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晓红
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江苏无锡 214001)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辨证施护
包晓红
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江苏无锡 214001)
目的 总结35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35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结果 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使患者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结论 通过对急性期的有效护理,缓解期的健康教育,并采取有效合理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提高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反复发作率。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护理 辨证施护 健康教育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根据其临床特征,可归属于“痹证”范畴。对于其病因的认识,中西医理论多有相似之处。中医学认为痛风患者多有禀赋不充,加之不节饮食,过食高粱厚味,湿热内蕴,风邪外袭,湿热风邪滞留于肌肉、关节,终则淤积为患。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5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7例,年龄21~75岁。中医辨证:湿热痹阻16例,寒湿痹阻8例,痰瘀痹阻6例,肝肾不足5例。
1.2 临床表现 痛风性关节炎多于春秋季发病。饮酒、高蛋白饮食、脚扭伤、受寒、劳累、感染、手术等是其诱因。典型发作起病急骤,多于午夜因剧痛而惊醒,最易累及足第1跖趾关节,依次为踝、跟、膝、腕、指等关节,90%为单一,偶尔双侧或多关节同时或先后受累,关节红肿热痛,可有关节积液,或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发作常呈自限性,数小时、数天、数周自然缓解,缓解时局部可有本病特有的脱屑和瘙痒表现。缓解期可以数月、数年乃终生。多数反复发作,甚至到慢性关节炎阶段。可在关节内及附近与耳轮出现本病特征性的痛风石。易破损,招致关节僵硬、破溃、畸形。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包括早期的急性关节炎,及其后出现的痛风石、尿酸性尿路结石和痛风性肾病,严重者可出现关节致残、肾功能不全[1]。
2.1 一般护理 急性期患者卧床休息,适当抬高患肢,局部予自制风湿止痛膏(土茯苓、生军、青风藤、半枝莲、冰片等)外敷,发作关节并制动,待关节疼痛缓解72h后可开始活动,以防止关节的损伤。生活上给予照顾,协助患者翻身,应穿宽松柔软鞋,鞋袜切勿过小、过紧、过硬,防止足部损伤。床铺、被褥、衣服要整洁无皱折。在治疗及护理中动作要轻,尽可能减少患者疼痛。为防止关节畸形及肌肉萎缩,关节疼痛好转后,鼓励患者适当活动,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医疗体育活动,如打太极拳等[2]。
2.2 心理护理 常因起病突然而精神紧张,焦躁不安,故护士应主动关心帮助患者,用言简易懂的语言向其介绍此病特点及疗预后,以使患者情绪稳定,消除影响疾病恢复的不良因素。痛风发病急,同时伴有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更加注意服务态度,对患者服务态度和蔼,主动询问患者疼痛部位及程度,及时缓解患者的躯体不适,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同时,有计划安排护理活动,合理安排给药时间。针对本病特点将有关本病知识及治疗效果介绍给患者,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饮食护理 痛风患者予低嘌呤饮食,饮食注意3方面(1)禁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鸡、鱼、肉、鸽子、菠菜、豆类,啤酒等。(2)患者应摄取低嘌呤、低蛋白、低脂肪、低盐饮食,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米饭、馒头、面食,多食蔬菜水果,少食盐(每日2~5g之间),还需控制蛋白质的供给量,少吃油腻食物。(3)摄取充足的水分(不宜饮用纯净水),每日>2000~3000mL,可饮用水果汁、矿泉水、牛奶等,以促进尿酸排泄。我们观察到,通过与患者交谈,发现部分患者反复发作均与饮食不当有关,经饮食指导后发作次数明显减少。
