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淑妍
(山东省邹平县中医院,256200)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体会
杨淑妍
(山东省邹平县中医院,2562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从事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治疗工作多年,对针刀疗法情有独钟,对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些许体会与心得,现总结整理如下,望同道不吝指正。
1.针刀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确有治疗作用,不管真性的还是假性的。
这一点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好多医生认为针刀只能治疗假性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我自己的体会是:针刀不但能治疗假性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也能治疗真性的。针刀医学泰斗庞继光老师在他的著作《针刀医学基础与临床》中对这个问题有肯定的论述,我同意庞老师的观点。典型病例:患者,女,70岁,2010年1月6日初诊。因提重物致剧烈腰痛伴左下肢麻木疼痛,站立、行走时呈弓腰、屈髋位,直腰症状加重,咳嗽、打喷嚏时腰腿疼痛剧烈。查体:左直腿抬高试验30°,L3~4、L4~5棘间及左旁开2 cm、3.5 cm处压痛明显,且向左下肢明显放射,曲颈试验阳性。CT示:①腰椎退行性变。②L3~4椎间盘膨出并向左后方突出0.3 cm。③L4~5椎间盘膨出0.4 cm。④黄韧带肥厚(L3~5椎间盘层面)。住院做L3~4、L4~5间盘臭氧治疗,当时症状稍有减轻,3天后出院,10天后病痛依旧,不能直腰,间歇性跛行明显,只能走十几米,遂开始做针刀治疗,每周1次,每次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经过10余次治疗后基本痊愈。这是一例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有腰椎管狭窄症。其中患者反应效果最好的几次,是我做了椎间管外口及黄韧带的松解,而且松解的越彻底,疗效越好。
2.L4~5腰椎间盘突出症应该松解哪个椎间管外口?
这一直是针刀临床上一个模糊的问题,使针刀的反对者一直抓住这个问题纠缠不休。我认为,这个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是中央型或中央偏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的是L5神经根,那就应该松解L5~S1椎间管外口。如果是极外侧型(椎间孔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的是L4神经根,就应该松解L4~5椎间管外口。同理,如果是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就松解L5~S1椎间管外口或S1后孔。这完全符合神经卡压的双卡与多卡理论,即疼痛的产生往往是神经行程中两处或多处同时受卡压的结果。典型病例:患者,男,62岁。患者2008年12月31日初诊时腰及左下肢疼痛剧烈,不能行走,家属背至诊室,不能坐,躺在诊床上呻吟不已。腰椎CT示:L4~5、L5~S1椎间盘突出。左直腿抬高15°,L4~5棘突间及左侧旁开1.5 cm、3 cm处明显压痛且向左下肢小腿外侧、足背、拇指放射明显。定点L4~5棘突间,左旁1.5 cm、3 cm,左梨状肌压痛点,共4点,分别松解棘突间韧带、后关节突关节囊、L5横突上缘、梨状肌,做完治疗后疼痛即明显减轻。2009年1月7日再诊,患者在家属的搀扶下走来,定点松解L4~5、L5~S1左侧隐窝、左L3横突尖部、左臀中肌,做完后腰腿不再疼痛,只是左下肢酸胀厉害。2009年1月13日三诊时,患者自己走来,述只是左下肢酸胀,治疗时沿L5横突上缘向脊柱方向依次松解,直至L5上关节突外侧缘,转动刀刃使与之平行,然后使刀柄尽量向外侧(即偏离脊柱方向)倾斜,使刀刃紧贴上关节突外侧缘到达椎间管外口,此时医者手下阻力感特别明显,感觉针刀好像戳在硬韧的橡皮上一样,患者吵嚷左下肢胀得要受不了,手下用力使刀刃沿骨缘进入椎间管约0.5 cm左右,直至阻力感消失,同法沿上关节突外侧缘自下至上依次松解。治疗完成,患者自述下肢酸胀完全消失,高兴而去。
3.若伴有椎管狭窄症状者,如间歇性跛行,一定要充分松解黄韧带。我觉得庞继光老师的第一种方法更好用。即一点法,定点于黄韧带肥厚间隙的下位棘突上缘,操作时调整刀体向左或右倾斜10°,分别沿椎板的骨平面切开右或左侧黄韧带。
4.椎间管外口的松解很重要,但应该从横突的上缘还是从横突的下缘去松解呢?
我觉得都可以,但松解的椎间管一定要是应该松解的那一个。再就是根据医者手下的感觉及患者当时的感觉来决定从横突的上缘还是下缘来松解,如果医者手下阻力感、硬韧感明显,同时患者下肢的酸胀感明显,不管上还是下缘,那就是应该松解的部位,效果立竿见影。
5.要重视椎管外软组织的松解,如梨状肌、臀中肌、股后腘绳肌等的松解,不管是原发性的,还是继发性的粘连,进行一定的松解都是必要的。尤其是对于所谓的假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更为重要,其中道理毋庸多说。
6.侧隐窝的松解到位即可,不要强求针感。有时候没有任何针感效果也很好。因为毕竟是一个风险系数比较大的部位。
2010-12-28)
·针灸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