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艳秋
(郑州市卫生学校,河南郑州 450015)
易水学派以金代张元素为始祖,因张元素家居易水(今河北省易县)故名。易水学派有突出的创新思想特点,其注重致病的内因,创立了脏腑辨证及其遣药制方的体系,强调因病、因时、因境施治,重视扶正祛邪。自金至明清,易水学派师承授意,代有薪传。自张元素后,李杲、王好古、罗天益、赵献可、张介宾等继往开来,其中明代赵献可对易水之学的继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命门”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系指眼睛。《灵枢·根结》谓:“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而将命门作为内脏提出的则始于《难经》,《难经·三十六难》曰:“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并赋予了“生命之门”的含义。明代虞抟则明确提出两肾皆“命门之”说,他在《医学或问》中说:“夫两肾固为真元之根本,性命之所关……以两肾总号为命门。”而将命门作为无形之脏提出的则始于孙一奎,他在《医旨绪余》中说:“命门乃两肾中间之动气。”
赵献可创造性地发展了“命门学说”,他在《医贯》中说:“命门即在两肾各一寸五分之间……是为真君主,乃一身之太极,无形可见。两肾之中,是其安宅也……命门为十二经之主……盖此一主者,气血之根,生死之关,十二经之纲维。”他认为,命门位于两肾之间,在形态上无形,在功能上先身而生,发动生命,是一身之主宰,主持各脏腑的功能活动。之后,清代的陈修园《医学三字经》、林佩琴《类证治裁》、张璐玉《本经逢源》等著名医家也皆持此说。自此,中医学的肾间命门说就基本以此为准了。
赵氏认为,人之生存、生命之延续源于命门无形之火;他在《医贯》中说:“夫人何以生?生于火也。三统之说,人生于寅,寅生火也。火,阳之体也。造化以阳为生之根,人生以火为生之门。”机体各脏腑功能活动之发挥,也源于命门无形之火。《医贯》记载:“肾无此则无以作强,而技巧不出矣;膀胱无此则三焦之气不化,而水道不行矣;脾胃无此则不能腐熟水谷,而五味不出矣;肝胆无此则将军无决断,而谋虑不出矣……”而命门之火却是以肾水作为物质基础的。命火与肾水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医贯》曰:“命门君主之火,乃水中之火,相依而永不相离也。”
在正常情况下,机体肾水与命火是协调平衡的。协调平衡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若这种协调平衡被打破,出现水不足、火不足,火有余、水有余等,就会出现病理变化,且水火之间也会相互影响,正如《医贯》中说:“火之有余,缘真水之不足……火之不足,当责水之有余。”可见,肾水与命火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基本病理变化,因此,治疗疾病当协调水火。赵氏在临证各科治疗中,处处从肾水命火的偏盛偏衰着眼,善用“六味丸”、“八味丸”以平调水火阴阳。
赵氏临证不仅对肾病的治疗善用治肾之方药,而且对各科疾病的治疗也主张治肾,这在《医贯》疾病论治中处处可见。如《医贯》曰:“经曰:‘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而为精。'肾藏精,故治目者以肾为主。”咳嗽、咯血、唾血病根在肾,主张采用六味地黄治疗;噎膈者,肾水干,阳火偏盛,用六味地黄丸料大剂煎饮;肠燥便秘者,曹颙六味丸养阴润燥;痰之本,源于肾,肾虚不能制水为痰和饮食少思,大便不实,因命门火衰不能生土者,以及水泻不止,因命门火衰,脾土虚寒者,采用八味丸治疗;劳而动血,火起于肾,用八味地黄丸,引火归元;凡喉痛者,皆少阴之病,若因肾水亏损,相火无制,采用六味地黄加味治疗;若因元阳亏损,无根之火游行无制,采用八味肾气丸治疗。
赵氏治肾,主要以补肾为主。补肾分补真阴、补命火和阴阳俱补。凡肾之真阴不足,用六味丸补真阴;命门相火不足,用八味丸补命火;阴阳俱虚者,用十补丸阴阳双补。在补肾方中尤其善用“六味”、“八味”。他认为,六味丸是壮水之主、以镇阳光的主剂;八味丸是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主剂,两方运用得宜,不仅能补益肾虚,而且能达到益脾胃而培万物的目的。他甚至批评某些医家,不能用六味、八味治病是医理尚欠大半。他说:“真水、真火,升降既宜,而水火既济矣。医家不悟先天太极之真谛,不穷无形水火之妙用,而不能用六味、八味之神剂者,其于医理,尚欠大半。”
总之,赵献可对易水学派的贡献主要是丰富了易水学派的内容,尤其是发展命门学说、创立肾水命火学说、治疗疾病尤重治肾等方面,为易水学派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丰富了一些新的学术。易水学派自张元素以脏腑议病为始,至李东垣重从脾胃,到赵献可重从于肾。这些都对易水学派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后世温补学派的形成,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