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临床治疗分析

2011-02-12 15:33:08叶千琼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2期
关键词:成功率支架冠心病

叶千琼

(四川省南江县人民医院内一科,四川 南江 636600)

糖尿病作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危险因素之一,在冠心病的发病前,以及整个发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糖尿病患者因为血糖无所被正常的利用,机体转而使用另一能源物质-脂肪,血液中过多的三酰甘油和胆固醇使得血管壁更容易发生损伤和粥样硬化,从而更容易导致冠心病的发生。流行病学的一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冠心病患者中合并有糖代谢异常的患者占到全部冠心病患者的80%以上[1], 机体糖代谢异常不仅能够大大增加发生冠心病的概率,并且对其预后也有不良影响。鉴于目前分析糖代谢异常对冠心病治疗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将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计算并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4月在四川省南江县人民医院诊疗的39例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的患者和41例糖代谢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其中糖代谢异常的类型,33例为2型糖尿病且严重程度基本相当,4例糖耐量降低,2例空腹血糖异常。糖代谢异常患者组,男26例,女13例,最小年龄50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64岁;糖代谢正常组患者,男27例,女14例,最小年龄45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年龄62岁。两组患者均无其他严重并发症。

1.2 研究方法

首先,对患者在入院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的病变特点、行介入治疗时的各项参数以及术后住院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和最后疗效等资料进行收集。

其次,对收集到的冠状动脉的造影结果和行PCI术后的结果进行分析。其中,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和分型标准:一支或者以上的冠状动脉主干或者分支的直径小于等于正常的50%,即可以诊断为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往往累计多支血管。根据狭窄的程度可分为轻度病变(通透程度>50%)、中度病变(25%<通透程度≤50%)、重度病变(0<通透程度≤25%)和完全闭塞(即通透程度=0)[2]。血管造影成功是指行介入治疗后,病变血管通透率≥80%,且血流要达到TIMI-3级标准。行PCI成功是指在达到血管造影成功的基础上术后无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临床疗效评定为有效是指患者经PCI后心急缺血情况得到改善,心绞痛等体征得到缓解或者消除。

1.3 统计学分析

对研究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进行SPSS统计学分析。糖代谢异常患者组和糖代谢正常患者组之间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之间采用配对t检验,呈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之间秩和检验。对于百分比表示的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比较

通过对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组病变累及2支及2支以上的患者占本组患者的82.0%,明显高于冠心病糖代谢正常组的67.0%,统计学分析P<0.01证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代谢异常患者组中多见右冠状动脉及回旋支受累,发生率分别为32.9%和29.7%,这在糖代谢正常组中的比率分别为31.2%和27.7%,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代谢异常患者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呈现弥漫、分叉、中重度、累及小血管的情况比糖代谢正常患者组要高(P<0.05);两组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冠状动脉钙化及慢性闭塞性病变发生的概率差别不明显。以上检验显示,糖代谢异常是冠心病累及多支血管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2.2 两组介入治疗的情况比较

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组患者一共置入84个支架,糖代谢正常患者组一共置入72个支架,两者相比糖代谢异常患者组比糖代谢正常患者组平均多置入0.32个支架,但统计学显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分别使用球囊预扩张支架置入术和直接支架植入术的比率,术前的狭窄的程度以及预扩张的直径、支架直径、支架的长度以及行PCI术后血流达到TIMI-3级的时间,以上经统计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PCI治疗过程并发症及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在行PCI术中发生冠状动脉闭塞、冠状动脉夹层、血栓、严重的出血以及冠状动脉穿孔等并发症的概率上的差异经分析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现3例患者因球囊扩张失败,形成了冠状动脉夹层而导致支架无法置入。两组患者的血管造影成功率、以及行PCI术成功率、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以及总的治疗效果经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证明冠心病患者的糖代谢异常不是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3 讨 论

糖代谢异常特别是糖尿病是比较常见的内分泌疾病,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不良饮食习惯加剧了这种疾病的发生率。作为冠心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伴随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提高,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和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也随之上升,这已经成为了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3]。有研究表明,在糖尿病发生之前,机体的糖代谢水平异常已经使得罹患冠心病的概率增加,发生缺血性心脏病的概率与糖尿病患者想当。因此,机体血糖水平的提高对心血管系统所产生的影响是连续的。即使积极的维持血糖的正常,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仍旧高于糖代谢正常的个体[4]。所以,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增加是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前期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以及血脂代谢紊乱综合作用的结果。对这类患者进行治疗时,应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干预治疗。

作为一种全身性的内分泌疾病,糖代谢异常对于心血管的影响是多方位的,包括了全身动脉、较大的血管及微动脉等。此外,糖代谢异常对心肌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相关研究表明,糖代谢异常主要造成冠状动脉发生病变的严重程度和复杂程度增加,发生多支病变和弥散性冠状动脉病变的概率增加,严重程度及钙化的也比正常血糖个体要明显[5]。糖代谢异常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更易发生在左主干中,且累及到小血管,血管闭塞后发生心肌梗死的概率更高以及心肌梗死后侧记循环的血流情况要更差。如本次研究所示,糖代谢异常患者组相较于糖代谢正常患者组更易发生多支病变、中重度、弥散性、分叉、开口及小血管病变,这与以前学者的研究发现是一致的。统计分析显示,糖代谢异常是冠状动脉发生2支及2支以上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在对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的患者行PCI术时,难度更大。

正是因为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的这些病变特点,使得这类患者在行PCI术时需要置入更多的支架[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是由于样本的数量限制以及弥散的冠状动脉病变导致靶血管的狭窄程度被低估而没有相应的置入更多的支架。随着PCI术的逐渐成熟,对于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成功率也不断提高。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PCI成功率在90%以上,与非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成功率相近[7]。本研究也再次表明,糖代谢异常与PCI成功率、血管造影成功率以及总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虽然本次研究对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的临床治疗分析具有了一定的临床以及科研意义,单由于样本较小,相关分析还需在取得较大样本的前提下进一步验证,从而使临床工作者对这种疾病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1] 中国心脏调查组.中国住院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研究-中国心脏调查[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6(22):7-10.

[2] 蔡琦,顾凯,秦敬莉,等.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临床观察研究[J].实用老年医学,2010,24(6):67-69.

[3] 韦志君,薛英玲.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临床资料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08(7):793-794.

[4] 徐利华,吴晓晖.冠心病与空腹血糖关系的研究[J].吉林医学,2010,31(22): 3638-3639.

[5] 刘帆,黄新平,杨红玲,何亚磊.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7):75-76.

[6] 金辰,袁晋青,徐波,等.合并左束支阻滞的冠心病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分析[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0,14(2): 241-245.

[7] 刘艳阳,黄织春,张世新,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分析[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0,32(3):281-287.

猜你喜欢
成功率支架冠心病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当代水产(2022年6期)2022-06-29 01:12:02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 07:46:12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智慧健康(2019年36期)2020-01-14 15:22:58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模具制造(2019年3期)2019-06-06 02:10:54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