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根超,张文科,王运强,张军生
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慢性心衰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辨证理论,对符合“气虚、血瘀、水停”证候特点的患者加服九味强心汤,取得了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1]符合中医气虚血瘀或水湿内停证,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2]
所有病例均为2006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住院患者,120例现分为2组,治疗组男34例,女26例;平均年龄65.3岁 ±8.6岁;冠心病 50例,扩心病6例,风心病3例,先心病1例;心功能Ⅱ级36例,Ⅲ级24例;平均病程4.3年。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均龄66.4岁 ±9.1岁;冠心病 52例,扩心病3例,风心病4例,先心病1例;心功能Ⅱ级28例,Ⅲ级32例;平均病程4.4年。2组患者在人口学特征、心功能分级、病因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给予氢氯噻嗪片(山西云鹏药业)5mg,每日3次;美托洛尔片(阿斯利康制药)12.5mg,每日2次;依那普利片(石药集团欧意药业)10mg,每日2次。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九味强心汤:黄芪20g,白术 15g,丹参 15g,鸡血藤 15g,茯苓 15g,泽泻10g,柴胡 6g,香附 10g,桂枝 6g。每日 1 剂,水煎30min,取汁300ml分为2次温服。2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观察1个疗程效果。
用心功能NYHA评级,测定6MWT距离2项指标来评价疗效[2]。心功能按 NYHA分级法拟定。显效:心衰基本控制或提高2级以上;有效:心功能提高1级;无效:心功能提高不足1级;加重:心功能降低≧1级。运动耐量以6MWT距离分级。显效:分级提高>2级,有效:1级≦分级提高≦2级,无效:分级提高<1级,加重:分级降低≧1级。
表1、2说明各项结果。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瘀血的表现。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重要的死亡原因[2]。
表1 心功能NYHA分级有效率比较
表2 运动耐量有效率比较
慢性心力衰竭属于中医“心悸”、“胸痹”、“喘证”、“水肿”等范畴。其病机本虚标实,气虚为本,血瘀、水停为标。病位在心,又与脾、肺、肝、肾相关。临床可见胸闷、心悸、喘憋、咳嗽、咳痰、头晕、乏力、四肢肿胀。《灵枢·天年》曰:“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气为血帅,气行血行;气又能生血,气虚则气血生化无源,瘀为血之滞,水为血之余,血行无力,化瘀化水而现诸症。
九味强心汤以黄芪、白术为君,大补元气;臣以丹参、鸡血藤、茯苓、泽泻活血化瘀、利水渗湿;柴胡、香附、桂枝为佐使,疏肝理气、温经通阳,气行则瘀化,阳通则水散,诸药合用,使气虚补、瘀血化、水湿行,诸症自愈。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白术均具有强心、利尿功能,能增强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减少心肌耗氧,在心衰时强心作用更显著,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减少心律失常,扩张冠脉和外周血管,减轻心脏负荷[3]。丹参、鸡血藤能明显改善冠脉循环,茯苓、泽泻利水渗湿,能减少人体循环血容量,柴胡、香附疏肝理气可对抑制人体神经内分泌激活起到有益作用。总之,九味强心汤在改善患者心功能分级、运动耐量方面都优于对照组,说明九味强心汤治疗慢性心衰疗效较单纯西药疗效更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1] 朱文峰.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9:240.
[2]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5-168.
[3]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