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春花 王 倩 刘焕瑛
郑州市中心医院手术室 郑州 450007
本组患者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17~65岁,病程2d~4a,均经术中及术后病理证实诊断。临床表现为头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闭经、不孕、肢端肥大等。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未出现不良反应。
2.1.1 术前访视:术前1d向患者介绍手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了解一般情况,协助做好各项术前准备,了解其心理状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嘱患者术前1d清洁鼻腔修剪鼻毛,并训练其用口呼吸。向患者介绍手术的目的、方法、安全性及优点,向患者介绍成功病例,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增强治疗信心,更好的配合手术。
2.1.2 器械物品的准备:备好常规器械、经蝶手术器械、显微手术器械、显微镜、双极电凝器、吸引器,要保证所有器械功能良好。另外,根据手术医生习惯不同,准备各种不同器械。
2.2.1 巡回护士配合:热情接待患者进入手术室,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及核对术前的物品准备,建立静脉通道,协助医师做好各种穿刺,如中心静脉穿刺、动脉穿刺测压等,全麻后,取平卧位,肩下垫一方枕,使头后仰 15°~20°(如果后仰角度不够,会导致暴露不全,影响手术视野;如果后仰角度过大则在手术操作中容易造成手术视野误导,而误入前颅底)头圈固定头部,检查身体各部位,防止受压,同时检查静脉通道、导尿管是否通畅。术中协助医师调试显微镜,根据手术需要随时调整双极及吸引器负压的大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2.2 器械护士配合:术前15~30min洗手,整理器械台,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脑棉,常规消毒,铺巾(用1块治疗巾和1块包布垫于患者头下),以治疗巾包裹患者的头面部,毛巾钳固定,仅暴露口鼻部,再按常规铺巾。用血管钳和剪刀剪去薄膜,暴露鼻腔,用短枪状镊、中号吸引气头、短扩鼻器和安尔碘棉球消毒鼻腔后,给予干棉球拭干,塞入2块麻黄碱脑棉于鼻腔内,收缩鼻甲以减少术中出血(高血压者不宜)。将相对污染的短枪状镊、中号吸引器、短扩鼻器及剪薄膜时用的剪刀和血管钳放置在相对污染的区域。辅助移去手术灯,将手术显微镜推至适当的位置,并连接显示器。将鼻镜插入鼻腔后打开显微镜,传递的鼻镜应处于闭合状态,并涂上液状石蜡油,以防损伤黏膜。用电刀“U”形切开右侧鼻中隔黏膜,用鼻镜钝性折断骨鼻中隔,推向左侧鼻道,用单、双极电凝止血,调换鼻镜,暴露蝶窦前壁,给予髓核钳及鼻甲咬骨钳咬开蝶窦前壁,直径约1.2cm×1.2cm[1]。递枪状剪剪除蝶窦黏膜,直接暴露鞍底,在鞍底中央用平凿凿开一小骨窗,并以鼻甲咬骨钳扩大骨窗,直径约1.0cm×1.0cm;用枪状息肉钳夹骨蜡及脑棉止血,用钩刀“+”开切口,切开鞍底硬膜。用双极电凝扩大硬膜切口,用刮匙和枪状息肉钳摘除肿瘤,手术结束后仔细止血,检查有无脑脊液漏,并用明胶海绵填塞。如有脑脊液漏,可取大腿外侧或腹部脂肪,用生理盐水冲洗后用纱布拭干,封闭脑脊液漏口。随后取后鼻镜,用涂有液状石蜡的剥离子将鼻中隔向右侧推至正中,放入涂有金霉素的膨胀海绵于鼻腔内,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使膨胀海绵膨胀以压迫止血,鼻腔填塞物一般于术后36~48h拔除。
2.2.3 注意事项:①因为整个手术过程基本上是在显微镜下进行的,因此洗手护士在传递器械的过程中应做到稳、准、轻、快。密切观察显示器,了解手术进程,更好地配合医生手术。②传递鼻镜时,鼻镜应处于闭状态,并涂上石蜡油,以防损伤鼻黏膜。③因经单鼻孔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标本一般较小,故术中应注意保存,及时固定,术后立即送病理,以免遗失。
2.2.4 术后运送:手术结束后,观察完全清醒,与麻醉医师共同将患者护送回病房,途中应确保安全注意保暖,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顺利完成,并积极配合术后的治疗和护理。向责任护士交班,交代术中麻醉及用药情况、术后注意事项等。
垂体位于蝶鞍内,位置较深,受手术入路骨窗的限制,手术视野小,操作空间有限,因此需器械护士了解解剖结构,熟悉手术步骤,集中精神、主动配合、准确传递器械。同时也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前应仔细检查所需器械、仪器的性能并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确保术中器械性能完好。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现代仪器及内镜器械应用于手术逐渐增多,我们手术室护士不仅要有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各种手术步骤及配合,对于新的特殊手术,术前要向主刀医师了解手术步骤及术中配合要点,准备好各种器械及仪器。手术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行,密切配合,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1]蒋红.神经外科围手术期临床护理[M].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