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杰 李兴华
(景德镇陶瓷学院思政部,江西景德镇333403)
明清时期,随着景德镇陶瓷业生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来到景德镇从事陶瓷业生产。在中国古代社会组织结构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瓷业从业人员按照地缘、血缘、业缘、志缘关系结合到一起,对景德镇民窑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血缘关系是人类最初群居生产的唯一纽带,也是人类社会关系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它影响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包括职业生活。景德镇民窑生产,最初的职业联合方式就是血缘。在景德镇原住民中,童氏从事报火,魏氏从事栾窑。就栾窑业而言,由于技术的保密性,魏姓排斥其他姓氏从事这一行业,形成技术上的垄断。“国朝康熙十三年,吴逆煽乱。景德镇民居被毁,而窑基尽圯。大定后,烧造无从。又魏氏子弟各出其工,分承窑脚,尽为整理,而圯坏如新。故御厂有役则供公食,视寻常加倍,厥后御器烧自民窑,供役虽停,而结砌补葺则仍魏氏所世守。”[1]可见,在挛窑这一行业,魏氏靠血缘关系联合,逐步完善了自身的技术,并且不外传,尤其是核心技术方面,使得其他姓氏人员很难插入其中和魏氏竞争。“而本县之人,盖鲜凡窑有长短,俱有数火堂、火栈、火尾、火眼,皆赖结砌窑墙以固之。其或补葺,均有一定之法,非经魏氏之手不为功。若舍魏氏而他求,必致火力不匀。瓷难成熟。嘉庆年间,有数窑户窃效魏氏,自结其窑,魏氏并不争,一月之内,所烧之瓷偏倚不正,膨裂甚多,因复请魏氏。一经魏手,依然烧瓷成熟。可见魏氏世守之业,别有秘传,实由其祖于经乱窑圯之际,出力整理,能使窑业复兴。”[2]浮梁魏氏凭借自己所具有的挛窑业的专业技术,形成了这一行业的垄断。
随着景德镇民窑业的迅速发展,周围民众纷纷来到景德镇“逐利”,其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仍然是血缘为纽带的家族。最初来到景德镇的本省人主要是都昌人,都昌人最早来景德镇的是冯姓和余姓,尤其是余姓。随着景德镇民窑业生产由槎窑向柴窑过渡,余姓通过学习挛窑技术垄断了柴窑的挛窑,取代了浮梁魏氏在景德镇民窑生产中的地位。为了保证利益最大化,余姓的窑技术一直采取严格的保密,这一技术为都昌多宝乡和仁义村余姓人所垄断。为了担心技术泄密,他们在公开场合根本不谈技术问题,有时父子俩在家谈技术的时候,只要发现一个外人走来,马上就停止谈话,生怕别人听去。据挛窑师傅余昭林回忆:“一次在锦堂窑,窑挛好以后,‘窝里’烧不熟,把桩师傅到店里面找我师傅,师傅热情接待他,却叫我到厨房烧茶,我人在灶边烧茶,耳朵注意到他们讲话,师傅说,“回去后,用一根线从窑门口拉到‘余堂’,看一看窑弄里的‘老土子’是否铺平整了。把桩师傅用线一拉,发现‘窝里’的‘老土子’要低三分,他马上补上‘老土子’再烧窑,这毛病就解决了。”[3]可见,在技术传递方面,即使是师徒和同姓之人,如果学徒不聪明和认真观察,没有直系血缘关系,也很难掌握这方面的技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和姓氏几乎垄断了景德镇陶瓷业的核心技术。
地缘是血缘关系发展的进一步延伸。明清时期,随着景德镇陶瓷业的发展,大量的外来移民涌入到景德镇寻找生存的机会,景德镇陶瓷业生产开始向景德镇城区集中。这种集中一方面促进了陶瓷业发展,形成了著名的业陶商业中心,另一方面也扩大了瓷业从业人员的范围和机会,形成了景德镇历史上著名的都帮、徽帮和杂帮。
按照地缘关系形成的这些帮会组织为了加强团结和同乡
1(乾隆四十八年)《浮梁县志》,卷五。
2(乾隆四十八年)《浮梁县志》,卷五。
