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七个到园”实施八大工程——2010年宜都市标准果园创建成效及做法

2011-02-10 20:47蔡永喜孔祥亭冉德森张卜芬杨承清
中国果业信息 2011年4期
关键词:宜都宜都市蜜柑

◆蔡永喜孔祥亭冉德森张卜芬杨承清

一、宜都市柑桔产业概况

宜都市地处武陵山余脉,位于鄂西南山区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地处东经111°05′47″~111°36′06″,北纬30°05′53″~30°36′03″之间,东邻枝江,南接松滋,北与宜昌,西南与五峰、长阳毗邻。全市幅员面积1 357 km2,海拔38~1 081 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水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7℃,≥10℃年有效积温5 354.4℃,年均降雨量1 233.8 mm,且雨热同季,无霜期273.3天,年均日照1 641小时,是柑桔生长适宜区。全市现有耕地面积2.28万hm2,辖2乡、7镇、1个办事处、2个管委会,127个村,85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9.4万,其中,农业人口29.1万。2010年全市柑桔面积2.03万hm2,产量42万t,全市人均柑桔占有量达1 110 kg,面积、产量居湖北省前3位,优质果品率达到75%;2010年实现柑桔产值6.5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40%以上,柑桔系列加工产值21亿元,农村人平柑桔单项纯收入同比增加600元。

近年来,宜都市柑桔采后商品化处理及深加工发展迅速。目前,全市拥有采后商品化处理企业90家,共有柑桔清洗、打蜡、烘干、分级和包装生产线95条,年加工能力70万t。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宜都市级龙头企业15家,订单面积达到2.67万hm2。湖南石门、澧县以及本省的松滋、夷陵、枝江等周边县(市、区)的柑桔客户也将柑桔运到宜都市进行初加工后集中销售,鄂西南最大的柑桔初加工销售集散中心在该市红花套镇建成。此外,全市还有16家企业在外省、市投资建场,利用资金、技术优势,辐射带动了省内外柑桔加工业的蓬勃发展。目前全市有桔瓣罐头加工企业4家,年加工能力达5万t;有占地2 000 m2的通风贮藏库1家,库容达2 000 t;拥有制造水果商品化处理生产线的企业2家,年生产各类型号水果商品化处理生产线300多条;拥有建在本市的湖北省果树良种苗木繁育场,配备有种质资源圃、苗圃、母本园等,可年生产优质种苗200万株,为宜都市柑桔发展提供了保证;已有各类柑桔生产合作社45家,其中,宜都红花套柑桔产业合作社在红花套镇渔洋溪村征地3.33 hm2,投资3 500万元,建成了宜都市农副产品综合交易市场,具有物流配送、产品展示、信息发布、综合交易和宾馆接待、餐饮服务等多种功能,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柑桔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宜都市以提高柑桔果品质量和安全卫生水平为重点,全面实施品牌战略,品牌创建工作初见成效。目前全市柑桔基地全部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并认证了1个绿色食品、3个无公害农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鄂柑2号新品种已于2004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面向省内外推广,全市种植面积达0.67万hm2余,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宜都蜜柑”集体商标于2005年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2010年“土老憨”(宜都蜜柑)获中国驰名商标。宜都蜜柑以其品质上等,被评为全省十大名果,成为省内外知名品牌。2008年8月,宜都市柑桔协会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成为全省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的6个单位之一。

二、标准果园创建基本情况

宜都市柑桔标准果园建在红花套镇红花套村。该村是柑桔生产专业村,全村总人口3 578人,其中,劳动力2 585人。该村位于三峡出口长江南岸,318国道及省道贯穿全村,交通方便,幅员面积9 km2,柑桔面积286.67 hm2,2009年柑桔产量13 950 t。该村是宜都市最早发展温州蜜柑的地方,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就引进栽植,在柑桔生产中选育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鄂柑2号”柑桔优良品种。66.67 hm2柑桔标准果园具体分布在该村的一、二两个村民小组,共涉及185个农户。该果园为无公害水果产地,主要品种为温州蜜柑,其中,早熟品种26.67 hm2,中熟品种40 hm2。

三、标准果园创建主要措施

(一)落实“七个到园”

目标责任落实到园成立柑桔标准果园建设领导小组,由副市长程鹏任组长,市长助理袁道海任副组长,市农业局等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标准果园建设的领导与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两个专班,一是组织协调专班,负责标准果园建设组织协调等日常工作;二是技术专班,由市农业局副局长孔祥亭负责,市特产技术推广中心柑桔专家冉德森、蔡永喜、张卜芬以及红花套镇农技中心杨承清为成员,负责标准果园建设的技术方案制订与实施,以确保标准果园建设的有序开展。

标准普及到园由技术专班根据《宜都蜜柑·地方标准》等技术规程,制订了《宜都市标准果园建设实施方案和操作规程》等技术资料,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培训,提高园区内桔农科技意识和科技种桔水平,认真做好示范,着力推广实用技术,切实把生态栽培技术、精品果园建设“十个一”技术、提高品质“八化”技术措施落实到标准园。

