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化与政治化:近代经济史研究与教学中的资本概念

2011-02-10 06:01卢征良黄华其
关键词:经济史资本主义资本

卢征良,黄华其

(1.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四川成都610041;2.武汉市农业学校,湖北武汉430043)

通俗化与政治化:近代经济史研究与教学中的资本概念

卢征良1,黄华其2

(1.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四川成都610041;2.武汉市农业学校,湖北武汉430043)

近代中国经济史教学中资本概念称谓更多的是历史习惯的延续,其内涵和外延并非名副其实,不能很好地表达其本身的含义。基于此种原因,为了研究和教学的方便,我们可以将资本概念的形式进行简化,即将近代资本形态根据其所有权划分为三种:外国资本、民营资本和国家资本。这种划分的好处在于标准单一,便于理解和接受,可以避免引起思想和逻辑上的混乱。

外国资本;民族资本;官僚资本;通俗化;政治化

近代中国经济史学科的研究时间跨度约100年(1840—1949年),从时段上看不算很长,但是这一阶段却是中国社会经济形态急剧变化时期: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瓦解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逐步确立相互交织在一起。这种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无疑给近代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和教学增加了难度。

资本概念是经济史中的重点概念。根据资本来源属性,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资本形态习惯上被划分为外国资本、民族资本和官僚资本。实际上,这三种资本形态(特别是官僚资本)的称谓更多的是历史习惯的延续,其内涵和外延并非名副其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叫法与称谓也是五花八门。最典型的属官僚资本,有称为国有资本、国营资本、官营资本、公营资本和国家资本的,通过这种资本建立起来的企业在历史上的称谓也是各不相同,有称洋务派企业、官办企业、官督商办企业、官商合办企业等等;民族资本的称谓也是如此,如民间资本、民营资本、私人资本等,其所办的企业则习称商办企业、华商企业等等,名称可谓林林总总,莫衷一是。正因为如此,在近代中国经济史教学中,学生们常为这些概念弄得晕头转向。那么,这几个资本概念的外延与内涵是什么样呢?它们在历史上的演变又如何呢?本文根据笔者的研究与教学实践试对以上问题进行梳理和剖析,以期有助于读者加深对这几个概念的理解。

一、外国资本

外国资本概念在近代中国经济史的研究与教学中的称谓较少发生改变,因此该概念比较易于为读者理解和接受,它主要是指旧中国时期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投资。实际上,早期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并无资本,它们的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战争、掠夺、鸦片贸易和苦力贸易、投机冒险等方式,在中国获得原始积累,并将之投资于中国市场。早期的大洋行如怡和、宝顺、旗昌、沙逊、美查等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起家的。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市场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商品输出阶段。在1894年甲午战争以前这一阶段,以英国为首的外国资本主义采取商品输出的方式开展在中国的经济侵略活动。但就其商品侵略的方式和结构及其深入程度来看,在1870年代前后又有明显的不同。在1870年代以前,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活动,主要还停留在各通商口岸附近,机制工业品输入数量不大,并没有触动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而在187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开始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商品输出也激增。它们开始深入到中国内地和广大农村,并逐渐控制了中国国内商品市场和原料市场,从而把中国国民经济卷进了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旋涡,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市场的组成部分。

总的来看,这一时期外国人的投资侵略活动主要还是围绕商品输出而开展,其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轮船航运业、船舶修造业、进出口商品加工业和银行业等几个方面,企业多由外国进出口商人独资或合资兴办。可以说,这一时期外国在中国的投资,一是服从于商品侵略的需要;二是资本来源大多为外国在中国所攫取的商业利润的再投资[1]95。

二、资本输出阶段(1895—1927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攫取了很多特权,中国的国家主权遭到了进一步的蹂躏和破坏。中国不仅为许多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而且还被分割成各自的“势力范围”;各列强不仅可以使用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任意设厂、开矿,而且可以在中国修筑铁路,扩大内河航行等。从此,中国成为了帝国主义商品侵略和资本侵略的场所。这一时期帝国主义在中国投资的方式,一是直接投资,即由帝国主义各国的垄断资本家在中国直接经营各种企业和房地产,获取垄断利润;另一种方式是间接投资,即帝国主义投资者只向中国债务人提供贷款(主要是政治性的贷款),从而达到控制中国财政经济的目的。

三、外国资本激剧竞争阶段(1927—1949年)。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最大的经济危机。为了转嫁危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市场进行了激烈的争夺,特别是日本、美国间的市场争夺更显激烈。据估计,从1914年到1929年(“九·一八”事变前),列强在中国的投资增长了54%,达到34. 8亿多元。而从“九·一八”事变到1936年(“七·七”事变前)的6年中又增加了23%,达42.8亿多美元。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投资增长最快,1914年还只占有2.9%的市场份额,1939年就增为14亿多美元,超过美、英两国而居外资在中国投资的首位。“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中国东北进行大量投资,1936年其投资额即增至20亿美元,等于其他列强在中国投资的总和[1]375。这些投资,绝大多数是增加的企业投资。列强在中国的投资,一方面使其自身获得了超额的利润,另一方面则大大加强了对半殖民地中国财政经济命脉的控制,给中国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二、民族资本

