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 马合木提·买买提明 胡尔西丹·伊麻木
新疆医科大学化学教研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医用化学实验在突出“医用”特色方面的探索
刘海 马合木提·买买提明 胡尔西丹·伊麻木
新疆医科大学化学教研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医用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方面,有着其它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我校医用化学实验课的改革情况,对于医用化学实验在如何突出“医用”特色方面,进行了探索。
医用化学实验;“医用”
医用化学是医科大学的重要基础课程,医用化学实验是医用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医用化学实验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观察和分析能力,从而为后续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认为医用化学实验一定要突出“医用”的特点,既要保留化学的本色,又要使学生感受到本门课程与医学的联系,才能提高学生对医用化学实验的兴趣,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但是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1],如何做到这点?近年来,为了提高医用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我们在教学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医用化学实验的课程改革中,做了大量的工作,新增了几项实验内容,一部分已经用于实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已经用于实验教学的新实验有“血清中碳酸氢根含量的测定”、“血清总钙的测定”、“血清镁的测定”。
由于课时有限,我们的做法是:用“血清中碳酸氢根含量的测定”代替了原来的酸碱滴定实验;用“血清总钙的测定”代替了原来的“水的硬度的测定”;用“血清镁的测定”代替原来的分光光度法实验。这样做并不改变实验的基本化学原理,只是检测对象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实验内容与医学更加靠近。同时,学生对这些实验的兴趣明显比较高,有学生在实验报告中写到:“刚上大一,就学会了检测血清中的几种离子,使我有一种自豪感,也更加体会到化学在医学中的重要作用”。可见,突出“医用”特色的实验内容,能更好的吸引学生,从而提高实验效果。
为了弥补实验课时的不足,学校在双休日开设了开放型实验。为了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实验,开放型实验的“医用”特色应当更加突出。为此,我们编写了“渗透浓度对血细胞形态的影响”和“含羧基的药物对Ca2+浓度的影响”等实验项目。
2.1 渗透压的概念与医学联系极其密切,在理论课上,渗透压是作为核心内容重点讲解的,但是,我们以前的实验教材中没有涉及渗透压的实验内容[2],本着突出“医用”的宗旨,我们设计了“渗透浓度对血细胞形态的影响”这一实验,填补了此项空白。实验原理:血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会发生溶血,在高渗溶液中发生皱缩,在等渗溶液中保持原形。
通过此实验,可以使学生直接观察到血红细胞在不同溶液中的形态变化,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的理解,真正明白:为什么给病人大量补液时,必须输入等渗溶液的道理,使渗透压的概念牢记在心。此项实验中的主要操作步骤必须非常仔细,并且使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就接触到与医学相关的实验项目,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也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和医学的联系。
2.2 “含羧基的药物对Ca2+浓度的影响”涉及到溶度积原理等,综合性较强。溶度积原理是判断沉淀生成或溶解的唯一依据,也是与医学相关的内容,医学上讨论结石的形成、龋齿的形成时,应用了溶度积原理解释。
该实验通过观察含有羧基的药物,如青霉素、阿司匹林等在与人体pH一致的环境下和Ca2+的反应现象,并测定加入青霉素或阿司匹林之后,Ca2+浓度的变化,判断含羧基的药物对Ca2+吸收是否有影响。从而使医学生在大一阶段就建立起药物有副作用的意识,并且直观的了解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以及如何降低药物副作用的方法,为学生在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也为学生在今后的临床科研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提供了思路。
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学改革的目的应该是使教学内容和形式更加符合时代及教学的需要,医用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一定要围绕医学教学的需要,要突出“医用”,强化基础。我们还将继续不断的探索。
[1]刘海,孙莲,谭秀芳.提高医用化学实验效率对策的探索[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0,33(2):219-220.
[2]刘海,主编.医用化学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02.
R313
A
1007-8517(2011)06-0039-01
2011.01.27)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期教育改革项目:“医用化学与后续学科关联性实验的创新研究及微型实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