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慧洁
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 210029)
运用中医时间护理理论指导急诊ICU护理工作
尹慧洁
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 210029)
运用中医时间护理学的时空观念来指导急诊ICU护理工作,建立因时制宜、因人施护、因时施护的护理模式,根据这一理论进行了顺其规律的施护,分别就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及用药护理展开论述,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科学地因人而异、因病施护,提高急诊ICU护理水平。
中医时间护理 急诊ICU
中医时间护理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因时制宜”为原则,研究在超年、四时(年)、周月、时辰诸节律下对患者的特殊护理规律的科学[1]。而急诊ICU是收治各类急危重症的专科,它以现代的仪器设备、先进的医疗护理技术对患者实施严密的监护和集中的治疗护理,护理工作繁重、费时;在“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中,遵循中医时间护理理论原则,合理分配护理时间,做到因时、因病施护,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急诊ICU的护理水平。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的天人相应的观点,认为“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规律。子午卯酉是昼夜之中的4个不同时辰,在这几个时辰之中,自然界、人体阴阳活动处于相互转换的剧烈变化状态,正常人可通过自我调节,机体适应相应的昼夜变更。在疾病时,机体自我调节功能下降,对外界适应能力减低,难以因时相应变动,病情变化出现明显而具特征性表现。夜间机体各脏器功能降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午夜至清晨4:00,患者易发生病情恶化及死亡[2]。 如人的体温一日之中 16:00~20:00 最高,4:00~6:00 最低。 大多数正常人血压在凌晨 2:00~3:00 最低,8:00~9:00 及 16:00~18:00 最高, 从 18:00 起血压即呈缓慢下降趋势。由于血压的这种变化特点,因而高血压患者容易在上午发生脑溢血,在凌晨2:00、3:00左右发生缺血性中风。支气管哮喘多发生于每年10月至次年的3月,且在一日中24:00~3:00(子、丑时)发作频繁,其危象所致心跳和呼吸停止,常常发生于5:00~7:00(卯时)之前;心脏病患者一年之中多在冬季发作,一日之中以早晨病情较稳定,晚上病情加重,患心源性哮喘、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多发作于 23:00~3:00(子、丑时),死亡则多在下半夜;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病的死亡高峰在冬季。根据这些时间规律,加强对患者的巡视,在发生病情变化的高峰时段应注意监测患者,尤其是夜间加强巡视,严密监测患者神志、生命体征血糖、心电、血氧包和度等的变化,对行呼吸机辅助治疗患者还应严密监测潮气量、气道压力等参数,尽可能观察到患者每一细微的变化,为抢救治疗赢得时间,挽救生命。
中医服药时间的护理原则包括以下5个方面:合阴阳之需要;顺正邪之消长;循六经之盛衰;迎食气之离合;借气机之升降[3]。根据子午流注学说,提出了“子午流注服药法”。这种时间服药法,首先对疾病进行脏腑定位,然后区分病证之实虚,依时辰分别用药施治:大凡实证,在其经开之时,宜给药泻其有余之邪;虚证,在经开后一个时辰给予补益之剂[4]。如心脏病患者在凌晨3:00~4:00时对洋地黄的敏感性比白天高,以凌晨 4:00时最高,比其他时间高40倍,所以这个时间给予强心苷类药物要考虑到药物的剂量和毒副作用,但是人体卧位时间较长的肺组织,位于心脏水平以下,使肺充血量增多,对心力衰竭患者而言,此时心肺负担加重,因而易发生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而16:00时口服洋地黄后,此时血药浓度正处于第2高峰时间,所以可使心力衰竭得到较好的纠正。肾上腺素皮质分泌具有昼夜节律性,清晨6:00峰值最高,而午夜最低,长期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可致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因此把皮质激素的给药时间与人体生理节律同步化,即每日清晨将全日量一次给予或两日总量于隔日清晨一次给予,就可减轻对肾上腺皮质的抑制作用,取得最佳疗效。根据人体一日中血压的变化规律,在血压波动高峰前给药,抗高血压药以 8∶00(辰时)和 16∶00(申时)2 次服药为宜,使药物作用达高峰时间正好与血压自然波动的2个高峰期相吻合,产生最好的降压作用[5]。肺不张、肺部感染是急诊ICU常见的并发症,雾化吸入是临床经常使用且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应根据病情,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合理安排时间进行。如支气管扩张的患者在早上起床和晚上卧床时,由于体位的改变可咳出大量的脓性且粘稠的痰,若将雾化吸入安排在这一时间,即有利于咳痰,又增强疗效。因此,护士应熟知药物的药理作用及用药时注意事项,做到合理、科学用药,使药物的药性特点与人体生理活动的昼夜节律相同步,以提高疗效,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从而获得药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中医注重自然外界变化对人体节律的影响以及机体的整体性,人是一个整体,在自然环境变化影响下,人体的相应改变是一种各脏腑组织功能活动变化的整体性综合反应,人体昼夜节律是临床最重要、最明显的节律之一。因此,护士必须因时制宜,在紧急抢救、观察病情、用药护理中结合患者的时间节律、病理节律及药物的节律进行时间治疗和护理,在防病治病中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急诊ICU患者病情危重且快,对护理工作要求高,监测、治疗和生活护理等任务繁重,时间因素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护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运用中医时间护理理论,可使我们更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科学地因人而异、因病施护,提高急诊ICU护理水平。而深入探讨和研究中医时间护理理论是今后提高科学护理的一个发展方向。
[1]齐静.试论中医时间护理学[J].山西中医,1989,5(2):11-12.
[2]杨惠清.生物钟与时间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1995,10(5):21-22.
[3]陈永灿,董建.浅述中医服药时间护理[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9,13(5):9-10.
[4]仲伟臣.子午流注服药法初探[J].山东中医杂志,1983,2(5):627.
[5]彭单云.利用时辰药理学指导临床用药[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5(6):391-392.
R473.5
B
1004-745X(2011)11-1887-02
2011-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