统一服务到园红花套镇红花套村组建了18人的柑桔技术服务队,实行讲课“面对面”,服务“手把手”,管理“五统一”(即统一服装、统一工具、统一培训、统一要求、统一标准),负责产前、产中的技物配套服务,统一标准化生产、统一病虫害防治。红花套柑桔专业合作社负责产后服务,实行统一采后处理、统一品牌销售。

管理制度到园建立了果园管理各项制度,包括生产管理制度、安全使用农药制度、产品检测与准出制度、质量可追溯制度。同时制订了《标准果园创建桔农记录台账》,分发到185户桔农手中,做好基本信息记录、果园投入品记录、物候期与灾害性天气记录以及产出与效益记录等。

标牌树立到园在标准果园核心地带的红花套村二组郭维华的柑桔园,树立长4 m、宽2.5 m的“全国柑桔标准果园创建”标牌1个,标明了创建项目简介、标明创建地点、创建规模、创建目标、关键技术、指导专家、技术负责人、创建单位和工作责任人,便于接受社会的监督,确保标准园建设公开透明。

宣传引导到园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引导,在宜都电视台、宜都农业网、三峡日报等媒体开辟专栏,报道标准果园创建工作情况,介绍创建标准果园的主要做法和好的经验,形成创建标准果园的良好氛围。

资金整合到园坚持集中财力、重点突出、示范带动、管理高效的原则,围绕柑桔优势产业能力提升,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捆绑使用,扶持柑桔标准果园的创建。

(二)重点实施“八大工程”

改造更新工程通过疏株间移间伐、大冠改小冠等方式,对66.67 hm2桔园进行了改造更新,使每667 m2桔树保持在40~50株间,树体高度降到2.5~3 m(早熟品种2.5 m,中晚熟品种3 m),形成优质丰产树形,柑桔树叶面积指数控制在4~6之间,柑桔园覆盖率控制在85%左右。同时对柑桔园原有的小叶龟井、小叶尾张等劣质温州蜜柑品种或树龄30年以上失去经济价值的植株进行淘汰,全部挖除,并结合密改稀疏株间移利用多出的良种柑桔树进行补植。

绿色植保工程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大力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标准果园每667 m2悬挂黄色黏虫板20~25张,利用害虫趋性诱杀害虫;共布设太阳能杀虫灯5盏,频振式杀虫灯20盏;实施以螨治螨生物技术,释放捕食螨4万余袋。另外,在园区实行生草栽培,种草13.33 hm2,营造了良好的果园生态环境。

配方施肥工程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按3.33 hm2柑桔园取一个土样,进行化验检测,形成桔园配方施肥建议卡,发放到桔农手中,指导农民合理购肥、适时科学施肥,及时进行叶面追肥和补充微量元素肥料。同时,新建完善沼液微灌系统28台(套),全园实行“猪—沼—果”生态栽培模式。

基础配套工程一是兴修完善道路3条,兴修、硬化4 m宽主干道3 200 m、支干道5 500 m,完成操作道晴雨通车路面8 000 m;二是整修沟渠,实现“两面光”,做到旱能灌,涝能排,排灌畅通;三是低压(220V)电线架设到园,确保果园生产用电需要。

品质提升工程在园区建精品果园13.33 hm2,全面推行精品果园建设“十个一”技术措施(即家家户户“一本书”、配方施肥“一张单”、每块桔园“一盏灯”、生物防治“一袋虫”、诱杀害虫“一块板”、生态栽培“一口池”、谨防果伤“一张网”、控水增糖“一张膜”、生产投入“一本账”、延迟采收“一个月”)和品质提升“八化”技术措施(即品种良种化、树体独立化、树势中庸化、植保绿色化、施肥配方化、保果主动化、水分节制化、栽培省力化),不断提高柑桔产量,提升果品质量。

品牌打造工程坚持用品牌聚合资源,靠品牌壮大产业,以品牌抢占市场的观念,全面推行柑桔标准化生产,扩大品牌培育与创建力度。一是充分、合理、有效使用“宜都蜜柑”地理标志;二是“土老憨”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鲜水果类);三是具体实施标准果园创建工作的红花套柑桔专业合作社加大了宜都蜜柑品牌的宣传、产品的包装和销售力度;四是建成了宜都市农副产品综合交易市场,总投资3 500万元,建成高起点、高标准、高科技含量,集生产体系、组织体系、市场体系、科技体系、服务体系于一体,具有预冷库、测糖分级生产线、物流配送、柑桔商品化处理、餐饮、综合交易市场、展示大厅、信息发布大厅及交易大厅等复合性多功能的综合性市场,充分展示宜都农副产品精品名牌,提升宜都农副产品品位及知名度,推动宜都与外地的交流合作。

安全监管工程一是搞好果园生产投入品的监管,对生产投入品及用工做好登记,收集整理好原始资料并归档管理;二是强化标准,“宜都蜜柑”地方标准升级为省标,并在全园严格执行;三是加强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宜都蜜柑”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

资金整合工程主要整合中央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国土资源部“双低改造”项目资金、省级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水果大县奖励资金、沼液微灌等农村沼气项目资金、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低岗林改造资金以及县级财政支农资金和配套资金3 000余万元,用于标准果园创建。同时规范和加强资金的使用管理,不断提高支农资金的效益。

