涌现,执政党所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压力,如果不能顺应时代要求与民众期待适时作相应调整,执政党的执政地位也会受到威胁,甚至丢失政权。前苏联的解体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和人类社会的政治生态,但是却在连续执政71年之后却突然丧失了执政地位,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尽管有苏联模式弊病的长期影响和西方的和平演变的压力,但根本的一点就是苏共没有因时而变,党的意识形态高度僵化,失去了起码的弹性。另外戈尔巴乔夫实行新思维,推行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的改革路线,使党的意识形态的调整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彻底抛弃了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引领作用。
在转型期,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发展必然要求作为执政党社会整合的重要工具和载体—意识形态更加具有包容性,能够作为不同利益主体和社会思潮的价值支撑。对意识形态的这种包容性的要求本身就表明了意识形态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增强弹性,能容纳不同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分歧,从而更好地发挥价值整合的功能。有广泛包容性的意识形态,是一个政党现代性的重要方面。“这样一来,政党就必须把这些并不完全和谐的内容整合在一起,使它们变成一套大体一致的、至少不自相矛盾的东西。出现的结果,就是政党的意识形态越来越带有调和、包容的性质。越是有影响力的政党,在这方面的取向越明显。”所以,现代政党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对其他与本党意识形态有区别的思想、观念持宽容的态度。“这种宽容态度实际上意味着,政党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需要,从其他不属于自己意识形态部分的思想中吸取新的内容,调整自己。不管人们持什么样的观点,用理智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和别人的观点,采取宽容态度,都被看做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反过来说,缺乏包容性,或者说,意识形态上的不容忍,是政党非现代性的一个突出特征。”[2]具体来讲,执政党的意识形态的包容性有两层含义。“第一,它有比较广阔的边界,能够把许多不同的观念和价值整合在一个思想体系之中;第二,它有较大的空间,能够为尽可能广泛的政策选择提供理论支持。”[3]从全球的视野来看,在这方面做的相对比较成功的政党主要有新加坡人民党、墨西哥革命制度党等,它们在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方面,就十分注意保持党的意识形态的包容性,以使不同的价值观协调起来,避免冲突,达成共识,汇聚共同的力量来实现执政目标的达成。
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活动的根本理论基础,全面、系统地体现了党的价值取向和理论支撑,是党的意识形态的灵魂和集中体现。不断提升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包容性,首要的是要不断提升党的指导思想的包容性。历史和实践证明,僵化的、脱离实际的指导思想将会把党的事业带入危机中,而富有弹性,宽容、理性、包容、符合客观实际的指导思想就能有效引导党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党所面临的历史任务、发展阶段和主要矛盾不同,指导思想也要随着客观现实的变化进行调整,实现与时俱进。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利益诉求多元,社会思潮多变,公共参与高涨,实现社会整合的难度加大,不断提升党的指导思想的包容性就尤其重要。执政党的指导思想作为树立在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面旗帜,具有鲜明的导向性、概括性和统领性,增强党的号召力,激发社会活力和生机,需要执政党适时对指导思想在巩固基本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因应时势的修正,保持适度的张力,使在复杂的社会变迁中保持高度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包容度不断拓展。在改革开放以前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中,只所以走了许多弯路,是与当时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偏差有关。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巨大成就的取得,党内骄傲自满情绪不断滋长,急躁、冒进的非理性情绪逐渐在党内占了上风,对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判断出现失误,左的理念逐渐在党的指导思想中占据了统治地位,直至提出和实行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思想,使党的指导思想越来越僵化,包容度越来越弱。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对形势的正确判断和党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变化,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历史性转折,实现了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与时俱进,包容度大大增强,改革开放事业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党的指导思想包容度的提升的过程就是党的指导思想不断实现与时俱进的过程,同时也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深入展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同时也代表了党的指导思想包容度的不断提升,从而也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发展和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
党的执政发展理念涉及到执政的目的和价值取向,是指党为了实现既定的执政目标所采取的发展思路和方向和指引党有效实现执政目标的思想支撑和理论先导,也是党的意识形态在执政发展实践中的重要体现。有什么样的执政发展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执政方式和执政效果,执政发展理念先进与否,是判断一个执政党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准。不断提升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包容性,需要从执政实践的高度不断提升党的执政发展理念的包容性。共产党执政,首要的是要领导人民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体现党的执政能力和社会整合能力。中国共产党坚持的是符合客观规律和时代要求、包容性强的发展理念,还是固步自封、落后于时代潮流、僵化的发展理念,直接影响到党的意识形态的活力和对人们的吸引力。在转型期,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发展理念实现了新的转型和跨越,重视科学发展,关注社会和谐,努力化解发展中遇到的矛盾、问题和挑战,积极培育和谐的发展理念,使党的执政发展理念的包容性大大增强,适应性不断提高,社会认同度逐渐提升。但是,这种增强、提高和提升并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在执政实践中不断深化,并且还要注意对执政历史经验的不断总结。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个基本要求,就是对在转型期不断提升党的执政发展理念的包容性的一个深刻总结和简明概括。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向全党提出了“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4]的要求,从而把社会和谐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中更加突出的地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一方面是执政发展理念的创新和升华,另一方面也为执政发展理念的包容性的不断提升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提出和实施都要紧紧围绕促进社会和谐这个宏伟目标来进行,党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的改革和完善都要以促进社会和谐、化解社会矛盾、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为根本指向。
党的执政基础是否牢固、是否广泛,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是否巩固、执政合法性是否能得到社会认同和党的意识形态能否占据引领社会思潮的地位。党的意识形态要为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服务,使党的支持力量和依靠力量更加强大、广泛,充满活力,而反过来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有利于党的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度的不断提升,增强党的意识形态的说服力,为更广泛更有力地凝聚社会共识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党的执政基础既有一个巩固的问题,也有一个扩大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是有机统一的,实质是一个党的执政基础是否具有包容性的问题。没有巩固,就谈不上扩大,但如果不能关注、团结、吸纳新生社会力量,党的执政基础也难以巩固。因此,不断提升党的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就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提出新判断新举措,不断提升党的执政基础的包容性。党的执政基础包括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其中阶级基础是党的执政基础中最根本的基础。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自己定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为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始终紧紧团结和依靠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赖以执政的根基和不断巩固和增强阶级基础的必然选择。是不断群众基础是党执政的基本依靠力量。