3《景德镇文史资料》第十辑《景德镇都帮》,第56页。间的联络,维护自身利益,组织会馆为同乡提供基本的服务。“会馆者,正所以结乡谊,联感情,设宴会,坚固团体也。”[4]旅景会馆的建立,起到了联络同乡,调解纠纷,解决就业以及帮助他们解决临时性困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对当时社会发展来说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按照地缘关系结成的会馆还从事慈善事业,救济同乡和举办公益事业。以都帮为例,都昌会馆进行的慈善事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设立义渡。由于从景德镇到南昌有昌江相隔,没有船没有办法到达景德镇。都昌会馆的福缘社购买渡船8艘,设立渡口6个,渡船和船工的所有开销由福缘社负责。第二,为死难者施舍棺木。由于都昌在景德镇从事陶瓷业生产的人员特别多,虽然有一部分属于富裕阶层,但大部分从事基层的陶瓷生产,个别的甚至在去世以后,没有买棺木的钱。对于那些非常贫困的工人,去世以后其家人可以与本姓人一起找账房先生,由账房先后开具领条,然后去棺木店领取棺木,棺木店在年终的时候和会馆结算费用。第三,从事公共卫生事业。景德镇到了明清时期,由于从业工人太多,城市没有基本的公共卫生设施,街道上面到处都是粪便,一到夏天更是难闻。为此,到了民国时期,景德镇都昌会馆专门雇用两个人负责十八桥的卫生,两个人的费用由会馆承担。第四,赈济灾民。由于都昌独特的地理环境,经常出现干旱和被水淹的情况,在景德镇从事陶瓷生产的都昌人都会对家乡进行接济。民国二十五年,都昌大旱,都昌派代表来会馆寻求援助,都昌窑户和工人捐款以后,到附近县市买稻谷运到都昌,赈济灾民。第五,举办学校和教育,培养本地适龄孩子上学。后来曾经创立新式学校-静山中学,扩大教育的范围[5]。
血缘是人类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地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血缘关系的进一步延伸,这两种社会关系构成了景德镇民窑生产的基本单位,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形成对某种技术或者某个行业的垄断。
同血缘和地缘相比,虽然不能认为业缘是一种社会组织的进步,但这种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地域的限定,为景德镇陶瓷业生产带来了一种新的运营方式。
血缘、地缘和业缘在景德镇陶瓷业生产中,很难明确的区分开来。尤其是某些行业就是按照地缘和血缘来组织的,比如栾窑也就是完全按照血缘关系组成,烧窑业基本上都由都昌人垄断,既是地缘组织也是业缘组织。但大多情况下,业缘和地缘还是有着明确的区分。在景德镇陶瓷业生产中,有8行36业之说,分工很细。在各行业相互合作分工过程中,很难形成某个地缘组织对所有行业的垄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业缘组织在调节劳资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按照业缘来划分的话,景德镇民窑生产分为手工业主行帮、工人行帮和商人行帮。即使有地缘关系上的因素,瓷业工人和手工业主在某种意义上也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为了维护工人的利益,工人行帮按照工种来组织行业组织,著名的代表是“五府十八帮”[6]。它的办公地点是佑陶灵祠-风火庙对面的戏台上。它成立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工人利益的满足,加强对手工业主的约束。主要职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写字薄是工人行会对窑户的约束。其手续为:窑户老板起牌号开始生产之前,向这个行业总组织(五府街师傅)进行登记,街师傅用一种红格账本记载窑户牌号,经营品种和生产能力等项目,然后盖上“五府十八帮”的长条木印,并缴纳四到五元的费用。写车薄时候,窑户老板请用介绍的装坯工属于哪一帮的或者那一坯头,这个窑户今后雇用装坯工,永远属于这个帮,不能自由过帮雇用。相反,这个帮窑户的受雇权可以转让给其他别的帮,叫做卖帮。就是说工人可以卖窑户,但窑户不能选择工人。如果窑户的名字改了,可以自由选择帮派,但需要重新等级写字薄。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工人的权益,保证了利益[7]。
