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淑冬
合理用药是以现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及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恰当的使用药物,其具体表现在给药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合理的药物选择,药品使用剂量、给药途径、联合用药、患者依从性等各方面。目前,药物的合理使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就小儿而言,由于身体各器官生理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处于不断发育、生长阶段,在大多数药物的药效学、药物动力学和不良反应方面,成人与小儿有着显著的差异的,有一定区别的。因此,小儿临床安全及合理用药显得尤其重要。
一般来说,成年人的年龄差别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不大,但对未成年人的小儿或婴幼儿就有很显著的影响。新生儿期,其血脑屏障功能较差,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活性低等可使药物代谢缓慢,半衰期延长,尿中排泻的多为药物原形。所以小儿用药绝不是单纯的将成人剂量缩减而是应根据年龄、体重折算出治疗量。2~12岁孩子体重可用下列公式推算:体重(公斤)=年龄 ×2+8[1]。
健胃药宜餐前服。助消化药,对胃肠黏膜有刺激性的药宜餐后服。活性炭类具有吸附肠异物排出体外的作用,如与其他药物配伍时须间隔服用,以免吸收其他成份而降低其他药物的作用。止咳糖浆及润喉片等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局部,宜最后服用,并不宜多饮水,以保持其在局部作用的时间与浓度。乳酸杆菌等活菌药物不应热水送服,应选用温凉水,在与抗生素配伍时,不得同服,以免抗生素等药物将活菌杀死或抑制而降低药效。
小儿因肝肾等脏器官发育尚不完善,各系统尚未完成建立,解毒排泄功能弱,若用药不慎极易产生不良反应。如激素类药物,虽能减轻炎症反应,但也会掩盖疾病原有症状,从而影响疾病的正确诊断,还可引起内分泌失调,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同时可使机体的免疫力减弱,降低机体抵抗力,加重感染。氟哌酸影响骨骼的生长,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均能引起耳听神经与肾脏损害[2],且对听力的损害往往是不可逆的,尤其是婴幼儿听力损害不易及时发现,可造成永久性耳聋。
发热是机体的一种正常防御机制,常见疾病发热的规律。不要一发热就用退热药。滥用退热药不仅不利于疾病的治疗,相反会掩盖病情,延误诊断。正确运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浴、酒精擦浴,额部冷敷等,同时多补充水分利于毒素排出。且要密切观察神志、面色、生命体征变化,如体温继续上升或出现寒战等症状,可适当服用退热剂。不同退热剂的适用年龄、剂量、使用间隔时间与给药途径都不同。如用药途径、剂量不当可致体温上升、粒细胞下降等不良反应。对有惊厥史的患儿应提早用药,以防再度发生惊厥。
小儿抗生素类药物在口感香型上均符合小儿口味,使小儿易于接受。抗生素是一类抑制或杀灭菌的药物。了解抗生素的抗菌谱与适应证,不能认为是炎症均可使用任何抗生素治疗。有针对性地用药,并非多用及早用抗生素即能加快疾病的康复,更不能拿成人的用药标准来对待小儿。由于小儿生长发育存在个体差异,及用药目的不同,药物剂量不应完全遵循说明书,应在医生指导下具体应用。其次更换抗生素不要太频,抗生素的疗程一般为5~7 d。更换抗生素的原则是经44~72 h治疗后无效时更换。也应根据细菌检查和药敏试验,有针对性用药。当然有毒性反应或过敏反应者应立即停药。
小儿生长中需要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主要应用从食物中均衡吸收,饮食正常的小儿一般不必服用营养药,有些小儿因某种原因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需要补充时,应适当补充。然而不少家长误以为此类营养药多吃点没坏处,就给孩子盲目过量服用,实际上非但起不到保健作用,反而招致机体功能失调。过量补充微量元素锌易发生脓疮病;长期服用鱼肝油会引起慢性中毒;大剂量长期服用钙剂和维生素C会造成泌尿道结石。
由于药物之间产生物理吸附或化学联合作用形成配伍化合物。联合用药不当时会影响药物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亦随之增高。例如部分抗生素与钙、镁、铝等无机盐类抗酸药或含铁的抗贫血药合用会生成配伍化合物。影响药物的吸收,降低抗菌效果。因而在服用抗生素期间,应暂服用钙片等药品。小儿用药品种应尽量减少,能用一种药物治疗的,就不用两种或更多种的药物。一般合用药品种以不超过3~4种为宜。
对新生儿,他们的皮肤,黏膜面积相对比成人大,皮肤角质层尚未发育完善,故无论外用、滴眼、滴鼻的药物吸收量都较多,过量使用可能引起中毒。例如皮质激素类软膏,不适用于小儿,以免透过皮肤被吸收。故非处方目录中仅收载了作用温和的氢化可的松,用于治疗婴儿湿疹等皮肤病[3]。
为了小儿的身体健康,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所以必须慎重合理的使用药物,使用剂量要准确。小儿机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解剖、生理、病理等方面有明显特点,肝肾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对许多药物极为敏感。因此合理使用,才能充分发挥药物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而小儿合理用药的前提,首先要有正确的诊断,只有明确诊断才能选用合适的药物治疗,才不致于为求保险盲目用药,同时加强药学知识学习,加强责任心,提高医务人员素质。药学人员认真把好投药关,都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之必须。
[1]冉樊雄,周厚琼.制剂进展与新药开发.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5,15(1):38-39.
[2]东星月,安薇薇.儿童合理用药探讨.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4,5(2):96.
[3]孙金钰.儿童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6):1692-1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