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庆同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淮安生物工程分院,淮安 223200)
随着现代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方式的兴起和不断壮大,疾病成为制约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养殖场虽然为防治动物疾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及物力,但因为疾病致使养殖的利润损失殆尽。疾病确实成了养殖生产的“瓶颈”。如何突破这一“瓶颈”?现就动物疾病的起因及临床综合防制措施做一浅议,以供参考。
所谓疾病,是指动物机体受到体内外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而产生的一系列损伤与抗损伤的过程中,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生产力下降。在健康情况下,动物与环境之间保持一种动态平衡,机体的结构和功能处于正常状态;疾病则使这种平衡受到破坏。若损伤大于机体的防御能力,则疾病恶化,甚至死亡;反之则疾病痊愈,机体康复,间或遗留某些不良后果。
1.2.1 外因
(1)机械性致病因子。主要指地面光滑、墙壁粗糙、框架结构有锐缘突出等容易引起动物跌伤、刮伤、刺伤等,以及野生动物、吸血昆虫等对动物机体的叮咬及机械性传递某些病原微生物。
(2)物理性致病因子。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光照过强或缺乏足够光照、空气污浊、舍内粉尘多、噪音等。
(3)化学性致病因子。主要是外源性毒物,通过污染的饮水、饲料、草场、植被和空气引起机体中毒。
(4)生物性致病因子。主要是指细菌、病毒、真菌等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等引起机体发生各种疾病。
1.2.2 内因
(1)营养不良。日粮本身营养不均衡或营养匮乏,或由于饲喂制度及饲喂方式的改变而引发动物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利用紊乱所造成的动物机体营养不良。
(2)运动不足。由于饲养密度过高导致动物的活动空间变得狭小,或因没有特定的运动场所而导致动物缺乏运动,抗病力下降。
(3)其他。品种、年龄、性别的差异,带来机体的抗病力亦有所不同。
2.1.1 选址恰当,设计合理
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是建场的先决条件,否则会给生产带来极大不便和损失。筹建猪场时应将生产区、生活区、管理区及附属设施等占地面积及以后发展统筹规划,留有余地。猪场要建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空气相对流通的地方。低洼地易感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不宜建场。养殖场距主要干线公路、铁路要尽量远些,距居民点至少2 km,距其他动物饲养场最小距离为150~200 m。圈舍布局科学、构建合理,要有利于进行卫生消毒、防寒保暖、防暑降温、通风换气等日常管理工作的进行。
2.1.2 加强日常管理,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消毒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动物疾病综合防制中最常选用的,对圈舍要经常定期进行卫生清洁及消毒,以减少动物机体接触病原微生物机会。阶段性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药物,预防疾病。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冬季做好防寒保暖。要做好通风换气,降低圈舍内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含量,保证圈舍内空气质量。
2.1.3 定期驱虫,杀虫灭鼠
在整个饲养过程中,定期使用药物驱除或杀灭动物体内外可能存在的寄生虫,保证动物机体对饲料营养的有效利用。蚊蝇等节肢动物是动物传染病的重要传播媒介。杀灭这些媒介昆虫和防止它们进入圈舍有重要意义。鼠既偷食饲料又传播疾病,因此灭鼠工作也很有必要。灭鼠方法有器械灭鼠和药物灭鼠。
2.2.1 改良品种、淘汰年老体弱畜
选择优良品种,坚持“自繁自养”,对年老体弱动物进行适时淘汰。
2.2.2 选择优质饲料,保证饮水清洁卫生
动物机体的抗病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动物的营养状况。饲料中营养不足或缺乏,除影响动物生长速度,还会造成动物机体抗病力下降。在养殖过程中,要把对动物疾病防治的思想由简单的“防重于治”层面上升到“养重于防”的高度,并付诸于实践。
在饲养过程中,确保提供给动物满足其生长及生产阶段所必须的营养物质,选择优质饲料,避免饲喂受潮霉变的饲料。在去势、断喙、转群、运输等特定的情况下动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加大,这时要适当增加饲料中的营养,还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保健类的药品。在保证饲料营养的情况下,还要确保饮水的清洁卫生,以免病从口入。
2.2.3 平衡饲养密度,保证动物活动空间
根据圈舍空间设定合理的饲养密度,适时分群,避免圈舍内动物过于拥挤。密度过高,除了引发动物产生不必要的应激反应,还会因活动空间的狭小而限制其活动,造成抗病力的低下。
2.2.4 增强动物机体特异性免疫能力
免疫接种不仅需要质量优良的疫苗、正确的接种方法和熟练的技术,还需要一个合理的免疫计划,才能充分发挥各种疫苗应有的免疫效果。一个地区、一个养殖场可能发生多种传染病,应根据动物的免疫状态和传染病的流行季节,结合当地疫情和各种疫苗的免疫特性,合理安排接种次数和间隔时间,制定免疫程序。
外因是疾病发生的条件,内因是疾病发生的根据。因为有了致病的条件因素,机体能否发生疾病,还要取决于动物机体抵抗力的状态。所以对于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场,在防制动物疾病方面,要找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样才能有效的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