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义俊 苏志玲
城固县地处陕西南部,北靠秦岭,南依巴山,汉江自西向东穿境而过,境内森林覆盖率达到62%,无工业污染,光、热、水、土均适宜柑桔生长发育,是生产绿色食品柑桔的理想区域。
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柑桔产业是城固县优势产业。为了顺应国际国内市场需求新变化,全面实施绿色食品(柑桔)标准化生产技术,提升果品质量和安全卫生水平,2003年3月,城固县向陕西省绿色食品办公室提出申请,创建绿色食品(柑桔)生产基地,第一批0.33万hm2绿色食品(柑桔)基地建设项目随即启动,分别在城固县桔园、原公、宝山、五郎、龙头和崔家山等6个乡镇64个村及县属单位实施,当年通过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认定,产品获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A级认证。2006年3月,第二批0.33万hm2绿色食品(柑桔)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启动,在第一批的基础上分别在桔园、原公、宝山、五郎、龙头、崔家山、文川和老庄等8个乡镇95个村实施;同年11月,产地、产品双双通过认定(证)。至此,全县绿色食品(柑桔)生产基地已达0.67万hm2(10万亩)。
规模化、品牌化经营成效显现截至2010年底,城固县柑桔栽培面积为1.53万hm2,总产量达30万t,综合效益超过8亿元,其中0.67万hm2绿色食品(柑桔)生产基地在推进全县柑桔标准化生产、提高全县柑桔产业整体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县已形成了“泛亚”和“东升”两大绿色食品(柑桔)品牌,全面推行品牌化战略,并实现了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调查数据显示,绿色食品(柑桔)生产基地4年累计生产优质鲜果40万t,净增产值2.4亿元。同时,绿色食品柑桔产业的兴起还带动了运输、旅游、营销等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县域农村经济繁荣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产业化链条基本形成一是龙头企业发展迅速,市场竞争力增强。产业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为了适应柑桔产业发展的需要,2003年,县里相关部门通过考察、筛选,决定将汉中泛亚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培育成全县柑桔产业化龙头企业,从政策、资金、技术上给予大力扶持。泛亚公司当年就投资200多万元引进了柑桔产后处理生产线,对全县柑桔进行商品化处理和精美包装,注册“泛亚”牌城固柑桔,并成功获得绿色食品认证;还与农户签订合同,实行订单生产。2006年,县里又将东升生物有限公司列为外贸出口型加工龙头企业进行重点培育。东升公司按照出口标准生产要求引进的加工生产线全面投入使用,大幅提高了城固县柑桔产后处理能力,拓展了城固柑桔销售市场,成为助推城固柑桔产业发展的又一艘“航母”。在着力培育大型骨干龙头企业的同时,城固县委、县政府把扶持众多中小企业、经营大户作为产业发展的又一重要任务来抓,扶持了一批柑桔采后清洗、打蜡、分选加工小型生产线和市场销售大户,促进了产业链的不断延伸。二是产业协会建设初见成效。2004年以来,全县先后成立了“柑桔专业协会”、“柑桔销售协会”,逐步形成了“农户抓生产、协会抓质量、企业抓销售”的产业化经营机制。依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鼓励和引导农村科技能人、经纪人、生产大户等创办柑桔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县已注册登记柑桔专业合作社15个。专业合作社向桔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联合农民以组织形式进入市场,提高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2009年,在全县柑桔低价滞销的情况下,各柑桔专业合作社、柑桔销售协会积极联系外地客商,组织销售柑桔,确保了全县30万t多柑桔的顺价销售。三是技术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城固县柑桔产业发展到现在的规模,离不开几代科技人员的努力。全县先后组建了城固县育苗场、柑桔研究所、林果试验场、柑桔生产示范场、蚕茶果站、果业局、果业技术指导站等多个科研、技术推广部门,承担全县柑桔技术推广的专业技术人员有120余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有30余人。基层专业技术人员长期派驻乡镇,深入生产一线,推广绿色食品(柑桔)标准化生产技术,在柑桔良种引进、抗冻性栽培、病虫害综防等实用技术的普及推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还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教学单位保持紧密联系,先后邀请以色列等国外柑桔专家前来培训指导。2003年,城固县成立了柑桔产业专家咨询组,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与省、市的10多名柑桔专家组成,为全县柑桔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四是科技不断进步。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科技工作者不断创新,解决了生产中存在的诸多技术难题。针对柑桔园湿害问题采用起垄栽培方式进行治理,密植园进行合理间伐;病虫害防治采用综合治理方式,如引进藿香蓟等天敌寄主植物,建立多种生态果园模式,引进胡瓜钝绥螨对害螨进行生物防治,引进频振式杀虫灯等设备对害虫进行物理防治,引进多种生物源农药防治害螨,开展沼液肥利用试验与应用,减少了农药、化肥使用量,降低了县域柑桔食品安全潜在的压力,促进了全县绿色食品(柑桔)生产基地建设的健康发展。
一是果农对绿色食品缺乏认识,组织化程度低。部分果农受自身素质影响,绿色食品生产意识不强,仍然沿用传统生产技术,违禁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依然存在,这对全县柑桔食品安全形成潜在的威胁。有的果园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生产中不能科学实施关键技术,导致果园郁闭、肥力下降、树势衰弱、果实品质下降、优果率偏低。同时,果农组织化程度低,以单家独户生产为主,自产自销,缺乏有效的组织载体,难以与大市场对接;有的地方虽成立了柑桔协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但其作用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仅限于组织运销和技术指导层面,与产业化经营还有一定距离。