民族资本,是指本国资本中无官方色彩的资本,即兴办企业的资本金是民间筹集(民间集资、华侨投资等等)。民族资本一词应用较晚,大体是相对于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而言,而非相对于外国资本而言。这些民营资本经营的企业早期通称商办企业,与清政府和民国时期北洋政府的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企业相区别。稍后的文献中,它们又常被称为民族工业,以区别于买办性企业。

从民族资本的变化过程可以看出,民族资本一词并不能表达其基本的含义,而是蒙上了更多的政治色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代有些学者主张用“民营资本”概念来代替“民族资本”,或许能更清楚、更直接地表达其资本的来源,并不致引起很大的歧义。

民族资本企业最早出现在晚清时期,其主要发展时段为1895~1911年。民族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对手是外资企业和官僚资本企业。相比外资企业而言,民族资本企业普遍资本少、规模小,技术装备落后;与官僚资本企业相比,民族企业同样在资金、技术上处于劣势,而且承受着政府对官僚资本企业给予优惠政策的压力以及来自官方的直接限制。从这些方面来说,民族资本企业的竞争条件远远赶不上外资企业和官僚资本企业。但是民族企业也有其自身的优势:在与官僚资本企业的竞争中,它得到广大爱国民众的支持;而在与官僚资本企业的竞争中,它又具有经营灵活、勤俭创业的优势。这些条件为民族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证。作为中国近代企业中持续存在时间最长、范围最广、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企业群体,民族企业正是在这样的艰难环境下不断发展并成长起来,并为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段期间,是民族资本的初步发展时期。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从政策上放宽了对民间资本创办实业的限制。在“设厂自救”的浪潮里,中国民族新式工矿企业的发展引人瞩目。自1895年至1911年,民用新式工矿企业投资迅速增长,以1万元以上资本的企业计算,这17年间创办企业数目高达800多家。新创办的800多家工矿企业绝大部分为民族资本企业,且以轻纺工业居多[2]100。

1914—1920年间,是民族资本发展的“黄金时代”。辛亥革命推翻了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建立了中华民国。国内外经济政治环境对民族资本的发展十分有利: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民族工业发展的政策,激发了民族资本家投资建厂的热情;新式交通事业的扩张、金融业的发展、市场的扩大,也使中国民族企业发展的外部条件有所改善;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泥淖中的欧洲列强无暇东顾,对华经济侵略压迫大为放松,战前原为西方对华商品侵略之大宗的棉布、棉纱及其它轻纺工业品进口量在战争期间不断下降,这些因素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1912—1920年间,国内工业产品销路扩大,企业利润十分丰厚。在民族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段,全国工业生产按总产值计,平均年增长率为16.5%;按净产值计,平均年增长率为13.4%[2]100。这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发展最快的时期。

1921—1936年这段时期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白银时代”。“一战”结束后,西方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卷土重来,他们凭藉自身拥有的特权和商品竞争优势给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市场压力。但是,民族工业有很好的市场适应性,它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进行了行业调整及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在一度萧条后又有了新的发展。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中国经济以很大的打击。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1933年国民政府施行关税改革,1935年进行币制改革,这些措施改善了民族企业的投资环境。1936年后,民族资本企业重新出现很好的发展趋势。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的武装侵略打断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现代化进程。抗战开始以后,一些民族企业被迫由沿海地区迁往内地。这些企业虽然为数不多,但基本上是对继续抗战有极大影响的民生企业和军工企业,它们的内迁对于改变内地的经济结构,发展内地工业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抗战前期,特别是1943年以前,内地各省曾出现了民族资本主义繁荣发展的景象。据估计,1942年内地各省设厂数达1,138家,其中民营工厂达1,000家以上,1943年设厂趋势减弱,也近千家[1]473。但是这种形势并没有持续多久,由于战争的破坏、日本侵略者的经济封锁和国统区通货膨胀的影响,后方工业很快就出现了衰退现象。1943年,民族工业的发展开始走下坡路:不仅仅新设厂数减少,许多旧厂也出现停工减产、出顶、改组、合并等,甚至出现了“以商代工”和“以商养工”的奇特现象。抗战胜利后,大后方原有的工业体系,由于胜利后的物价暴跌,原料供给困难和定货减少,到1946年秋已有80%的工矿停工和倒闭。在国民党收复区内,残存的民族工业除少数工厂因与官僚资本存在着特殊关系而仍有扩展以外,绝大多数则迅速走向破产。如上海原有民营工厂3, 419家,倒闭的就有2,597家,占总额的约75%。1947年以后,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国民党的财政危机日趋严重,民族工商业的倒闭破产情况就更趋严重了[1]475-476。

