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纯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
茼蒿为菊科菊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以嫩茎叶为食的栽培种。别名蓬蒿、春菊、蒿子秆儿。欧洲常用作花坛花卉。
茼蒿原产地中海。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早在公元7世纪的唐代就有关于茼蒿栽培的记载。“茼蒿”的称谓始见于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在其“菜蔬”类中已列有“茼蒿”的名录。同一时期由孟诜(约公元621~631年)编撰的《食疗本草》也收入“茼蒿”名称。宋代嘉佑年间掌禹锡等编辑的《嘉佑补注神农本草》中作为药草收入“茼蒿”。由元朝司农司根据《齐名要术》、《务本新书》等书编撰,于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成书的《农桑辑要》中有“新添,茼蒿”的记载。成书于元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的《王祯农书》载有“茼蒿者,叶绿而细,茎稍白,味甘脆。春二月种,可为常食。秋社前十日种,可为秋菜。”可见“茼蒿”作为蔬菜著录约在元代。明·徐光启(公元1562~1633年)编著的《农政全书》中收入“茼蒿”,曰:“形气同于蓬蒿,故名。”
茼蒿依叶的大小分大叶茼篙和小叶茼篙两类。大叶茼篙又称板叶茼篙或圆叶茼篙,小叶茼蒿又称花叶茼蒿或细叶茼蒿。小叶茼蒿类型在北京又培育成嫩茎用品种——蒿子秆儿。
《红楼梦》六十一回中有:“前日春燕来说,晴雯姐姐要吃蒿子秆儿,你怎么忙着还问肉炒?鸡炒?”明清之后,茼蒿已广泛种植,并成为常食蔬菜。
茼蒿于16世纪中传入日本,现在日本栽培日益增多。欧美各国少有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