其次,有关节日的停工和开工方面也有明确的规定,手工业主和老板都必须遵守。花朝,即农历二月十二日,是园器规定开工的日期。有时老板要提前,叫做“春窑”,工人同意才能开工,否则老板不能勉强。到时工人未来,由工头找人代替,开工时老板要摆“起手”酒请工人吃饭;端午节(农历五月五日),停工三天,老板供给工人两只粽子、两只咸蛋、八个人一桌“十碗头”的雄黄酒。(这个雄黄酒是工人经过罢工争取来的福利);变工节(农历七月半),是瓷业工人请进辞退和结算上半年工资的日子,放假三天,老板换领头,领头换板板(小领头),板板换伙计(操作工人),可以辞请,不受时间影响,所以工人很紧张;中秋节(农历八月间),农村是收获季节,来镇购买瓷器的多,加之这个时候秋高气爽,瓷坯容易干燥,是瓷业生产的黄金季节,故流传“七死八活九翻身”的俗语。中秋节日,照例要放假一天,老板要与端午节一样供应酒席和每人半斤月饼;人工节(农历10月26日),是老板确定或留用领工的日子,如在酒席上谈下年度的生产打算,这是留的表示;如老板讲表示感谢的客套话,则是要辞退。领工不愿继续在原处工作,也在当日辞工。如果双方确定留下,工人要向老板预借一些工资,叫“扯八中”,即借8元,次年要还10元。这天前后,老板要将选瓷、装坯、运输工人都定妥;歇手(农历12月13日),园器行业规定这天停工,工人不再做坯,故叫歇手、歇手后,要做完架上的半成坯,工人才可以回家过小年。有时生意好或窑
4《古南书院来源补序》,《景德镇制瓷业历史调查资料选辑》,第15页。
5《景德镇文史资料》第十辑,《景德镇都帮》,第212页。
6“五府”是指地理位置和景德镇比较近、交通相对方便的南昌府、南康府、饶州府、抚州府、九江府。凡是这五府籍贯的人可以参加这个行业和授徒,否则不能参加。十八帮是指这个行业中的十八个小组,每个组设头首数人管理帮中的所有事务。每年四月初一到十八日,这十八个帮的工人,一天一个帮到都昌会馆去聚会吃酒,唱戏酬神,因此被成为十八帮。
7《景德镇文史资料》第一辑《景德镇都帮》,第15页。内缺坯,老板在毛利工人同意时,可延长时间(最多不超过5天),叫“扯尾巴”。扯尾巴其内,每天供给每个工人四两肉和“耳朵”钱。烧撞火窑(小年,12月24)一过,有些坯胎未烧完,生意又好,烧窑户就到各坯户组织剩余的坯集中在一起烧,叫撞火窑。撞火窑按照消耗成本一窑一清,不另算账。对烧窑工人则要增加包子钱。
业缘关系的另外一个著名代表是商人行帮在景德镇的成立,它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各商人的利益。明末清初,来自全国各地的瓷商联合成立的瓷商八帮公所[8]。民国初年,由于瓷商的增多,八帮公所改为“全国旅景瓷商联合会”。景德镇形成的商人行业组织的办公地点在苏湖会馆,其主要作用是缴纳瓷税和约束来景德镇从事陶瓷贸易的商人,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冲突而引起纠纷。
缴纳瓷税通常由政府制定,按照各帮进行。清朝道光以前,瓷税的缴纳按照采购的数量和品种计算,但太平天国起义以后,清政府设立了厘金局,订立了瓷税缴纳按照茭草以后的数量标准缴纳,每单支收一百二十文,双支收二百文,每包、篓也收两百文。每年年关的时候还有恩关,就是免税放行。民国成立以后,改为统税局。因为每包大小不一,遇到这种情况各地商帮通过瓷帮公所向政府提出抗议,政府迫于压力就以打折的形式向瓷商免税,办法是合计缴纳税款,然后以九折缴纳,后来随着湖北帮的崛起,他们可以八折缴纳,甚至湖北个别帮派出现过对折缴纳的情况。
瓷商联合会的另外一个功能是约束本地商人按照景德镇瓷业贸易规矩去从事贸易经营。遵照景德镇的习俗,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冲突,影响到本地或者是整体的瓷业贸易。景德镇也曾经出现过由于外地瓷商过于炫耀和张扬,与景德镇本土人发生冲突的情况。历史上,苏湖会馆为了扩大自己会馆的建筑面积,和黄家洲的民众发生械斗,结果被刑部判了重刑,从此其势力在景德镇大大削弱,慢慢退出了景德镇陶瓷贸易市场,湖北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迅速崛起。因此各帮在景德镇从事陶瓷贸易的时候,均按照联合会和各帮的安排,遵守景德镇的习俗,避免发生冲突。湖北会馆在同治年间重修时,特将条规禀呈浮梁县衙后刻勒于石,明确规定了不得和本土人发生冲突,“同乡人等在镇,务宜各守本分,不许纵情滋事,外人亦不得借端欺异,如有等情,必先声明会首,酌其是否理处。若部先为投鸣,与会馆无涉。”[9]
