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国家理科基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

2011-02-12 18:19赵海燕郑彩霞周伯玲王晓旭
中国林业教育 2011年4期
关键词:北京林业大学理科基地

赵海燕 郑彩霞 周伯玲 王晓旭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国家理科基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

赵海燕 郑彩霞 周伯玲 王晓旭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

培养创新人才是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对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暨国家理科生物学基地10年来的实践探索和培养成效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指出高校应加强组织领导,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组织保障;转变教育观念,为培养创新人才做好顶层设计;建立激励机制,包括分流管理机制、奖励机制、科研训练机制和综合考评机制等,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制度保障;通过依托学生社团、实施项目化运作、搭建科研训练平台、鼓励学科竞赛等,完善科研训练,为培养创新能力搭建实践舞台;发挥导师作用,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专业指导,积极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机制,着力推动拔尖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

人才培养;理科基地;大学生;创新能力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生物学院”)肩负着教育部在全国林业院校中设立的唯一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的建设和人才培育任务。自1997年以来,生物学院以基地建设为龙头,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坚持“厚品德、尊个性、强基础、重实践”的育人理念,不断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培育出一批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生物学高层次人才,为高等林业院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是基地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也是科学管理的内在要求。为了加快高等林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步伐,1997年北京林业大学整合全校资源、凝聚全校之力,高起点、高标准地开始建设“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成立了4个组织机构,并由一名副校长亲自挂帅,全面指导基地建设工作。一是成立了由校、院领导以及教务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理科基地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基地建设的指导与协调工作;二是成立了由学院相关学科负责人、系主任、教授组成的“理科基地专家委员会”,具体负责基地的规划与建设工作;三是成立了由学院领导和院直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理科基地管理委员会”,负责基地建设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工作;四是设立了“理科基地办公室”,负责日常的事务性工作。这4个组织机构的职责相互衔接,使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转变教育观念,为培养创新人才做好顶层设计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基于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因此,转变教育观念,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高校必须承担的职责。北京林业大学把基地当作本科教学改革的“样板田”,确立了“厚品德、尊个性、强基础、重实践”的基地办学理念,注重创新人才的顶层设计,在办学理念、培养模式、教学体系、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促使学生的品德、知识、能力、素质达到协调统一[1]。“厚品德”,即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目标,注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大学生不仅成才、更要成人;“尊个性”,即把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作为重要前提,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进取心,使大学生不仅要全面发展、更要个性突出;“强基础”,即把培养扎实的学术功底作为重要内容,注重构建通识教育平台和强化基础教学环节,使大学生不仅要做通才、还要做专才;“重实践”,即把学生自主实践作为重要载体,注重构建实践教育体系和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不仅要做有才能的人、更要做有创新精神的人。

三、建立激励机制,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制度保障

北京林业大学理科基地先后在分流管理、优秀生奖励、科研实践、发表论文、攻读研究生等方面出台了多项措施,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导向和保障。2009年5—6月,笔者在北京林业大学生物学院、梁希实验班、林学院、水保学院、自然保护区学院、理学院的本科生中进行抽样调查,发放问卷1 028份,收回有效问卷 1 011份,其中生物学院17.7%的学生认为在创新能力培养中良好的激励机制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

(一)建立分流管理机制,形成浓厚的竞争氛围

分流管理是实施因材施教、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措施。从2001年起,北京林业大学理科基地开始按类招生,并建立全程开放式的分流管理机制,根据“少而精、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对基地学生实施分流管理,形成了浓厚的竞争氛围。在对学生进行分流管理的同时,基地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选拔优秀教师为学生提供小班授课,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类指导;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业务学习、创新能力、实验技能等进行过程考核,并基于此进行择优选拔,鼓励拔尖人才脱颖而出[2]。实践证明,分流管理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进取精神。

(二)建立奖励机制,加强优良学风建设

理科基地十分重视学生的学风建设。从1998年起,基地先后制定了多项奖励性激励政策。例如,每年从基地建设经费中拨出3万~4万元,用于奖励在专业学习、科技创新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和指导教师以及被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录取的优秀毕业生,从而在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学风。截止到2007年,学校的9个基地班中有6个班7次获得“北京市先进班集体”“首都高校‘先锋杯’优秀团支部”等称号;基地生的读研率和就业率分别达到82.4%和100%。

