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玲
(湖北省五峰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湖北 五峰 443400)
宫颈癌是一个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加强育龄期妇女的普查和随诊,积极地处理癌前病变,可以阻断病程,预防宫颈癌,特别是宫颈浸润癌的发生。如能早期诊断,可以达到治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所以,宫颈癌的筛查和预防有重要意义[1]。半个世纪以来,传统巴氏细胞学检查因其成本低而被广泛应用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但也因其取材工具、制片方法和报告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假阴性和假阳性率偏高。液基细胞薄层技术(TCT),虽然能大大提高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但因其价格昂贵、成本高,影响了其对基层人群,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妇女宫颈癌的筛查。我们对传统的巴氏涂片法进行改良,并与TCT结果比较,效果满意。
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于五峰县人民医院进行妇科检查患者252例,年龄18~65岁,平均(46±6)岁。同时做改良巴氏涂片和液基细胞学涂片,以TBS描述性诊断及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标准,评价改良巴氏涂片方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
改良巴氏涂片法采样:首先用大棉签轻轻拭去宫颈上过多的黏液,直视下用宫颈细胞刷在宫颈鳞形上皮和柱状上皮交界处取标本,标本分两组:一组行改良巴氏涂片,将宫颈细胞刷取的标本涂抹在洁净的载玻片上,95%酒精固定液固定20min,巴氏染色;另一组将标本洗脱入塑料小瓶中的细胞保存液中,经自动细胞制片机处理制成薄层涂片,于95%酒精中固定15min以上,经巴氏染色封片后光学显微镜检查。
以TBS描述性诊断标准:无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ILM),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不除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H);鳞状上皮内病变(SIL):包括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和鳞状细胞癌(SCC)。
细胞学阳性病变包括ASC-US、ASC-H、LSIL、HSIL、SCC;组织病理诊断阳性诊断包括CIN-1(含HPV感染)、CIN-2、CIN-3、SCC。
以组织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改良巴氏涂片与液基细胞学涂片对宫颈癌及CIN检查的准确性,显著性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52名宫颈病变筛查妇女中,其中改良巴氏涂片有4例标本不满意,需重新取材。标本满意度98.4%;TCT涂片有2例标本不满意,需重新制作,标本满意度99.20%,效果接近。
252例标本中,用改良巴氏涂片共查出阳性病变72例(72/252,28.57%),其中SCC 7例,HSIL 31例,LSIL 19例,ASC-H 3例,ASC-US 12例。用液基细胞学涂片共查出阳性病变67例(67/252,26.59%),其中SCC 7例,HSIL 32例,LSIL 21例,ASC-H 2例,ASC-US 5例。改良巴氏涂片和液基细胞学涂片对宫颈阳性病变检出情况接近。
两种涂片方法对SCC和CIN-3检出率均为100%,CIN-2、CIN-1和HPV检出率,改良巴氏涂片分别为84.51%、78.80%、65.24%;液基细胞学涂片检出率分别为86.33%、80.02%、65.78%,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宫颈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CIN和宫颈癌有明显的相关性。宫颈细胞学是诊断宫颈癌和CIN的有效手段,90%~95%宫颈癌可以通过宫颈细胞检查发现的[2]。TCT作为细胞学上的一项新技术,改良了制片技术,使细胞学医师在诊断阅片时花费的时间更短,阅片效率更高。改良巴氏涂片较TCT更为经济,对于人群子宫颈癌的筛查特别是贫困地区妇女病筛查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在此次筛查中,我们从取材、制片、诊断报告方式等环节进行改良和规范。摒弃了传统的取材工具,用宫颈细胞刷代替传统取材工具,规范取样,易得到合格的标本,同一研究对象取样后,分两组,用两种不同的细胞学检查方法进行对比研究,评价的内容真实、可靠,评价更全面、科学[3]。
改良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阳性率28.57%,用液基细胞学涂片查出阳性病率26.59%,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方法对宫颈阳性病变的检出效果相当。改良巴氏法诊断SCC与液基细胞学涂片效果相同,LSIL、HISL的检出效果稍高,ASC-H、ASC-US改良巴氏涂片法效果稍差,但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在与组织学进行对照的研究中,两种方法与组织病理学的符合率没有显著差异,说明两种方法对宫颈病变筛查的特异性均较高。作为筛查手段,除了有较高的特异性之外,还要有较高的敏感性,这是细胞涂片技术需要不断改进的重要方面。
[1] 郎景和.迎接子宫颈癌预防的全球挑战与机遇[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3):129-131.
[2] 高飞絮,张国龙,吴越.多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肿瘤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评估的临床价值[J].中原医刊,2006,33(17):18-20.
[3] 曾晓琴,武秋林,李萍等.两种宫颈涂片细胞学分类法的应用研究[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5,16(6):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