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

2011-02-10 22:24李树斌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2期
关键词:丝裂霉素栓塞原发性

李树斌

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

李树斌

目的探讨介入肝动脉栓塞化疗在肝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60例肝癌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结果介入技术是肝癌重要的治疗手段,对提高肝癌疗效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结论肝癌的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效提高生存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肝癌;介入;化疗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就诊时往往已属中、晚期,加之原发性肝癌大都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以及肝内转移发生早致术后复发率高等多种因素,手术切除率,所以,绝大部分肝癌患者需非手术治疗,其中首选肝动脉栓塞化疗[1]。现对2008~2009年以来应用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60例临床治疗体会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男43例,女17例,年龄30~68岁,平均53岁。临床诊断均符合肝癌防治工作会议制定的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2],临床表现主要有肝区疼痛不适、腹胀、腹水、肝脾肿大、厌食、黄疸、发热等,全部病例术前行彩超或CT检查,部分病例行MRI检查,AFP检查大部分为阳性。

1.2 方法 在局麻和CT引导下行选择性肝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术介入治疗。术中常用药物有:碘帕醇注射液,注射用丝裂霉素,氟尿嘧啶注射液,新福菌素注射液等,稀释至200 m l左右,缓慢推注肿瘤供血动脉,可以反复进行。导管药盒系统也属于灌注化疗的一种改进方式,主要适用于血管畸形,反复插管困难或需采用持续用药的患者如弥漫型、转移癌、乏血性癌大量动-静脉分流型,门静脉癌栓肝功能差者。

2 结果

经介入治疗后,1个月后复查CT或MR瘤体均有不同程度缩小,肝区疼痛不适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其中18例瘤体缩小,转氨酶、胆红素不同程度下降。介入治疗总有效率可达95%,对于肿瘤血供恢复或肿瘤有复发,应重复应用肝动脉栓塞化疗;对于肿瘤已经明显缩小,有望根治性切除者,应及时手术切除。

3 讨论

肝癌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是接受诊治的肝癌患者绝大部分已属中晚期,失去手术时机,只能通过包括放射治疗、肝动脉栓塞、肝动脉栓塞+灌注、化学栓塞、乙酸/乙醇瘤内注射、液氮冷冻,高功率激光气化,微波局部高温、生物反应调节剂、生物导向、中药及内分泌等非手术综合治疗。要根据两个患者的病情,治疗上充分个体化,进行合理的综合治疗,多数可使瘤体缩小,缓解症状,延长生命。

介入治疗肝癌较好的方法是化疗加栓塞。化疗常采用多柔比星50 mg加丝裂霉素16~20 mg,或者丝裂霉素16~20 mg加顺铂60~80 mg。栓塞选择碘化油4~20 m l加丝裂霉素10~20 mg制成乳剂,或再加明胶海绵(1~2 mm)20~40粒。加明胶海绵后能造成肿瘤较快较大范围的坏死,但是,对B超选择要求也较高。由于肝癌的血供90%以上来自肝动脉,因此,经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是向肿瘤供血动脉直接给药,增加了肿瘤内药物浓度,同时,使肝癌血供减少90%,导致肿瘤坏死。化疗栓塞不但适用于晚期肝癌,亦可用于肝硬化显著及其他原因不能肝切除者,对转移性肝癌、肝癌术后复发、门脉癌栓等也有一定疗效。近年来为了解决肝动脉化疗和难以维持肿瘤局部药物浓度以及肝动脉栓塞后易形成侧支循环等问题,有专家用顺铂为化疗药物,用乙基纤维为载体,研制出顺铂乙基纤维微囊,用来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认为疗效有明显的提高,值得进一步探索应用。若首次采用化疗灌注或碘化油制剂,而未用其他栓塞剂,应间隔加~30天进行第2次治疗,第2、3次治疗间隔为45~60 d。若首次治疗采用碘化油化疗制剂加明胶海绵或微小栓塞剂,而栓塞完全者,第2次治疗可在3~4个月后进行,给正常肝组织以较充分的恢复时间。此种治疗一年进行3~4次为宜。关于二期手术治疗,目前仍主张在栓塞1~2次后如有手术条件,应尽量手术切除,手术时机应选在末次栓塞后1.3个月肿瘤缩小达高峰期同时肝功能也基本恢复为宜。

动脉灌注后,约2/3以上的药量分布在靶器官内,而分布到全身其他部位的药量仅不足1/3,肝脏浓度可达全身药物浓度的100~400倍,肝脏肿瘤组织内的浓度是正常肝组织的5~20倍。由于全身不良反应大大降低,化疗剂量可以大大提高,从而提高疗效。肝癌的血供有95%~99%来自肝动脉,而肝组织血供的70% ~75%源自门静脉,肝动脉血供仅占25~30%[3]。栓塞肝动脉后,对癌组织血供的影响远甚于正常肝组织,癌组织可以发生缺血坏死。如果在栓塞剂内加入化疗或放疗药物,由可以使药物在局部以高浓度滞留较长时间,与栓塞一起协同作用。

未经治疗的肝癌生存期大多在3~6个月内死亡,平均生存期只有1.5个月,介入治疗总有效率可达95%,故介入治疗被认为是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即使是准备手术切除者,也应先进行一次介入治疗,以明确病变范围及数目,确定是否能够手术切除,同时术前介入可减少术后转移的危险,便于手术切除。

[1]刘倩,王文齐.肝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09.

[2]孙燕.临床肿瘤内科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5.

[3]单鸿,罗鹏飞,李彦豪.临床介入治疗学.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7:109-113.

102618北京市大兴区中医医院

猜你喜欢
丝裂霉素栓塞原发性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丝裂霉素治疗食管良性狭窄的临床应用进展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临床意义探析
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防治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的效果比较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丝裂霉素C与5氟尿嘧啶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的预后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