(三)建立科研训练机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2003年,理科基地率先设立本科生科技创新基金,以资助学生开展自主研究,并对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学生给与支持。基地还出台了《科技实践活动及基金管理办法》,从课题的申报、评审、考核、验收、答辩等环节进行严格管理,为学生持续开展科研训练、及时提交研究成果提供了制度保障。2009年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分别有57.6%的基地生和62.9%的梁希实验班学生参加过各类科技创新项目,均高于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项目的平均值(36.5%)。调查结果还显示,81.3%的学生认为参加科技活动对自己“有”或“很有”帮助,65%的学生认为对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帮助很大。

(四)建立综合考评机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从2000年起,理科基地启动了综合素质考评工作,制定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暂行条例》,形成了以德育为先导,以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全面发展为目标,与学生评优、分流管理、毕业分配、免试攻读研究生等有机结合的学生参与的评价体系和素质教育模式。该体系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又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人才的选拔和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发挥了导向作用。

四、完善科研训练,为培养创新能力搭建实践舞台

(一)依托学生社团,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理科基地依托“百奥生物协会”等科技社团,为学生举办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活动,2000年以来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交流讲学300多场。学生社团还定期发起高校学生学术沙龙、科技竞赛、环保宣传等活动,在加强学生学术交流方面取得明显的成效。2009年,2006级朱蕾同学的作品《北京地区雁鸭类调查与保护及雁鸭类野外鉴别检索的制作》一举夺得第11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2等奖,这是学校自参赛以来本科生取得的最好成绩。

(二)重视社会实践,实施项目化运作,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社会实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理科基地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科技实践活动项目化运行模式。基地在项目选择方面,坚持“三个结合,三个利于”,即结合所学专业,有利于发挥专业优势;结合社会服务,有利于促进经济建设;结合学生实际,有利于提高综合素质。在项目运作方面,坚持“三个多样化”,即组织模式、实践形式和实践主体的多样化。通过10多年的实践探索,科技实践活动项目化运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生物学院先后组建了200多支实践队伍,有2 000多人次参加了科技实践活动;5次被评为学校“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学院团总支还获得北京市“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

(三)强化科研训练,搭建科研训练平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科研训练是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3]。理科基地始终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不断完善科研训练计划,着力加强4个平台的建设。一是建立科研兴趣培养平台,通过结合专业学习开展各类竞赛,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例如,学生制作的书本式草坪等作品曾在央视CCTV-10“异想天开”栏目播出,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二是建立科研方法训练平台,通过开展研究方法交流、学术论文写作和实验技能培训等,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思维训练。三是建立科学精神培养平台,通过举办“学术论坛”“名师讲堂”等,使学生感受科学精神的鼓舞[4]。四是建立科研能力训练平台,通过设立学生科研基金,为学生进行系统的科研训练提供保障。

(四)鼓励学科竞赛,丰富创新实践载体,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以学科竞赛为主线的素质教育模式,既符合学生的成才需求,又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因此,理科基地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学生对科技竞赛的了解和参与。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生入学教育等契机,加深学生对科技竞赛的了解;二是加大指导力度,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指导作用,搭建师生互动的平台,确保学生创新活动的科学性;三是加大奖励力度,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形成正确的育人导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发挥导师作用,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专业指导

生物学院注重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积极打造院士领衔的高素质导师团队;并通过实施班主任导师制和基地班导师制,开展了本科生参与科研的试点工作。2000年以来,学院从国内外引进38名优秀师资人才,并选送32名教师出国培训,建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专业实力较强的师资队伍。目前,在64名专任教师中,有1名院士,拥有博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 91%,拥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占82%。这为全面推动导师制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理科基地选聘具有良好的政治修养、高尚的道德品质、较高的育人热情和丰富的指导经验且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博士研究生学历以及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课题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导师或基地班导师,在思想教育、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科技竞赛、就业实践、毕业论文等方面给与学生指导,为学生顺利进入高层次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2009年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57.5%的学生认为导师对开展项目研究“帮助很大”。

