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为壶心”与“功在壶外”——浅谈紫砂创作中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2011-02-16 19:47朱丹
中国陶瓷工业 2011年1期
关键词:制壶祥云紫砂陶

朱丹

随着紫砂艺术的发展,紫砂艺术家对紫砂艺术诸多理论问题的思考和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和细致。作为紫砂后人,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紫砂艺术中的继承与创新。大家在这一方面都已各抒己见,深入讨论。很多前辈在这方面也有了很深的研究,这些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潜心学习。回顾十多年来从事紫砂陶艺制作的漫漫历程,有成功的喜悦,也有枯燥乏味的艰辛,为总结经验,更好的前进,经反复思考,得出以下几点感悟,以与同行共勉。

紫砂艺术源远流长,前辈艺术大师的璀璨作品具有双重价值。它们既是历史的辉煌成就、人类文明的共同瑰宝,同时又为后来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后来者带来了一种无形压力和动力。

有很多紫砂艺人面对前辈大师们的文化积累时都会说,我们要继承传统,但也要注重创新。为什么我们要继承?为什么我们又要创新?很多人都会描述继承与创新的差异,但是却忽略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甚至是它们相辅相成的部分。

首先,“继承与创新”具有相通的核心目的--“美”。不论是继承还是创新,紫砂艺人应该有一种意识--不断追求紫砂艺术的最高点。就像是古代的诗人,在作诗的同时还在想着如何把景物描绘到极致,他们的追求都只是“美”。

美不是孤立的对象,而是与人的需求被满足时的精神状态相联系与刺激的互动过程,因此,当审美主体观照客体时,必须要有适当的陌生,产生适当的惊异,才具备足够的审美感受。

当从理论上对“美”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明白,紫砂艺术不断创新,是出自“美”的本质需要,是紫砂艺术的必然要求。

我在学习前辈大师的时候,就以此为衡量自己的标准,学习可以体现美、容纳美的技法,体会一切适合紫砂泥料的做工与手法。这样继承,可以为创新打下坚实基础;这样创新,才可以更好地继承传统。

创新也需要注重内涵的结合,如我的《大雄宝璜壶》。此壶造型以存世甚少的良渚玉文化“璜”为题材,选用原矿紫砂黑星砂精心制作而成。其上部为宝璜壶,嘴、壶把舒展自然,若声成者,线条与壶身融汇贯通;壶盖采用工艺难度极大的嵌截盖,盖与壶身的弧线条一气呵成。嵌缝间连一丝头发都嵌不进;壶钮由“玉牌饰”演变而来,灵气毕现,玲珑为玉,此乃生色之妙誉。壶脚稳而巧,直看是两点,侧看为两条弧线,恰与壶身凸弧线形成反比,具有视觉冲击力,壶身浅浮雕饰倍添盎然古意。玉壁壶之中开圆孔,原是借鉴于古玉壁,更显古气灵动,突现玉壁文化审美之奥邃。壶底及宝璜座的正面还刻以精美的陶刻装饰,赋以丰富的文化内涵,给人以无限艺术美感的享受。合璜为壁是全壶设计之真谛,其中意趣无穷,两个宝璜整合,寓意圆圆满满,正合人们心中凡事顺心,结局圆满的向往与追求的意境。

我们可以把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归结为“继承中包含创新,创新中体现继承”,从而达到“美”的目的。其次,继承与创新的核心适用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先生的一句话--“技术为本,文化为源,功在壶外”。

“技术为本”,制壶技艺在紫砂艺术中起着基础作用。“文化为源”,是突出文化内涵在艺术创造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在现代艺术中,如果没有文化内涵,紫砂艺人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制壶者。“功在壶外”并不是指单纯的制壶技巧。

“功在壶外”,一把壶,文化与生命力赋予其中,那它本身价值也就得到了提升。反之它可能只是一个品茗的器皿。如我创作《祥云》,如朵朵祥云,似年年如意,象滔滔浪花……疏寥落笔,大片空白,通过空间反思维规律,对画面进行周密构思,以简约带来视觉轻松感,提升意境与空间想象力。

“功在壶外”,也在于高远的思想境界。古人常说“不诚不悟”,没有诚敬的心,是无法悟出真智,得成正道的。真正的艺人,其艺术作品和自己的真如心性,血脉相关,每件艺术品中都见到自己的人格智慧。这才能够留下真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心的作品。

在创作实践和经常临摹前辈们的作品过程中,我曾潜心地学习和研究前辈大师的优秀创造。但是我学习前辈,不是为了模仿和重复,而是从“学习其方法”,进升到“体会其精神”,再到“领悟其意蕴”。

在自己的创新过程中,通过我自己生活经验的积累,人生境界的提高,思想境界的深入,艺术境界的通达,以及向前辈们学习过程中,所领悟到意蕴,将这些感悟,融入我的作品中,才能使作品表现出完美形式与适度惊异的结合。

无论是我的《大雄宝璜》,还是我的《智竹提梁》,或者是《珠丹壶》、《祥云壶》、《心月壶》等,这些创新作品都不是我坐在桌子前,坐井观天、苦思冥想出来的,而是含有我四处搜寻、观四方风景、读越界诗书的心血结晶。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切合时事题材的创作(如《祥云》、《申博提梁》等),这也表明了做壶人的注意力不能仅仅局限在壶上,而是要体现“纳诗书礼乐于手下,含时事风云于胸中”的新时期艺术家的气质。

“艺海无边,学无止境”,作为一名青年紫砂陶艺工作者,我会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旺盛的创新精神,发扬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向艺术前辈们虚心学习,在紫砂陶艺创新之路上披荆斩棘,奋勇前进,真正领会“功在壶外”。

猜你喜欢
制壶祥云紫砂陶
紫砂陶刻“稚子垂纶瓶”的创作及评析
祥云拂郁 仙禽告瑞——《瑞鹤图》与宋徽宗
坭兴陶手工拉坯制壶的基本技法应用与探讨
紫砂壶艺制作创新表述
浅析紫砂陶的造型与审美表达
论紫砂陶刻的装饰与发展
奥体祥云
开宗立派 重构传统——吴鸣紫砂陶艺历史价值之再认识
浅谈制壶的创新与发展
紫砂泥料在制壶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