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平,顾培洁
苏南江阴素称“中医之乡”,文脉昌盛,名医辈出。自康熙年间始,南乡峭岐凤戈庄朱氏医学传家,家学渊源,历传逾十代,代有名医。朱氏祖籍徽州,至晚清民国时医业尤为鼎盛,以善治伤寒名世。其时东乡周庄柳宝诒发明伏气温病,以治温病著誉。两家各有传承,多所发扬,推动了我地区中医学术的进步。
朱氏内科时称江阴近代三大名中医世家(周氏妇科、承氏针科)之首。朱氏诊务繁忙,授徒众多,有著作传世,弟子卓有成就者颇多,是近代在江阴、无锡乃至江南等地影响深远的一个重要中医流派。
朱鸿九(1851~1900)。其生于柳宝诒同时,定居江阴已是八世为医。擅长内科,医名日盛,临证以大刀阔斧取验,病者均以得其一诊为无憾。其弟锦荣,名实相埒,诊治则以细腻熨帖见长。
鸿九长子少鸿(1873~1945),幼子莘农(1894~1962)兄弟九世为医,皆能博采众长,勤于临床,多有心悟,声誉远播,成为“伤寒派”杰出代表。少鸿有《朱少鸿医案》[1]传世,莘农有《夹阴证治》以及《朱莘农医案》[2]刊行。
少鸿子凤嘉(1896~1948),学承父业,擅治伤寒症和内伤杂病,方案清新有卓识。朱氏兄弟子侄三人时有“一门三杰”之誉。
莘农子钟瑞(幼农),继承家学,早年去台湾。曾回家乡卫生院定期应诊,服务乡里。并常因诊务周旋于台、港、大陆间。其子亦继承家学有成。至此,朱氏世医则绵延第十一代了。
朱氏幼承家学。28岁父殁,始弃儒从医。40岁后定期至无锡应诊,50岁后移居上海,悬壶于静安寺同福里。朱氏学崇伤寒,博采众长,而自成一家。学术上与苏州叶天士渊源颇深,杂病调理上与无锡沈金鳌关联尤甚。柳宝诒首提伏气温病用生地伍豆豉助阴托邪,而少鸿于温热病门中亦每常用之。其晚近一些医案中,还融入了一些现代医学的诊疗知识。他常教导学生并自励:“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而知困。”又云:“医道艰深,人命关天,多问博识,乃医者要旨。”其学术思想如下。
2.1.1 苦辛通降,旋中焦而化湿热 苦辛法肇始于《伤寒论》三泻心汤、黄连汤诸方。明清以降,多用于外感热病,尤以湿热病为主,有“湿热之邪,非辛不通,非苦不降”之说。先生于苦辛法应用更广泛,以其治疗各种湿热病以及肝胃诸证,经验学识,颇能启迪后学。先生认为:“苦辛之法,专主通降”,“通者,通其阳以祛其浊;降者,降其阴以泄其热”,“欲通其阳,非辛不可;欲除其湿,舍苦不能”,“苦泄以平肝木之威,辛温以和脾胃之气”。故临证注意把握湿热逗留中焦,蕴阻脾胃,或肝胃不和,热郁、气滞、湿阻之病机。辨证以苔之黄腻厚浊,脘腹痞胀,虽呕恶、泄利而不轻减等症为要点。选药每以川连之苦寒,清热泻火燥湿,配伍川朴之辛苦微温,行气导滞,通降胃腑;干姜之辛温,直入中焦,振奋胃阳,宣开湿郁,达热于外;吴萸之辛开肝郁,引热下泄。此外,常随证加入黄芩、半夏、橘红等苦辛之属。
2.1.2 敛阳平冲,撤肾邪而摄动气 先生诊病辨证重视体内脏气之变动,尤重脐腹诊法。他认为,凡下元虚损,冲逆阳浮,或阴寒上僭等病变时,以手按压脐腹部,可见当脐悸动,此称之为脐跃。此法适用于重症外感热病及复杂的内伤病辨证,如热病中兼夹阴经见症,或肾虚之体复感外邪的所谓“夹阴伤寒”,以及胃病、咳嗽、遗泄、崩漏、产后病等。
2.1.3 柔静镇摄,益肝肾而靖风阳 叶天士云:“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甘酸之属宜之。”先生治肝火,肝风效法叶氏,处方刚柔相济,绝无克伐之理。先生认为:“肝经刚愎,端藉血养”,“无形之火燎原,肝肾虚无以收摄”,“肝失藏而错经妄行,阴失守而虚阳外越”。辨证则重视脉象:弦带涩,是肝脏失于和平,阴液无以涵阳。重视咽喉诊法:咽喉肿痛屡发,蒂丁肿垂,厥少有火,水不涵木。凡此种种,先生皆取镇摄与柔静兼进。观其肝火、肝风诸案,牡蛎、龟甲、石决明、珍珠母、玳瑁、贝齿及龙骨、龙齿、紫石英、玄精石等介石类药物应用较多,并多参以柔养阴血之品,如首乌、阿胶、当归、枣仁、生地、石斛、墨旱莲、女贞子、潼沙苑、肉苁蓉等。此法除内伤杂证外,于妇科崩漏等证,先生皆习用而多效。
2.1.4 药主平和,调肝胃而抑亢害 综观先生杂病调理诸案,可见用药多平和,而以平补缓消为法,处方多寒热润燥相兼。辨证每从肝经入手,气火风阳,辨析详明;治疗则泄降与柔静相伍。重视肝胃和脾胃关系,治疗以平抑亢害而扶持不足,首重顾护胃气,强调“有胃则生”。
先生用药灵活,处方中药对颇多,或益其效,或制其弊,颇具特色。以生地为例,虚劳门中分别与秋石、磁石、附子同用,肝病门中分别与川连、薄荷、龙胆草同用,积聚门中分别与沉香、砂仁同用,热病门中与豆豉同用,血证门中与蛤粉同用,崩漏门中与紫石英同用。其他较多见者,如白芍除常与桂枝或桂心同用外,还有分别与猪胆汁、吴萸、沉香、附子、细辛、紫石英同用者,用意皆在一个“和”字。
