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娟 (浙江湖州市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站 313000)
人工流产术是非意愿妊娠常用的补救措施之一。手术时的疼痛直接关系到受术者能否顺利进行手术,进而提高手术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我站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对自愿来站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1436例早孕妇女,进行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1436例,年龄18~51岁,妊娠6~10周。术前详细询问现病史和既往史,做妇科检查,查白带常规、妊娠试验、血常规,做B超、心电图等检查。所选1436例均无人工流产术禁忌证。
1.2 设备及气体 靠受术者自主呼吸吸入的气体供应装置,包括气瓶、减压阀、导管、吸气面罩;气体是杭州特种气体公司灌装的50%氧化亚氮(笑气)和50%氧气的混合气体。
1.3 方法 术前2~3小时口服米索前列醇片(浙江仙居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600μg,常规消毒铺巾后,用5ml针筒抽取2%利多卡因针2ml,再抽取0.9%氯化钠注射液(生理盐水)2ml,配成1%利多卡因针行宫颈旁神经阻滞麻醉。注入利多卡因后即行笑气面罩吸入,将面罩紧贴受术者口鼻,嘱其深吸气,拿开面罩嘱其呼气,共吸气5次左右。
1.4 观察指标
1.4.1 疼痛分级标准[1]0级:无痛,腰腹酸胀,稍感不适;1级:轻痛,腰腹酸胀可忍受,微汗或不出汗;2级:明显腰腹酸胀,伴出汗,呼吸急促,仍可忍受;3级:剧烈疼痛,不能耐受,喊叫,烦躁不安。0级和1级为镇痛有效。
1.4.2 宫颈松弛度 以无阻力顺利通过5.5号宫颈扩张器为宫颈松弛标准。
1.4.3 人工流产综合征 指手术时疼痛或局部刺激使受术者在术中或术毕出现心动过缓、心律不齐,面色苍白,头昏、胸闷、大汗淋漓,严重者出现血压下降、昏厥、抽搐等迷走神经兴奋症状。
2.1 镇痛效果和宫颈松弛度 疼痛0级1278例(89.0%),1级115例(8.0%),2级43例(3.0%),镇痛有效率为97.0%。宫颈松弛1293例(90.0%)。
2.2 术中出血量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情况 术中出血量多在5~15ml,1295例(90.2%);16~29ml,134例(9.3%);30ml以上极个别发生,7例(0.5%),可能是对米索前列醇敏感,术前宫腔内已有较多出血。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5例(0.3%)。
2.3 不良反应 口服米索前列醇出现腹痛1340例(93.3%),腹泻430例(29.9%),恶心805例(56.1%),呕吐365例(25.4%),手掌瘙痒15例(1.0%)。笑气吸入后出现头昏乏力15例(1.4%),数分钟后自行缓解。
人工流产术时需要采用痛苦小、不良反应少的镇痛方法。米索前列醇能特异性作用于宫颈和子宫,作用机制是刺激宫颈纤维细胞,使胶原酶及弹性蛋白酶降解释放,在短时间内使宫颈软化,宫颈明显扩张。米索前列醇还能增加子宫平滑肌张力,使子宫内压力升高引起子宫收缩,对妊娠子宫有兴奋作用。同时,该药还阻断宫颈口神经末梢反应,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2]。
利多卡因宫颈旁注射后对神经起阻滞麻醉作用,松弛宫颈肌肉,可减轻受术者疼痛。笑气麻醉作用较弱,但镇痛效果较好,是毒性最小的吸入性麻醉药。对循环无抑制,不引起心率和血压变化,对呼吸道无刺激性,不增加分泌物及喉部反射,不与血红蛋白结合,对肝肾实质器官也无影响,30~45s即可产生镇静作用。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释放神经递质和传导神经冲动,改变离子通道的通透性而产生镇痛药理作用[3]。
本文观察结果显示,1436例受术者应用米索前列醇口服、氧化亚氮吸入加利多卡因宫颈旁神经阻滞麻醉后,宫颈明显松弛,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此方案所用药物均为常用,且操作简单,整个应用过程不需要专业麻醉师监护;应用此方法后受术者术中始终处于清醒状态,依从性好,能配合手术,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手术并发症。
[1] 李冬梅. 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的临床观察[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8,16(9):569-570.
[2] 杨晓红,吴宏,陈玲.人工流产术前分别口服和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的临床对比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0,2(3):40-42.
[3] 刘临颍.笑气吸入加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临床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0,2(2):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