瓷商联合会的另外一个功能是保证瓷器的运输和安全。日本侵华期间,大部分瓷器外出的途径被日本人封锁,景德镇运出的瓷器大部分运送到上海和安徽芜湖。因为要突破日本人的封锁线,人力和运输工具特别缺乏,瓷商公会在临浦和乍浦设立临时办事处,协助瓷商解决瓷器运输问题。
虽然我们承认大部分业缘组织是在地缘关系的基础上成立的,血缘、地缘和业缘相互交织,很难有明确的区分。但在血缘和地缘关系无法形成垄断的情况下,所形成的按照业缘关系组织的各团体,是各方矛盾调和的产物。在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说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进步。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世界的了解不仅仅限于知道什么,或者局限于某种经济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具有共同目的或者追求的群体。志缘就是因为具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兴趣、立志于学习、研究、弘扬某种文化或者知识,按照一定的兴趣形成的独特固定的群体。志缘群体是对血缘、地缘和业缘关系的突破和发展。在生产过程中,这一群体的目的不是为了经济利益,也不是狭隘的集团利益,而是共同的爱好和志向。与形成的其他社会群体相比,志缘群体表现出自身独特的特点。首先,没有明确的制度和观念的约束,尤其是初期形成的志缘群体,大家为了共同的志向结合到一起,这种情况下和其他社会群体的差别就是缺少纪律和道德方面的约束;第二,没有明确的经济利益和集团利益。在传统中国社会里面,形成的各种的社会群体,包括血缘、地缘和业缘,其核心目的就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和集团利益,排斥或者打击其他社会集团,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志缘就有明显的不同,它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共同的爱好,在这种情况下,这个集团的利益是为所有人开放,前提只要是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没有了具体的经济利益和集团利益,凭借爱好结合的团体生存环境相对的宽松;第三,凝聚力强。相比较其他社会群体而言,凝聚力更强,因为其他社会群体更多的是依靠压抑单个人的创造力、想象力和个人利益的基础上而发展和运作的,但志缘群体正好相反,它是在鼓励个人能力发挥的基础上组建的,因此凝聚力和创造力更强。
清末民初,引领世界陶瓷市场的景德镇陶瓷业随着欧美和日本先后进入机械化大生产阶段,慢慢落后于世界。但景德镇艺术瓷仍然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景德镇多件陶瓷艺术品获得金奖,为了振兴日益衰落的景德镇陶瓷业,浮梁县知事陈安联合艺术家吴霭生、王绮在1916年组建成立了瓷业美术研究社,来促进景德镇陶瓷业的发展。研究社的主要负责人有实业家吴霭生、饶华阶,美术家王绮、张筱耕、汪大沧、冯完白、汪晓棠、王大凡、汪野亭、毕伯涛等,其中吴霭生任社长,王绮和汪晓棠任副社长,社址在景德镇逸兴公园的景德阁。
美术研究社的目的是促进景德镇陶瓷美术的创新,包括瓷器器型设计的创新和颜色釉的创新。按照美术研究社的规定,入社社员必须交送代表作品1到2幅,陈列社内,社员相互学习和参考。1916年冬,美术研究社还举办了首次作品展,在景德镇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此后还举行了多次师生作品展,使得美术研究社的影响越来越大,会员也逐渐增加。为了促进会员陶瓷水平的提高,美术研究社在平常组织学习古代著名画家的画技和画论,先后完成了对顾凯之的《画论》、王维的《山水诀》等的学习,提升了社员的各方面的能力。此外,美术
8八帮公所以宁波、绍兴、关东、广东、湖北、桐城、苏湖帮等八帮。