3.1 湿热痹阻症状 关节红肿热痛,发病急遽,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或头痛汗出,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弦滑数。治则及施护以清热通络、祛风除湿为主。嘱患者卧床休息,适当抬高患肢,中药宜饭后偏凉服。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水果,忌食动物内脏、骨髓、海味、鸡肉,禁酒及辛辣肥甘厚味之品,鼓励患者多饮水,不少于1500mL/d,有利于尿酸排出[3]。疼痛严重时遵医嘱予消肿止痛膏外敷。
3.2 寒湿痹阻症状 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或见皮下结节或痛风石,关节冷痛剧烈,痛有定处;湿邪偏胜者,肢体关节重着疼痛,痛有定处,肌肤麻木不仁,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紧或濡缓。治则及施护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为主。嘱患者饮食宜进食生姜粥、当归蒸羊肉等,可多食姜椒或酌情选用药酒,忌生冷、肥甘厚味。中药宜温服。关节处注意保暖,必要时加护套,病室环境宜偏温、避风、避免湿地,不宜在寒冷季节或阴雨潮湿天气到户外活动,鼓励患者多晒太阳。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时间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疼痛严重时遵医嘱予消肿止痛膏外敷。
3.3 痰瘀痹阻症状 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日久不愈,时轻时重,或呈刺痛、固定不移,关节肿大,甚至强直畸形,屈伸不利,皮下结节,或皮色紫黯,脉弦或沉涩,舌淡胖,苔白腻。治则及施护以活血化瘀、化痰通络为主。饮食宜清淡,多食含维生素高食物及活血通络之品如茄子、卷心菜、白菜、红枣等,忌食动物内脏、鸡肉、酒及辛辣食物。中药宜温服,饭后服,并密切观察药性反应。病室环境宜偏温,通风。嘱患者避免劳累、受寒受冷,注意患肢保温,特别是夜间睡眠时应穿长裤。疼痛严重时遵医嘱予消肿止痛膏外敷。
3.4 肝肾不足症状 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日久不愈,时轻时重或游走不定,甚或关节变形,屈伸不利,腰膝酸痛或足跟疼痛,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少华,脉沉细弦,无力,舌淡,苔白。治则及施护以补益气血、调补肝肾、祛风胜湿、活络止痛为主。饮食多进食补益肝肾之品,如黑芝麻、枸杞、牛奶、蹄筋猪、牛羊脊髓等补肾之品。中药宜温服。嘱患者经常更换体位,将患肢关节保持在功能位置。病室宜温暖干燥,阴雨潮湿气候要提高室温。鼓励患者适当运动或进行关节活动。疼痛严重时遵医嘱予消肿止痛膏外敷。
4.1 生活起居指导 居住环境通风,防潮湿,避寒冷,生活要有规律,制定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劳逸结合,劳动过量能促使疾病的急性发作。
4.2 体育锻炼安排 患者体育锻炼之前必须请医师作有关检查项目,然后决定是否适合进行体育锻炼,适合什么性质的锻炼,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开始体育锻炼时,应先从轻活动量开始,随着体力的增强而逐渐增加活动量。体育锻炼的活动量要适当,切不可过度,过度的体力消耗会使体内乳酸增加。乳酸可抑制肾脏排泄尿酸功能,使血尿酸升高,甚至引起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
4.3 控制体重指导 患者体重应维持在理想范围,但减轻体重需缓慢进行,以每月不超过1kg为宜,若体重减轻太快会使体内组织的蛋白质分析而释放出大量嘌呤,造成痛风急性发作[4]。
4.4 自我认识本病 主要发生在中老年男性(95%)和停经后妇女(5%),亦是40岁以上男性最常见的关节炎[5]。指导患者随时保护足部(下肢关节尤其足趾承受压力最大,容易损伤,且局部温度低,故为痛风性关节的好发部位)。选择大小合适、感觉舒适的皮鞋,每日可用温水清洗足部,洗脚后保持皮肤干燥。反复发作的患者应学会自我检查,平时用手触摸耳朵及手足关节的软骨处是否产生痛风石。
[1]戴玲.中药内外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9,15(5):60-62.
[2]罗婵清.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8):1107-1108.
[3]叶红英,管学兰.痛风患者辨证施护21例 [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8):49.
[4]王元红.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护理[J].海南医学 2009,20(1):219-220.
[5]蒋明,林孝义,朱立平.中华风湿病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2211.
R248.1
B
1004-745X(2011)11-1891-02
201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