三、官僚资本

官僚资本是个引起争议最多的概念。它本身是个通俗名称,原义并不明确。但已为群众所接受,并因而用于党的正式文献(如《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共同纲领》)。因此,我们认为可以用它来概括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中一个特定的范畴,即从清政府的官办、官督商办企业到国民党国家垄断资本这一资本主义体系;而它的实质,用政治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就是不同政权下的国家资本主义[3]19。因此,有人主张用国家资本主义代替官僚资本主义。

据有关学者考证,官僚资本一词最早出现于瞿秋白在1923年所写的《中国之资产阶级的发展》一文,他认为洋务运动时期的官僚资本有二种:一、由洋务派经办的官办企业;二、官商合办企业。1929年,李达认为清代官僚在借外债时,“从中渔利,自肥私囊,形成官僚资本”[4]。1930年,日本学者橘朴也曾指出北洋政府时期存在“梁士诒型”和“张謇型”的官僚资本①载《满铁调查月报》1930年2月份,收入《橘朴著作集》第1卷。转引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一),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页。。1936年国内著名历史学家吕振羽也将清政府所办的“国营事业的萌芽”称为官僚资本[6]。由此可以看出,诸多学者所称的官僚资本主要指清政府和北洋军阀政府的官办企业。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贪污腐败,诸多大官僚纷纷以权谋私、假公济私,引起了极大的民愤,广大进步人士、群众团体和中国共产党开始对这些官僚资本进行口诛笔伐。马寅初就曾说,“所谓国营,实即官办”,“假公济私为通病,由来已久,莫可究诘”[6]359。1947年,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文中指出: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在他们当权的20年中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这个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同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以及旧式富农结合,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个资本,在中国的通俗名称叫做官僚资本”,这个资产阶级叫做“官僚资产阶级”[7]1150。这样一来,官僚资本由最初的官僚私人资本扩大到官僚管理下的国家资本,甚至包括与官僚资本有关系的各种类型的资本。

由此可见,官僚资本的内涵一直在变化。正因为如此,官僚资本一词就不能准确地反映它本身的资本形态。因此,有学者就指出:官僚资本应是指借政治特权、假公济私的私人资本。官僚资本不是经济概念,而是政治概念,使用这种概念去研究中国的政治问题是有道理的,它能够说明国民政府的本质特征,但拿它去研究经济问题就会导致概念上的含混和范畴上的模糊[8]。

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陆学术界的很多学者不主张继续沿用“官僚资本”这一传统说法,而要求在学术研究中用“国家资本”来代替“官僚资本”。国家资本主义,是由资产阶级国家经营或直接控制某些资本主义企业的一种资本主义。他们认为,“国家资本”的提法内涵比较明确,不会将官僚私人的投资与国家(包括中央和地方)投资相混淆。国内很多知名经济史学者如朱荫贵、杜恂诚、郑会欣(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陈自芳、武力等均支持这种观点。

结语

近代中国经济史研究与教学中资本概念称谓的混乱有其历史的原因。由于资本形态的概念贯穿于近代经济史的始终,不讲清这个问题,就无法清楚地认识和了解近代中国社会。正因为如此,正确对资本形态进行定义和认识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近代中国资本概念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它存在着模糊化、歧义化及政治化的倾向,并不能很好地表达其本身的含义。基于此种原因,为了研究与教学的方便,我们可以将资本概念的形式进行简化,即将近代资本形态根据其所有权划分为三种:外国资本、民营资本和国家资本。这种划分的好处在于标准单一,便于理解和接受,可以避免引起思想和逻辑上的混乱,从而使经济史的初学者易于接受。

[1] 凌耀伦.中国近代经济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2.

[2] 陈争平.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 李达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80:393.

[5] 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M].黎明书局,1937:492.

[6] 马寅初经济论文选集(增订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7]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M]//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 李少兵,王莉.20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四大家族官僚资本问题研究[J].史学月刊,2005(3).

Popularization and Politicization:Concept of Capital in Research and Teaching of Economic History about Modern China

LU Zheng-liang1,HUANG Hua-qi2

(1.College of Tourism and Historical Culture,The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Chengdu 610041,China;
2.Wuhan Agricultural School,Wuhan 430043,China)

The concept of capital in the teaching of Economic History about Modern China is usually used by habit.In fact,their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 can’t really convey its exact meaning.Due to these reasons,we can simplilize the concept of captial according to the ownership.That is to say,we can divide the capital into three kinds:foreign capital,private capital and national capital according to the ownership.The advantage of this division is that it can not only easily be understood and accepted but also avoid confusion in concept and logic.

foreign capital;national capital;bureaucratic capital;popularization;politicization

G642.0

A

1009-105X(2011)01-0101-04

2010-12-28

1.卢征良(1970-),男,西南民族大学讲师,历史学博士;

2.黄华其(1971-),男,武汉市农业学校讲师。

猜你喜欢
经济史资本主义资本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经济史本科教学中的问题与改进方向
资本策局变
制造认知冲突,优化经济史教学——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一课为例
第一资本观
补足中国经济史教材短板,有效备考全国卷——以人民版必修Ⅱ为例
VR 资本之路
2013年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的若干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