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丽, 余秋平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又称十二指肠瘀积症,属于内科疾病,以继发性为多见[1],儿科原发性疾病较为罕见。该病目前西医无良好的治疗方法,严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中医治疗鲜有报道。该病例属于中医的虚寒性呕吐,笔者初用温中化饮,继用培补中气,短期获佳效,现报道如下。
资料来源于浙江省中医院儿科病区。余某,男,10岁。患儿因反复呕吐6年,加重2年,再发3 d于2007-12-18入院。患儿于6年前(约4岁时)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呕吐,吐出胃内容物,日吐10余次。此后3~4年间每年发作呕吐1次,经5~6 d后可自行缓解。于近 2年因发作增多而被迫辍学。自2006-09起频繁发作,每月 1~2次,伴有头晕,唾液自流不止,不分昼夜。口淡、无味,急欲进食。呕吐物量多,初为含水量较高的大量不消化样食物,继则为胆汁样物,无明显酸臭味,食入即吐,吐后即食,食后复吐,量多次频,可达十余次之多,常于发病当日即出现明显脱水,需要补液治疗。经5~7 d左右可自行缓解,缓解后如常人。曾就诊多家省市级医院的消化科、神经科、五官科,反复多次查胸片、腹部 B超、胃镜、食管动力功能、听力、生化、血气、头颅 CT等,均未获明确诊断。此次因再次发病而入住本院,入院时病情已缓解。患儿发病以来,神清,精神、食欲可,大便量少质稀,2~3日1次。手足偏凉。患儿体质尚可,无其他重大疾病病史。体格检查:面色苍白,形体偏瘦,无其他异常所见。舌淡红,苔极少,薄白。脉弦而有力。入院检查:胃十二指肠造影:食道及胃,幽门部未见明显异常。十二指肠降段、水平段迂曲扩张,可见钡剂淤积,并有明显逆蠕动,改变体位后可以缓解。西医诊断: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中医诊断:呕吐(中焦虚寒)。西医治疗嘱少食多餐,尽量食用固体类食物,以减少容积,食后俯卧0.5 h,观察病情变化,随症处置,如病情进一步加重且影响生长发育,可考虑手术治疗。中医治则:补气温阳,化饮止呕。方药组成:党参、桂枝、白芍、陈皮各9 g,荷叶、姜半夏、石斛、炒莱菔子、水红子、麦芽各12 g,茯苓25 g。每日1副水煎服。以前方稍事加减,共服用11副。后继以补中益气汤调养。黄芪、党参各9 g,丁香、陈皮、当归、白术各 6 g,升麻、柴胡、甘草各3 g,枳壳15 g。间断服用12剂,出院2个月在服药初期,曾发作1次,但病情不重,于当日缓解。以后大便量逐渐增多。2个月后,患儿体质量较前略有增加,恢复上学,期间曾出现一过性头晕,可自行缓解。后又间断服用补中益气汤十余剂。2年后随访,患儿生长发育与正常儿无异,前症未再发作。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主要是由于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角度变锐或腹主动脉分出的部位过低,压迫十二指肠而引起十二指肠机械性梗阻,故本病多于中年发病,女多于男,常见女性无力体型及长期卧床者。儿童发病极为少见[2],故本例患儿经6年才得以明确诊断。临床特点为反复发作的餐后上腹部疼痛,饱胀,嗳气。常于餐后2~3 h或夜间发生呕吐,呕吐物含有胆汁和宿食,进食后站立或坐位症状明显,俯卧位或呕吐后可使症状减轻或消失。本病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调节饮食,少食多餐,尽量减少食物体积,进食后取跪胸膝位0.5 h,平时加强腹肌锻练等,可使发作减少。发作频繁,影响正常生活或发育者可考虑手术治疗。该患儿发病时症状频多,病情亦重,但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病因病机并不复杂,表现为一派寒象,吐物清冷,无味,手足冷,面色惨白,舌淡红,应为中阳不足,水饮不化之象。中阳不足,脾失健运,水不化津而为饮,谷不化精而为滞,胃失于阳之温煦,气逆于上,故呕吐,呕吐物为不化之水谷,流涎量多。六腑以通为用,胃气虚而致气滞不能下行,故大便不畅,量少,脉弦。苔薄白而少,为吐后伤阴之象。故治疗之初,以温阳化饮为主,后期湿气已化,本虚为主,以中气下陷为主要病机[3],故以补中益气汤调理而愈。本例病程长,发作时病情较重,常伴有脱水,但从辨证角度看,辨证难度与病情程度并不成正比,该病属中焦虚寒,在治疗时需升提中气[4],培补脾土[5],经治疗后获愈。
[1] 卢志义.罕见的肠系膜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1例[J].中国实用医药,2007,2(6):101.
[2] 苗辉,梁树刚,谭威,等.B超诊断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致十二指肠瘀积1例[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1,2(5):77-78.
[3] 张秀丽,马洪海,刘静,等.辨证运用补中益气汤举隅[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9,24(1):35.
[4] 陈五一.甘温除大热的辨治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144.
[5] 李龙骧.补中益气汤临床新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1):72.