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静, 范华
小儿厌食属消化功能紊乱的一种疾病,主要指小儿较长时间的食欲减少或消失、食量减少,甚至拒食的一种病证。多由喂养不当、反复感染、长期使用抗生素等因素导致,为儿科临床常见病之一[1],严重者可造成营养不良及微量元素缺乏,最终导致患儿生长发育迟缓和健康水平下降。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增快,小儿厌食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合理有效治疗小儿厌食受到广泛关注。中医药外治法具有悠久的历史、显著的特点及优点,易被患儿所接受。临床证实,针灸、推拿、穴位敷贴等外治法对小儿厌食行之有效,可改善胃肠机械运动、提高微量元素含量、促进消化腺分泌、增强免疫功能[2]。现将笔者采用针刺四缝穴及捏脊治疗小儿厌食的情况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黄石市中医院儿科门诊2007-07/2010-07收治的小儿厌食患儿89例,其中男50例,女39例;年龄 2~12岁;病程2个月以上,最长6个月。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厌食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符合小儿厌食中医诊断标准;(2)年龄2~12岁;(3)病程 2月以上者;(4)近1周内未使用过消食导滞中药及助消化药;(5)其法定监护人知情同意,自愿受试。
1.4 排除标准 (1)由于疾病影响所造成的厌食,如慢性消耗性疾病(肺结核等)、胃肠炎、呼吸道感染、肝炎及某些药物引起者;(2)服用某些干扰疗效评估的药物,如各种中药、西药消化剂,颠茄类(如654-2)等解痉止痛药;(3)合并有心血管、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精神病患儿;(4)有局部皮肤感染及出血症患儿。1.5 治疗方法
1.5.1 针刺四缝穴 取穴:左右手第二、三、四、五指掌面,近端指横纹中点。操作方法:令患儿伸手,仰掌,双手共取穴8个,皮肤局部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穴位,深0.5 mm,刺后用手挤出少许淡黄色或透明黏液,或少许血液即可,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拭干,按压片刻即可,时间1周取穴 1次,连续 4次为1个疗程。
1.5.2 捏脊疗法 取长强穴至大椎穴,以两手指横压长强穴向上推,同时以两手拇指合作,将皮肤肌肉捏起,交替向上推捏至大椎穴。连续推捏8次,在推捏3、4次时,向上用力将肌肉提起一下,可听到弹响声。捏脊8次后,再用两拇指从命门向肾俞左右推压,每周2次,8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6 疗效判定标准 (1)临床痊愈:食欲与食量均恢复到正常水平;(2)显效:食欲明显恢复,食量恢复到正常水平的3/4;(3)有效:食欲有改善,食量有所恢复,但未达到原有水平的3/4;(4)无效:食欲与食量均未见改善[3]。
89例患儿治疗后显效69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91.0%;无效8例,无效率8.9%。
大多数小儿厌食不是由疾病引起的,而是由不良的饮食习惯、不佳的饮食环境及家长的心理因素造成。预防和治疗小儿厌食首先要保持合理的膳食,建立良好的进食习惯以及对孩子的心理性厌食进行矫正,其次再进行药物治疗[4]。中医认为:小儿“乳贵有时,食贵有节”。小儿时期“脾常不足”,平素饮食不节,喂养不当,过食肥甘厚味,生冷食品伤及脾胃,从而产生厌食。
中医外治法治疗本病其疗效均明显优于口服西药对照组[2]。本院儿科自2001年开始采用传统的中医三棱针点刺四缝穴及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虽对人体有刺激,但收效快,而且疗程短,不受时间地域及器材的限制,易为家长接受。针刺四缝穴可使胰蛋白酶、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的活性增加;血钙、血磷上升,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钙磷沉积增加,利于患儿骨骼发育[5]。督脉被称“阳脉之海”,有调节全身阳气的作用,其贯脊属脑络肾,督率阳气,统摄真元。捏脊疗法自下而上能很好地调节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尤其能增强胃蠕动,促进消化吸收,增强人体抗病能力[6];同时捏脊疗法还旁及足太阳膀胱经脉的穴位,对五脏六腑均有刺激作用。从本研究可以看出,两者相得益彰,是治疗小儿厌食的有效方法。
但目前中医外治法治疗厌食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手法的统一,捏脊、推拿手法及部位、手法的轻重、最佳时效等;其次目前多为临床观察,对动物实验、作用机制的研究尚不足,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75-1277.
[2] 吴勇.中医药外治小儿厌食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概况[J].中医外治杂志,2002,11(6):34-37.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9-80.
[4] 张青玲.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儿童厌食症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2):175.
[5] 楚永清.针刺四缝穴等治疗小儿厌食症 60例疗效观察[J].基础医学论坛,2007,11(10):905-906.
[6] 陈益昀,刘宁,贾淑霞,等.中药结合捏脊治疗小儿厌食症68例[J].河北中医,2009,31(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