二是龙头企业建设乏力。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全县柑桔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其难以真正与农户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在利益与责任的天平上,企业往往只重视眼前和自身的利益,而将责任和风险推给果农,加大了企业与果农间的不信任,毁约或不能按时、按质履约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柑桔产业化发展进程。
三是基地建设投入扶持力度不够。绿色食品(柑桔)基地建设的主角虽然是果农,但离不开政府的扶持。由于县财政困难,项目建设资金缺乏,优惠扶持政策力度不大。由于过去过于追求产业开发规模,偏重开发初级产品生产,而忽视了提升品质、加工增值、市场开拓和市场营销等重要环节,产业化建设未能高效推进。同时,绿色食品(柑桔)基地大都与普通柑桔生产基地连在一起,园区未进行合理规划,没有修筑必要的道路、排灌和蓄水、附属建筑等硬件设施,不利于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升级换代和提质增效。
四是品牌意识不强,主导品牌不响。近年来,全县相继申请注册了“泛亚”、“升仙”和“汉江”等多个柑桔商标,也通过广电传媒、互联网及参会办节等形式做了大量宣传工作,但由于从农户到企业普遍存在品牌意识不强等问题,加之采后商品化处理、品牌化包装与营销等做的很不到位,特别是品牌宣传方面严重滞后,致使诸多柑桔品牌中没有一个影响力较大的“响亮”品牌。
绿色食品(柑桔)生产基地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城固县柑桔产业发展中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基地建设应以标准化生产为依托,以提高柑桔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以柑桔深加工为龙头,以市场需求为坐标,不断拓展产业链,全面提升城固县绿色食品(柑桔)产业化水平。
一是进一步加强标准化生产推广应用力度,继续巩固提高绿色食品柑桔基地建设成果。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并不等于绿色食品。真正的绿色食品必须执行特定的生产技术标准、特定的生产投入品保证前提下的卫生质量安全准则并使用特定的绿色食品标志才能实现。因此,今后基地建设和生产必须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继续坚持统一生产技术、统一产品标准、统一监测方法、统一管理措施、统一用药方案的“五统一”要求,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组织生产,继续实施各项关键技术,强化技术指导和服务,技术入户率力争达到100%。同时,为确保以后基地质量抽检、动态监控、标志使用等不出问题,要进一步加大产区市场执法整治力度,严格监控生产投入品和果品质量安全。
二是进一步提高果农组织化程度,规范和发展专业协会,充分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柑桔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必须依靠果农组织这一载体,必须切实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当前的重点,首先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合作组织,规范和发展专业技术协会、行业协会等协会组织,推行产业化发展模式,实行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产业环节为链条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责权利明确、互惠互利、互促共长的经营管理机制,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是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和金融扶持力度。首先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扶持资金每年都要有所增加,专项专款重点用于基地建设、龙头组织培育、农业科技投入等;其次要安排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相关部门集中财力扶持建设一批大的产业化经营项目;再次是鼓励和扶持柑桔深加工和采后商品化处理企业、协会在现有基础上兴建冷库,解决基地果品集中上市销售难问题,延长销售时间;最后是对基地建设项目和龙头企业贷款给予重点支持,根据项目效益与贷款需要,适当放宽担保抵押条件,利率适当优惠,合理确定贷款期限。
四是强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科技支撑产业”是城固柑桔得以迅速发展的成功经验之一。要重视和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要不断鼓励、培养和引进一批科技人才,要增加投入,积极开展柑桔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将关键技术、创新技术迅速转化成科技成果,提高技术推广服务水平,充分挖掘城固柑桔产业的发展潜力,促进柑桔产业全面优化升级。
五是加大投入,积极改善基地内道路、水利、旅游设施与环境等基础条件。通过几年的投入和建设,基地内基础条件虽已有一定改善,但仍然滞后于产业发展。应结合新农村建设,尽快改善基地内的基础条件,改善园区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果区市场条件,搞好销售季节柑桔市场管理。
六是加大市场开拓力度,铸造城固柑桔名牌。充分挖掘泛亚公司和东升公司的潜力,以“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全面推行订单柑桔生产;推出优惠政策,创造便利条件,吸引本地及外地企业前来投资建厂,发展柑桔深加工业,走农业工业化发展道路。具体做法是:进一步优化整合生产和市场环境,吸引客商;完善现有柑桔批发市场的功能并扩大规模,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设立城固柑桔直销窗口,完善销售网络,方便客商咨询与采购;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示会,高质量策划和举办“城固柑桔节”,广泛宣传,扩大城固柑桔市场影响力,提高知名度;整合和集中社会各界力量,以企业和客商为主体,打造精品,铸造品牌,以名牌拉动产业,以产业富民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