根据笔者的统计,1997—2009年期间,生物学院64%的专任教师担任过1~2次班主任,在学生的分类指导和创新能力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博士论文曾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的某位教授吸纳本班的近20名学生进入自己的课题组和相关学科的课题组,从大学2年级起就对这些学生进行了早期的科学研究训练。此外,学院还有多位学科负责人、教授等带领百余名学生参加科研训练,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搭建平台;有的导师吸收学生参加实验室的seminar,选送学生参加学术会议、短期国际交流等,从而拓展了学生的学术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研究水平。例如,2005级基地生张巍从大学2年级起接受科研训练,并参加了赴日短期交流,毕业时以优异的成绩被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录取。

六、理科基地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为拔尖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科学依据

经过10多年的探索,理科基地构建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拔尖人才,得到同行和社会的一致认可。

(一)创新意识强,科技成果突出,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1.学生科技竞赛成果多。1999年,生物1997级林露湘同学参与的作品《小颗粒长效林木活性复合肥》代表学校首次参赛,就获得第6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3等奖,实现“零”的突破。此后10年间,生物学院本科生在“挑战杯”全国或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中共获得32项奖励;在国际、全国、北京市等级别的数学建模、物理和英语学科竞赛中获得152项奖励。此外,生物学院还4次获得学校的“科技创新优秀组织奖”。

2.学生发表论文层次高。2004年以来,生物科学类学生获得国家、北京市、学校和学院设立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69项,项目经费累计达30.4万元。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来,9.2%的生物科学类专业学生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共发表论文65篇。其中,2005级盛夏同学作为第1作者于2008年在SCI源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刘冠军、朱艳燕、胡晓等数10名学生的论文被国内外学术会议选作大会发言论文,或者被墙报论文收录。

(二)综合能力高,拔尖人才突出,人才培养效果显著

1.基地生继续深造比例高。2001年以来,生物学院有500余名本科毕业生在北大、清华、中科院等国内知名院所攻读研究生,有60余名本科毕业生赴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等世界一流学校继续深造。理科基地生的平均读研率高达82.4%,毕业生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理论功底、熟练的实验技能等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好评。例如,王告、宋默石、高宇等同学在校期间参与或主持了多项本科生科研项目,发表数篇学术论文,本科毕业后被美国、瑞典以及国内一流大学择优录取。

2.基地毕业生发展领域广。理科基地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充分考虑了创新人才培养所必需的5个客观条件,即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在突出专业方向的同时,注重强化基础理论教育;在进行课程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教授基础经典课程的同时,注重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在突出专业学习的同时,强调文理知识的相互渗透。因此,基地毕业生适应性强,研究发展空间广,既可以选择传统农林类学科领域,也可以选择生物医学、生物制药、生物统计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还可以进入金融学、管理学等领域继续深造。这充分显示了理科基地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3.基地毕业生科研水平高。基地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科研水平高,拔尖人才多。例如,1997级的吴昊同学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深造期间,在T rends in Cell Biology上发表了封面文章,影响因子为13.385;1998级的何华伟同学在本科期间获得19项各类竞赛奖励,在清华大学、美国德州大学深造期间发表了多篇SCI、EI收录论文,其中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的论文的影响因子达9.38;2001级的徐振愚、尚宇同学先后被英国剑桥大学计算生物学专业录取,尤其是徐振愚同学近期在Nature上发表的2篇论文,影响因子均达到31.4。

[1]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2-107.

[2] 甘世斌,王志勇,陈钢,等.略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6):67-68.

[3] 尹喜云,李鹏南.科研训练: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24(6):99-100.

[4] 陈辉,黄朝晖,李炳洪,等.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增刊):13-14.

(责任编辑 柳小玲)

猜你喜欢
北京林业大学理科基地
欢迎订阅2023年《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总目次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和理科男谈恋爱也太“有趣”啦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How to Understand the Story of an Hour Using Id, Ego and Superego
Pilot Study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eness and Prosodic Features
我的基地我的连
2017年天津卷理科第19题的多种解法
不服输的理科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