四、标准果园创建主要成效

基础设施完善配套一是水渠配套,施肥施药及灌溉用水充足,旱能灌,涝能排,排灌畅通。二是低压(220V)电线到园,确保果园生产用电需要。三是道路硬化。在充分利用现有道路情况下,根据需要结合果园面积大小设置主干道、支干道和操作道。主干道宽4 m,路面硬化,与果园外交通干道相连,贯穿全园;支干道宽3 m,连接主干道,通向桔园各小区;操作道宽1~1.5 m,与支干道和每块小区相连。四是园区内排洪沟实现“两面光”。

产量增加、品质提升在标准果园创建中综合应用无公害果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通过疏株间移(伐)、大冠改小冠、抽槽改土等措施的实施,66.67 hm2标准果园创建园每667 m2果园保留柑桔树降至45株(减少25%)的情况下,2010年产量仍达到400万kg,比2009年的355万kg增加45万kg,增长12.7%;优质果品率达到80%,商品果率达95%,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2010年红花套村全村柑桔产量达到1.55万t,比上年增加1 550 t,增长11.1%。13.33 hm2精品果园通过实施以覆膜控水增糖为主的“十个一”技术措施,产量大幅增加,精品园产量达到75万kg,每667 m2产量达到3 750 kg,果品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果形端正、色泽鲜艳、皮薄化渣、汁多味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提高,外观内质得到全面提高。

经济效益增长13.33 hm2精品果园的精品果平均售价达到2.80元/kg,最高单价超过16元/kg,精品果园销售收入预计可达1 120万元;标准园柑桔平均售价可达1 800元/t,比2009年的1 200元/t增长50%;辐射带动全村农民柑桔销售收入达2 790万元,比2009年的1 534.5万元增加1 255.5万元,全村人平可增收3 509元。

品牌逐步壮大通过红花套柑桔产业合作社及湖北土老憨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社成员之一)的运作,产品多次参加农博会、精品果鉴评等多种形式的宣传、展示,宜都蜜柑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宜都蜜柑已成为全省十大名果;2008年成为湖北农产品名牌产品,获得了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宜都蜜柑产品在2009年11月于重庆召开的亚太地区地理标志国际研讨会上展示,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2010年3月,“土老憨”(宜都蜜柑)获得中国驰名商标。

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红花套柑桔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统一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统一实施生产技术标准;统一采购和供应生产资料;统一销售产品;统一使用注册商标和包装、开拓市场;统一组织食品认证;统一开展法律、保险等服务;统一组织科技培训”的“八统一”运作方式,扎实推进了柑桔的标准化生产。为确保果农种桔效益,目前,合作社与红花套村24户社员签订了柑桔完熟销售订单,合作社将对社员达到生产技术标准和完熟采摘期的精品果按高于市场20%的价格收购;并从11月5日起每推迟一天采收,收购价格提高一分钱,年底还对签订合同的社员进行二次分红,让社员吃上了定心丸。

典型带动作用大大增强在园区办疏株间移密改稀、大冠改小冠、抽槽改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样板,以及在柑桔生产关键季节在园区召开现场会、生产示范会等形式,有效地带动了全市柑桔产业的发展。目前全市柑桔密改稀面积达到0.23万hm2,改土面积达到0.19万hm2,大冠改小冠面积达到0.35万hm2,配方施肥面积达到1.4万hm2,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达到1.72万hm2,促进全市柑桔产业的健康发展。

五、存在的不足及打算

不足宜都市在标准果园创建方面做了一些积极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标准果园园区内桔农科技意识和科技种桔水平不平衡,导致标准果园创建水平不一致。部分桔园密度大、建园质量不高,少部分桔园栽培品种良莠不齐,个别桔园树龄老化,基地内渠系、道路、电力配套设施还有待完善。二是关键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普及推广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与标准果园创建联结的红花套柑桔产业合作社带动作用仍不够强,科技含量不高,技术装备落后,产品加工增值水平低,影响和牵动柑桔产业发展的作用还有限。四是资金投入不足,宣传力度不够。

打算一是进一步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科技水平。二是不断总结和完善标准果园创建的关键技术,加大推广普及力度。三是努力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化程度,促进柑桔产业化发展。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发展精深加工,提高转化增值,进一步提升品质,打造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促进增收。四是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合理捆绑使用项目资金,重点向标准果园创建方面倾斜;引导农民明确主体地位,加大资金投入;全面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加快标准园建设,促进全市柑桔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宜都宜都市蜜柑
宜都市温州蜜柑春季管理技术探究
日本:紫外线机用于防止蜜柑腐烂
特早熟温州蜜柑稻叶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响水洞村的梦——湖北宜都“路民捆绑”织密交通致富幸福网
无人机监测林业有害生物初探
宜都市2015年度柑橘销售走势及特点
温州蜜柑提升品质的试验效果与途径
温州蜜柑作中间砧的甜橘柚光合特性研究
宜都市2015年部分橘农柑橘减产不减收带来的启示
宜都市禁养区畜禽规模养殖现状及推进禁养区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