始终紧紧团结和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以及新的社会阶层,是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的应有之义。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巩固和扩大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最广泛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不同社会群体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社会转型期只所以更加强调不断提升党的执政基础的包容性,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各种新生的社会阶层也在不断涌现,原有的各种社会阶层也在不断分化、组合,这对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来说,既是一个严峻挑战,同时也是一个重要机遇。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命题,这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也是党在思想精神领域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为社会转型期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和核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如何,关键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否具有科学性、包容性、时代感和民族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5]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指引我们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新胜利的根本保证和理论支撑,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我们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指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是符合中国实际、不断实现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包容性和民族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鼓舞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在共同的旗帜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有了共同的理想追求,才有可能团结一心,克难攻坚,不断实现新的超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伟大复兴,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精神支撑,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爱国主义是凝聚人心、激扬斗志的强大动力,改革创新是是我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所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因此,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感。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引领转型时期的社会风尚树立了道德标杆,是凝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的坚强纽带,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时代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建设,要通过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党德就是指政党的道德水平,一个政党道德水平如何,往往决定着党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的强弱。党德代表了党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导向,只有以德立党,以德建党,立党才能立得牢,执政才能执得好。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对中国共产党最高的道德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加强道德建设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为全面加强党德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要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坐体系,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党的道德包括每一个党员的道德、党的领导干部的道德以及全党的整体道德。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保证。”[6]党的每一个成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都是党德的具体实践者和体现者,全党要通过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固树立以德立党的理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贯穿于党德建设的全过程,不断巩固和提升党的道德水准和道德影响力,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在转型期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有效引领社会思潮提供了明确的方向。要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被各个社会阶层所接受和认同,发挥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还需要加强教育引导,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一个新的理论要想获得广泛认同,就必须进行理论灌输和宣导。同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提出到获得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同样也需要宣传教育和正确引导。教育引导的目的是让全社会都能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全面领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执政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要从有效整合各种社会思潮、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高度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各种价值观念相互碰撞、各种文化相互交融,许多本来很清晰的价值认同现在却变得模糊起来,许多本来很有说服力的价值观念现在却受到了广泛置疑,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必须在全社会确立一个核心价值理念,这个核心价值理念不仅仅是在执政党内部得到认同,更重要的是能让全社会都能认同和接受。执政党不能自说自话,更不能代替人们去表达思想观念和心理诉求,而是要通过科学的教育引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召性日益增强,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得到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的广泛认同。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认同,外化为人们的自觉实践,从而使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化为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的行为具体规范,不但要靠宣传引导,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身的感召力、说服力和科学性,还要靠制度手段,推动制度创新,从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社会管理等层面进行必要的约束和规范。相对于宣传引导,制度建设是一个相对规范的硬性约束手段,是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性、持续性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新的理论创新,通过理论宣传、舆论引导来发挥其宏观引领作用是必要的,但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中所感知、所领会,还必须有必要的制度化的载体来支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微观规范作用。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就要考虑到在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社会管理中渗透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依据和基本要求,使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社会管理体现出而不能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社会管理的全过程。政策、制度、法规、社会管理体制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轨迹和方向,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刚性规范,也要同时注重灵活性和有效性,不能让人们理解成为是一种强制灌输和硬性推进。制度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如果忽视了人们的心理诉求和主观感受,在实际推进中也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
[2][3]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53-54、234.
[4][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纲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14.
[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选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