当代国医大师、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原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周仲瑛为《朱少鸿医案》作序,并作出了很高的评价:“朱少鸿先生学崇伤寒,又贯通多家名派,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勤于临床,多有心悟,融理论与实践,辨析丝丝入扣。既涵疑难杂症,又涵急症热病,既以内科为主体,又旁及妇、儿、外科,显示了中医的整体观点及内科在临床学科中的主导地位,突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
朱莘农幼承家学,师从乃兄少鸿,壮年即享盛誉,晚年悬壶无锡,并定期来澄门诊。临证重视验体辨证,常谓:“医道之难也,难于辨证;辨证之难也,难于验体。体质验明矣,阴阳可辨,虚实可分,症情之或深或浅,在脏在腑,亦可明悉,而后可以施治。此医家不易之准绳也。[3]”其学术经验如下。
2.2.1 脐诊法 脐诊法就是按切脐部的动脉,探查其动态变化,以了解“肾间动气”的一种方法。适用于重症外感热病(夹阴伤寒)及复杂的内伤杂病辨证等方面,其主要表现为当脐筑动,简称脐跃,亦称脐旁动气[4]。
①脐诊诊法:令患者仰卧,手足平伸,敞露脘腹。医者以手掌心平按患者当脐,做轻、重、浅、深的切按,注意辨析脐跃动态的大小、缓急、深藏、浮现等。按切时应上下左右移动,上及于脘,下及脐下三寸。
②脐诊原理:中医学认为,当脐属肾,脐下三寸是丹田,是元气归藏之根。冲脉起于胞中,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为十二经脉之海,根于肾,隶于阳明。沈金鳌谓:“肾间动气,即下丹田,为脏腑经络之根本,呼吸之门户,三焦之源头,名曰大海,贮其精血。”脐诊法既可诊察冲脉动态,又可探知肾与其他脏腑经络之变化。故下元虚损,冲阳浮逆,或阴寒上僭等病变,脐跃即可产生变象。《内经》云:“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又云:“寒气客而脉不通,脉不通而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吴坤安云:“动气筑筑就动于脐旁上下左右,甚而连及虚里心胁而浑然振动,此气血大亏,以至肾气不纳,鼓动于下而作也。”均资证明。
③脐诊辨证:脐居腹部中央,腹笥为三阴经脉循行之处,故脐诊应与腹诊结合运用。常人脐跃动气均纳藏较深而冲和有力,体瘦者稍显浮露。若见当脐筑筑,喘动应手,病本多为肾虚失纳,冲脉动逆。脐腹柔软者,主因在虚,脐腹窒硬,少腹弦急者,则阳虚寒盛。脐跃浮露甚而躁急者,为下虚较甚,多见阴伤。脐跃粗大、表浅直至于脘者,则下元空虚已甚,中气衰而不能镇护。此即如见少气、汗出、咽塞、呃逆、躁扰等任何一症者,其根元衰竭,阴阳有离别之变。尤以见于大病之后,或久泻久痢者,乃亡阴之候,病多难治。此外,肾为阴阳之宅,与肝乙癸同源,故又常见阴阳并伤,或肾寒肝热、寒火杂见等症,当与全身症状、脉舌变化互参。内伤杂病如胃病、咳喘、头痛、遗精、崩漏、产后病等,亦每见肾虚冲肝气逆而脐跃不已者,辨证均宜详察。
2.2.2 夹阴伤寒证治 所谓“夹阴伤寒”系热病之中兼夹阴经见症,或肾虚之体复感外邪的一类病证。夹阴之名,不过区别于纯阴而已。先生认为,肾气虚馁之体,外邪每易陷于下焦而不达,进而由虚生变,出现肾中阴阳失衡,冲气上逆,虚阳浮越等危重之象。治疗重在扶正撤邪,调整阴阳。如阴寒内盛者,投桂、附等温肾以托邪;肾中相火亢动者,加知母、黄柏取滋肾丸之意,以坚阴降火;冲阳浮逆者,宜桂枝龙骨牡蛎救逆汤加石决明、紫石英等;阴精亏耗者,给予龟板、生地、熟地、紫河车等。俾阴阳调和,肾气得充,则邪机自能外达。
朱氏逐步完善和熟练运用“脐腹诊法”、“咽喉诊法”等独到的诊断手法,以寻求“肾虚”本质,辨认体气如冲脉、肾脏及其他脏腑经络之变化,而开拓伤寒治疗新路。在复杂的内伤杂病的辨证和治疗中亦能开一新境。这些经验和方法在医案中都能得到体现,经后学者反复实践确有良效。
[1] 陈正平,等.朱少鸿医案[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9:9.
[2] 陈正平,等.朱莘农医案[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0:4.
[3] 曹永康.朱莘农先生传略[M].内部刊物:江阴文史资料,第七辑,1986:78.
[4] 夏奕钧.漫谈脐诊[M].内部刊物:春申医萃,199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