9《景德镇文史资料》第三辑,第128页。研究社为了促进研究水平的提高,专门设有作坊,仿制明清时期的青花瓷、颜色釉等,其中社长吴霭生贡献最大,他以自己全部家产作为投入,在研发和生产方面不惜工本,生产出新的产品以后,马上向全镇陶瓷生产者公开,供大家模仿,促进了景德镇陶瓷业向前发展。但1926年,吴霭生去世,1927年军阀孙传芳的部下刘宝提失败后逃跑从景德镇经过,将美术研究社洗劫一空。随后,美术研究社就无法恢复自己的辉煌,很难组织像样的活动,成立十余年,促进景德镇陶瓷业发展的美术研究社就此宣告解散,景德镇陶瓷实业家和艺术家联盟促进景德镇瓷业振兴的愿望也陷入了停滞。[10]
1928年,随着政局的稳定,一直为瓷业美术研究社解散感到可惜的八位艺术家,自发的组织到一起,为了促进景德镇陶瓷艺术的振兴,进行相互学习,史称“珠山八友”,[11]由王绮发起。他们的聚会和交流没有具体的约束和限制,约定每月十五为聚会日,会员轮做东道主,为了答谢,宾客需带字画一幅,既作为大家相互观摩学习之用,又可以作为答谢主人之物。他们相互切磋技艺,研讨陶瓷美术、装饰画面,共同创作,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陶瓷艺术群体。
“珠山八友”是景德镇陶瓷千年发展史上志缘关系的杰出代表。首先,他们是在景德镇大兴粉彩瓷的背景下出现的著名的瓷版画家,他们相互学习和交流,促进了景德镇瓷版画的迅速崛起;其次,“珠山八友”摈弃了景德镇传统制瓷业行规的约束,自由的发展自己的思想,是社会转型时期特有的现象。“珠山八友”这一志缘群体的形成按照共同的理想和志趣,为了共同的目标,在王大凡的诗句中明确的表达了这一点:“道义相交信有因,珠山结社志图新。翎毛山水梅兼竹,花卉鱼虫兽与人。画法唯宗南北派,作风不让东西邻。聊得此幅留鸿爪,只当吾侪自写真。”他们在长期的交流过程中,相互学习,在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历程中,对景德镇乃至中国陶瓷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也对景德镇陶瓷业志缘关系的形成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陶瓷的产供销是一个整体,很难按照血缘、地缘、业缘来明确的分开。各地商人来景德镇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利益,在保证经济利益的前提下,按照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固定的关系。但这种关系也很脆弱,在面对共同利益的前提下,他们有时候按照地缘关系来结成联盟维护自身的权益,有时候按照业缘关系保证自己的利益。但这种貌似严密的关系网在经济利益面前是不堪一击的,血缘、地缘和业缘只是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工具和手段。值得欣慰的是,近代景德镇陶瓷发展史上出现了按照志缘关系结合起来的团体,这些团体按照共同的志向结合在一起,为促进景德镇陶瓷业的发展做出了自身应有的贡献,也带来景德镇瓷业短期的繁荣。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这种艺术家群体形成的志缘组织很难促进景德镇陶瓷业发展实现再次繁荣。他们的出现,只是景德镇瓷业衰落过程中的昙花一现,但为景德镇陶瓷业发展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生产关系模式。
1(清)《浮梁县志·陶政》
2熊寥,熊微.中国陶瓷古籍集成.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
3景德镇市政协编:景德镇文史资料,景德镇政协文史委员会编,1995
4江西省历史学会编:景德镇制瓷业历史调查资料选辑.1963年1月(内部资料)
5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6陈雨前,郑乃章,李兴华.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
7方李莉.景德镇民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8陈海澄.景德镇瓷录.中国陶瓷增刊,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