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莹 朱笑飞 倪锐 王洪霞 孙庆玲
肝外胆管结石以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多见,肝外胆管结石在我国发病率较高,约占胆石症的85% ~86%。超声检查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发现胆总管结石6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男47例,女13例,年龄28~83岁。均有上腹部疼痛不适,临床表现为腹痛、发热、黄疸的患者,多有胆囊炎、胆囊结石病史。
1.2 方法 使用高分辨率、实时显像设备,细致扫描。大多数患者应采用3.5 MHz扇形扫描探头。如果可能,用5 MHz扇形扫描探头效果会更好。患者空腹平卧位及左侧卧位,首先观察肝内外胆管有无扩张,然后从左右肝管汇合处开始向下扫查。
有结石的胆管一般都扩张。沿胆管长轴扫查时,如发现结石堵塞管腔,可见其近端的胆管扩大,胆管内径>6 mm者占96%。胆管壁增厚、回声较高。胆管腔内有形态稳定的强回声团,并且能在二个相互垂直的断面中得到证实。据统计,肝外胆管结石表现为强回声团者占95%。多呈球形,少数为新月形,仅5%为松散的泥沙样结石,呈中等或较弱的回声团。强回声团与胆管壁之间分界清楚,典型的尚可见细窄的液性暗环包绕着结石强回声团[1]。在强回声团后方出现声影。据统计,肝外胆管结石中,79%出现声影,这是诊断结石的重要特征。须注意的是许多胆色素结石声影较淡,甚至不明显。胸膝位或脂餐后结石强回声团发生位置变动,或直接观察到结石强回声团或颗粒的移动过程,则是可靠的诊断根据。60例患者中,胆总管上段结石26例,胆总管中段结石18例,胆总管下段结石16例。单发结石22例,多发结石38例,超声测量结石直径6~23 mm,平均11 mm,胆管内径结石近端为9~15 mm。
肝外胆管结石原发于胆管系统内的结石,原发性占大多数,多数为胆色素性结石或混合性结石,胆囊内不一定有结石;继发性指胆囊内结石排至胆管内,多数为胆固醇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大多位于胆总管下端。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常表现为胆绞痛、寒战或发热、梗阻性黄疽三联征。肝外胆管一般呈不同程度的扩张,其内可充满胆色素性泥沙样结石,亦可见一至数枚球形或铸型柱状混合性结石。肝外胆石的特点是胆管梗阻和感染,胆管梗阻和诱发的急性胆道感染涉及整个胆道系统。胆管壁因充血、水肿、增生和纤维化而有增厚[2]。结石在胆管内可以移动,除非发生嵌顿,一般不引起完全性阻塞。急性发作时可引起阻塞性黄疸和化脓性胆管炎。
胆结石的声像图表现有三大特征:胆囊内形态稳定的强回声团,强回声团后方伴有无回声带即声影,改变体位扫查强回声团随着体位改变而移动,为胆囊结石的典型声像图表现。如胆囊内充满结石,胆汁缺乏,可出现增厚的胆囊壁弱回声带环绕强回声的结石,加上后方有声影,形成所谓“囊壁、结石、声影三合”征,提示胆结石伴有胆囊炎。小的结石或泥沙样结石,也出现强回声,但声影不明显,变换患者体位扫查,强回声团可移动。胆管结石可以发现扩张的胆管内有强回声团,并伴有声影。由于肝外胆管结石多位于胆总管下端,结石缺乏与胆汁的对比,且受成分影响其回声及声影往往不很清晰,而且胆总管下端邻近十二指肠,受肠气的影响较大,很容易漏诊。肝外胆管内的肿瘤和壶腹癌,可以表现为胆管内的高回声团,一般无声影,与管壁分界不清,无移动特征,故不难鉴别。在胆管内的凝血块、脓团、蛔虫的碎段以及胆泥等,均可呈现类似结石的高回声团,但无声影是其特点。假阴性主要发生于较小的结石以及位于胆总管下段的结石。嵌顿于Vater壶腹部的更易漏诊[3]。胆囊有大量结石时,特别于右前斜位,可掩盖肝外胆管而导致漏诊。当肝外胆管有气泡时,结石的显示和识别较为困难。结石越大超声显示率越高,反之则越低,其原因为大的结石更易显示,同时大的结石胆管扩张往往较明显,而<5 mm的结石及泥沙样结石其后方声影不明显,超声很难显示。肝外胆管结石显示率上段最高,下段最低,其原因主要由于肝外胆管下段受肠气干扰,加之管腔弯曲相对较细,胆汁充盈少,从而降低超声显示率。对于肝外胆管扩张,临床怀疑结石而病变未能显示的患者,可试用饮水法、脂餐法或膝胸位、以提高胆管下段结石的显示率。值得重视加压扫查,特别在采用扇扫探头或凸面探头于右上腹自上而下连续横断,较易显示扩张的肝外胆管和其内的结石。采用探头加压扫查、胸膝位、脂餐试验,检查前胃肠道准备等,使超声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准确率达到80%左右,提高了诊断价值。
[1]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5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3:961.
[2] 叶慧义.实用腹部综合影像诊断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22-33.
[3] 周康荣.中华影像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8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